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morpholinyl-4-pyridinylsufenamide | 1645264-08-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morpholinyl-4-pyridinylsufenamide
英文别名
4-(4-pyridinylthio)morpholine;4-Pyridin-4-ylsulfanylmorpholine
N-morpholinyl-4-pyridinylsufenamide化学式
CAS
1645264-08-9
化学式
C9H12N2OS
mdl
——
分子量
196.273
InChiKey
RSDOBOREUHPSRC-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8
  • 重原子数:
    13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4
  • 拓扑面积:
    50.7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吗啉吡啶-4(1H)-硫酮氧气potas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二甲基亚砜 为溶剂, 60.0 ℃ 、101.33 kPa 条件下, 以52 %的产率得到N-morpholinyl-4-pyridinylsufen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硫醇和胺的可持续有氧氧化偶联,用于使用 N 掺杂碳负载的 MOF 衍生的钴纳米粒子选择性形成次磺酰胺
    摘要:
    ZIF-67 衍生的钴基 N 掺杂碳已被开发为用于有氧氧化 S-N 偶联的多相催化剂。该催化系统允许将各种硫醇和胺以中等到高产率高效和选择性地转化为亚磺酰胺。该催化剂可以连续循环六次,活性损失可忽略不计。通过材料表征和控制实验确定钴纳米粒子是催化活性位点。初步的机理研究表明一种以二硫化物作为中间体的激进机理。
    DOI:
    10.1039/d2nj01356h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Hypervalent Iodine(III)-Promoted Metal-Free S-H Activation: An Approach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S, S-N, and S-C Bonds
    作者:Eakkaphon Rattanangkool、Watanya Krailat、Tirayut Vilaivan、Preecha Phuwapraisirisan、Mongkol Sukwattanasinitt、Sumrit Wacharasindhu
    DOI:10.1002/ejoc.201402180
    日期:2014.8
    thiols with (diacetoxyiodo)benzene (DIB) has been explored in the preparation of symmetrical disulfides and sulfenamides. Disulfides can be produced in excellent yields (75–95 %) upon treatment of thiols with DIB. The reaction was complete in less than five minutes at room temperature. Aliphatic, aromatic, and heteroaromatic thiols are compatible with this transformation. Moreover, heteroaromatic disulfides
    在对称二硫化物和次磺酰胺的制备中,已经探索了用(二乙酰氧基)苯 (DIB) 活化醇的原子。用 DIB 处理醇后,二硫化物可以以极好的收率 (75–95%) 产生。在室温下反应在不到五分钟内完成。脂肪族、芳香族和杂芳香族醇与这种转化相容。此外,从杂芳族醇获得的杂芳族二硫化物在碱存在下进一步与亲核胺反应,以一锅法以相当到良好的产率(43-90%)提供相应的次磺酰胺。该方法成功地扩展到吲哚作为一种代表性的富电子芳香化合物,从而可以在一锅中成功构建 S-C 键。
  • Scalable electrochemical oxidant-and metal-free dehydrogenative coupling of S–H/N–H
    作者:Shanyu Tang、Yan Liu、Longjia Li、Xuanhe Ren、Jiao Li、Guanyu Yang、Heng Li、Bingxin Yuan
    DOI:10.1039/c8ob03211d
    日期:——

    The synthesis of sulfenamides via the oxidant- and metal-free electrochemical dehydrogenative coupling reaction of thiols and amines.

    通过醇和胺的氧化和无属电化学脱氢偶联反应合成亚磺酰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