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5-bis((2,5,8,11-tetraoxatridecan-13-yl)oxy)benzoic acid | 873848-07-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5-bis((2,5,8,11-tetraoxatridecan-13-yl)oxy)benzoic acid
英文别名
3,5-Bis[2-[2-[2-(2-methoxyethoxy)ethoxy]ethoxy]ethoxy]benzoic acid
3,5-bis((2,5,8,11-tetraoxatridecan-13-yl)oxy)benzoic acid化学式
CAS
873848-07-8
化学式
C25H42O12
mdl
——
分子量
534.601
InChiKey
MVXFEHCDXAPULK-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620.3±55.0 °C(Predicted)
  • 密度:
    1.149±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2
  • 重原子数:
    37
  • 可旋转键数:
    27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2
  • 拓扑面积:
    130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12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特制的 Pt(II)-两亲物模板化形成发光病毒样颗粒
    摘要:
    病毒样颗粒 (VLP) 是由发光的 Pt(II) 复合两亲物产生的,能够在水溶液中形成超分子结构,可以封装或充当豇豆褪绿斑驳病毒衣壳蛋白的模板。凭借自下而上的分子设计,二十面体和非二十面体(棒状)VLPs 已通过多种途径构建,并且已经观察到复合物的分子结构与 VLPs 的形状和大小之间的关系。通过电子显微镜测量(TEM 和 STEM)和本体分析(FPLC、DLS、光物理研究),深入了解了不同形状 VLP 的模板形成机制。有趣的是,获得的 VLP 可以通过它们在室温下的强烈发射来可视化,由 Pt(II) 配合物的自组装产生。由于蛋白质笼的限制效应,它们在 VLP 内的更高发射量子产率进一步验证了发光物质的封装。这些混合材料展示了定制超分子系统能够控制生物构建块组装的潜力。
    DOI:
    10.1021/jacs.7b12447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基于Podand Ether和铵离子分子识别的亲和分离合成寡糖
    摘要:
    我们之前报道了一种称为“基于亲和分离的合成”(SAS) 的新合成方法,其中使用标签的特定分子识别通过固相萃取将所需的标记化合物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SAS 最初采用冠醚标签和聚合物负载的铵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本研究中,详细阐述了一种使用 podand 型标签、pseudo-benzo-31-crown-10 结构的新 SAS 方法用于寡糖合成。podand 标签比相应的冠醚更容易合成。podand 部分通过合适的接头连接到单糖残基上。在用糖基供体对标记的单糖进行糖基化后,对反应混合物进行亲和分离。具有 podand 标签的所需化合物通过 podand 和铵离子之间的亲和力被有效地分离。通过集成微反应器和本 SAS 系统的连续流合成应用于高通量寡糖合成。
    DOI:
    10.1055/s-2005-87226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Novel Macrocyclic Peptidomimetics Targeting the Polo-Box Domain of Polo-Like Kinase 1
    作者:SeongShick Ryu、Jung-Eun Park、Young Jin Ham、Daniel C. Lim、Nicholas P. Kwiatkowski、Do-Hee Kim、Debabrata Bhunia、Nam Doo Kim、Michael B. Yaffe、Woolim Son、Namkyoung Kim、Tae-Ik Choi、Puspanjali Swain、Cheol-Hee Kim、Jin-Young Lee、Nathanael S. Gray、Kyung S. Lee、Taebo Sim
    DOI:10.1021/acs.jmedchem.1c01359
    日期:2022.2.10
    provides insight into the design of novel and potent Plk1-PBD inhibitors. Furthermore, 16h, a PEGlyated macrocyclic phosphopeptide derivative, induces Plk1 delocalization and mitotic failure in HeLa cells. Also, the number of phospho-H3-positive cells in a zebrafish embryo increases in proportion to the amount of 16a. Collectively, the novel macrocyclic peptidomimetics should serve as valuable templates
    Plk1 的 polo-box 结构域 (PBD) 是癌症治疗的一个有前景的靶点。我们基于无环磷酸肽 PMQSpTPL 设计并合成了靶向 PBD 的新型磷酸化大环肽模拟物。 16e对 Plk1-PBD 的抑制活性比 PMQSpTPL 高 30 倍以上。 16a和16e对 Plk1-PBD 的选择性均优于 Plk2/3-PBD。对 Plk1-PBD 与16a复合物的共晶结构分析表明, 16a中的 3-(三甲基)苯甲酰基通过 π 堆积相互作用与 Arg516 相互作用。这种 π 堆积相互作用以前从未报道过,它为新型有效的 Plk1-PBD 抑制剂的设计提供了见解。此外, 16h (一种 PEG 化大环磷酸肽衍生物)可诱导 HeLa 细胞中的 Plk1 离域和有丝分裂失败。此外,斑马鱼胚胎中磷酸化H3阳性细胞的数量与16a的量成比例增加。总的来说,新型大环肽模拟物应作为设计有效的新型 Plk1-PBD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