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S-ethyl 3,4,4-trimethyl-5-methoxy-5-oxo-pentanethioate | 116409-47-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S-ethyl 3,4,4-trimethyl-5-methoxy-5-oxo-pentanethioate
英文别名
Methyl 5-ethylsulfanyl-2,2,3-trimethyl-5-oxopentanoate
S-ethyl 3,4,4-trimethyl-5-methoxy-5-oxo-pentanethioate化学式
CAS
116409-47-3
化学式
C11H20O3S
mdl
——
分子量
232.344
InChiKey
WUGZIRMHGGUMKJ-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5
  • 重原子数:
    15
  • 可旋转键数:
    7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82
  • 拓扑面积:
    68.7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1-甲氧基-1-(三甲基甲硅氧基)-2-甲基-1-丙烯 、 S-ethyl 2-butene thioate 在 tin(II) trifluoromethanesulfonate 、 氯化锑(V)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4.0h, 以81%的产率得到S-ethyl 3,4,4-trimethyl-5-methoxy-5-oxo-pentanethioate
    参考文献:
    名称:
    锡(II)化合物在有机合成中的新作用
    摘要:
    本文介绍了通过使用涉及锡(II)化合物的新型催化剂体系进行的三个新的碳-碳键形成反应。甲硅烷基烯醇醚与乙缩醛或醛的醛醇缩合反应和甲硅烷基烯醇醚与α,β-不饱和酮的迈克尔反应通过中性分子,三苯甲基氯和弱路易斯酸氯化锡(II)的组合来催化,在极端温和的条件下。类似地,通过路易斯酸和锡(II)化合物的结合产生活性物质,例如,α,β-不饱和硫代酯与甲硅烷基烯醇醚平稳反应,从而通过联合使用以高收率立体选择性地提供相应的迈克尔加合物氯化锑(V)和三氟甲磺酸锡(II)。第三,基于这种结合概念,开发了一种新的手性启动子。
    DOI:
    10.1016/0022-328x(90)85213-i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he Stereoselective Michael Reaction of α,β-Unsaturated Thioesters with Silyl Enol Ethers Promoted by Combined Use of Antimony(V) Chloride and Tin(II) Triflate
    作者:Shu Kobayashi、Masanori Tamura、Teruaki Mukaiyama
    DOI:10.1246/cl.1988.91
    日期:1988.1.5
    α, β-Unsaturated thioesters react with silyl enol ethers to afford the corresponding Michael adducts stereoselectively in high yields by the use of a new catalyst, combined use of antimony(V) chlor...
    α, β-不饱和酯与甲硅烷基烯醇醚反应,通过使用新型催化剂,结合使用(V),以高收率立体选择性地提供相应的迈克尔加合物...
  • MUKAIYAMA, TERUAKI;KOBAYASHI, SHU, J. ORGANOMET. CHEM., 382,(1990) N-2, C. 39-52
    作者:MUKAIYAMA, TERUAKI、KOBAYASHI, SHU
    DOI:——
    日期:——
  • KOBAYASHI, SHU;TAMURA, MASANORI;MUKAIYAMA, TERUAKI, CHEM. LETT.,(1988) N 2, 91-94
    作者:KOBAYASHI, SHU、TAMURA, MASANORI、MUKAIYAMA, TERUAKI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