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bis(azido)bis(3-chloropyridine)palladium(II) | 281667-44-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bis(azido)bis(3-chloropyridine)palladium(II)
英文别名
——
bis(azido)bis(3-chloropyridine)palladium(II)化学式
CAS
281667-44-5
化学式
C10H8Cl2N8Pd
mdl
——
分子量
417.553
InChiKey
NCUNHMYZOSKKPM-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3-氯吡啶palladium (II) nitrate 、 sodium azide 以 丙酮 为溶剂, 以89%的产率得到bis(azido)bis(3-chloropyridine)palladium(II)
    参考文献:
    名称:
    双(叠氮)双(2-氯吡啶)钯(II)、双(叠氮)双(3-氯吡啶)钯(II)、双(叠氮)双(喹啉)钯(II)和晶体的合成和表征双(叠氮基)双(喹啉)钯(II)的结构
    摘要:
    通过硝酸钯和各自的路易斯碱与叠氮化钠反应合成了三种新的叠氮化钯 (II) 与 2-氯吡啶 (1)、3-氯吡啶 (2) 和喹啉 (3) 的单体配合物。水/丙酮混合物。所有三种化合物均通过 IR、拉曼和多核 NMR 光谱进行表征。通过元素分析确认了配合物的组成。光谱研究证实末端叠氮化物配体处于反位。配合物 3 也用晶体学方法表征。3 的每个钯原子被 4 个氮原子以扭曲的方形平面方式包围。末端叠氮化物配体处于反位。合成和表征双(叠氮)双(2-氯吡啶)钯(II),双(叠氮)双(3-氯吡啶)钯(II),Bis(azido)bis(chinoline)palladium(II) und die Kristallstruktur von Bis(azido)bis(chinolin)palladium(II) Drei neuartige Monomere Palladiumazid-Komplexe mit
    DOI:
    10.1002/(sici)1521-3749(200006)626:6<1444::aid-zaac1444>3.0.co;2-d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