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N'-bis(2-butyloctyl)-1,7-dibromo-3,4,9,10-perylene diimide | 1607796-45-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N'-bis(2-butyloctyl)-1,7-dibromo-3,4,9,10-perylene diimide
英文别名
11,22-Dibromo-7,18-bis(2-butyloctyl)-7,18-diazaheptacyclo[14.6.2.22,5.03,12.04,9.013,23.020,24]hexacosa-1(22),2,4,9,11,13(23),14,16(24),20,25-decaene-6,8,17,19-tetrone;11,22-dibromo-7,18-bis(2-butyloctyl)-7,18-diazaheptacyclo[14.6.2.22,5.03,12.04,9.013,23.020,24]hexacosa-1(22),2,4,9,11,13(23),14,16(24),20,25-decaene-6,8,17,19-tetrone
N,N'-bis(2-butyloctyl)-1,7-dibromo-3,4,9,10-perylene diimide化学式
CAS
1607796-45-1
化学式
C48H56Br2N2O4
mdl
——
分子量
884.792
InChiKey
DWKYFONGHBTJFQ-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5.7
  • 重原子数:
    56
  • 可旋转键数:
    20
  • 环数:
    7.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
  • 拓扑面积:
    74.8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N,N;-bis(2-butyloctyl)-3,4,9,10-perylene diimide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以70%的产率得到N,N'-bis(2-butyloctyl)-1,7-dibromo-3,4,9,10-perylene dii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基于per二酰亚胺和苯并噻二唑的受体-受体共轭共聚物,用于全聚合物太阳能电池
    摘要:
    施主-受主(DA)共轭共聚物是有机光电子材料的已知类别之一,并且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开发。但是,对受体-受体(AA)共轭类似物的关注较少。在这项工作中,基于per二酰亚胺(PDI)和2,1 ,设计并合成了两种类型的AA共轭共聚物,即P1-C n和P2-C n(n是其烷基侧链的碳原子数)。,3-苯并噻二唑(BT)。与P1-C n不同,P2-C n聚合物在PDI和BT之间具有附加的乙炔π-间隔基从而保持更平坦的主干结构。性质研究表明,P2-C n聚合物在其纯净薄膜状态下具有比P1-C n更大的红色扩展的UV-vis吸收光谱,更强的π-π链间相互作用以及一个更大的电子迁移率。然而,使用全聚合物太阳能电池P1-C Ñ作为受体成分和聚(3-己基噻吩)或聚(2,7-(9,9-双十二烷基fluoene) - ALT -5,5' - (4,供体组分7-二噻吩基-2-基-2-2,1,3-苯并噻二唑的性能要好于基于P2-C
    DOI:
    10.1002/pola.2710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