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历史搜索
热门化合物
HOT
喹啉
水杨醛
二溴甲烷
谷胱甘肽
L-乳酸
苯巴比妥
辣椒碱
非那明
百草枯
联苯烯
首页
分子通
脱氧卡色素B
脱氧卡色素B | 619326-74-8
物质功能分类
天然产物
-
生物碱
分子结构分类
有机化合物
-
有机杂环化合物
-
喹啉类
中文名称
脱氧卡色素B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deoxyisocalyciphylline B
英文别名
(1S,6S,7S,10R,15R,18S,19R,22S)-6,18-dimethyl-5-oxa-16-azahexacyclo[14.5.1.01,6.07,15.010,14.019,22]docos-13-en-4-one
CAS
619326-74-8
化学式
C
22
H
31
NO
2
mdl
——
分子量
341.494
InChiKey
NGQSEZXJVMCXSC-BPGMYFSDSA-N
BEILSTEIN
——
EINECS
——
物化性质
计算性质
ADMET
安全信息
SDS
制备方法与用途
上下游信息
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表征谱图
同类化合物
相关功能分类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熔点:
182 °C (decomp)
沸点:
502.3±50.0 °C(Predicted)
密度:
1.20±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5
重原子数:
25
可旋转键数:
0
环数:
6.0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86
拓扑面积:
29.5
氢给体数:
0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作为反应物:
描述:
脱氧卡色素B
在
间氯过氧苯甲酸
作用下, 以
氯仿
为溶剂, 反应 3.0h, 以9.0 mg的产率得到isocalyciphylline B
参考文献:
名称:
两种新生物碱,具有独特的融合自六面水蚤的六环骨架。
摘要:
从Daphniphyllum subverticillatum的茎中分离出了两个新颖的主要生物碱,即具有独特的融合六环骨架的脱氧花茶碱B(1)和脱氧异花茶碱B(2),以及最近才报道的生物碱花茶碱B(3)。它们的结构是通过光谱方法和化学证据,特别是2D NMR技术建立的。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测定进一步确认1的结构。
DOI:
10.1021/jo034804j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同类化合物
锯齿石松宁
脱氧卡色素B
箭毒蛙毒素 C
环戊二烯并[b]吖庚英-5-醇,十氢-
坎库碘铵
十氢喹啉
十氢-2-甲基喹啉
八氢对苯二酚-4(1H)-酮
八氢喹啉-2(1H)-酮
八氢-2,6-喹啉二酮
二氯化硅2,3-萘醛菁
β-羟基丙基-环糊精
[(4aS,4bR,6aS,8S,10aS,10bS,12aS)-10a,12a-二甲基-1,2,3,4,4a,4b,5,6,6a,7,8,9,10,10b,11,12-十六氢萘并[6,5-f]喹啉-8-基]2-[4-[二(2-氯乙基)氨基]苯基]乙酸酯
[(4aS,4bR,6aS,8S,10aS,10bS,12aS)-1,10a,12a-三甲基-2-氧代-3,4,4a,4b,5,6,6a,7,8,9,10,10b,11,12-十四氢萘并[6,5-f]喹啉-8-基]2-[4-[二(2-氯乙基)氨基]苯基]乙酸酯
8H-13,3,6a-乙基亚基-7,10-亚甲基噁庚并[3,4-i]-1-苯并吖辛因-8-酮,1-乙基十四氢-12a-羟基-6-甲氧基-3-甲基-,(3R,6S,6aS,7R,7aS,10S,12aS,13S,13aR,15R)-(9CI)
8-羟基-十氢喹啉
4-乙炔基-2-甲基十氢喹啉-4-醇
4-乙炔基-2-甲基-1-(3-苯丙-2-炔-1-基)十氢喹啉-4-醇
3-羟基-13,17-开环-5-雄甾烯-17-酸-13,17-内酰胺(4-(二(2-氯乙基)氨基)苯基)丁酸酯
3-甲氧基-17-氮杂-高雄甾-5-烯-17-酮
2H-环戊二烯并[b]吡啶-2-酮,八氢-4-甲基-,[4S-(4-α-,4a-bta-,7a-bta-)]-(9CI)
2-甲基-1-(3-丙氧基-丙基)-八氢-喹啉-4-酮
2,5-二丙基十氢喹啉
1-(3-甲氧基-丙基)-2-甲基-八氢-喹啉-4-酮
1-(3-氯-丙基)-十氢-喹啉
1-(3-乙氧基-丙基)-2-甲基-十氢-喹啉
1-(3-乙氧基-丙基)-2-甲基-八氢-喹啉-4-酮
1,2,2-三甲基-八氢-喹啉-4-酮
(4aS,4bR,8S,10aR,10bS,12aS)-10a,12a-二甲基-2-羰基-1,2,3,4,4a,4b,5,7,8,9,10,10a,10b,11,12,12a-十六氢萘并[2,1-f]喹啉-8-基{4-[二(2-氯乙基)氨基]苯基}乙酸酯
(4aS,4bR,6aS,8S,10aS,10bS,12aS)-8-羟基-10a,12a-二甲基-3,4,4a,4b,5,6,6a,7,8,9,10,10b,11,12-十四氢-1H-萘并[2,1-f]喹啉-2-酮
(3S,13R)-1,2,3,4,4aalpha,5,11,11aalpha-八氢-2,2,5-三甲基-3beta,5beta-乙桥-10bH-吡啶并[3,2-b]咔唑-10bbeta,13-二醇
(3R,6S,6aS,7R,7aS,10S,12aS,13R,13aR,14S,15R)-1-乙基十四氢-12a,14-二羟基-6-甲氧基-3-甲基-8H-13,3,6a-亚乙基-7,10-甲桥氧杂卓并[3,4-i]-1-苯并氮杂环辛四烯-8-酮
(2S,4aR,8aR)-2-甲基八氢-4(1H)-喹啉酮
(2R,4R,4As,8As)-rel-4-乙炔基十氢-1,2-二甲基-4-喹啉醇
1-(2-Cyclopentylethyl)-perhydrochinolin
Perhydrodibenzo
chinolizin
octahydroquinoline-1(2H)-carbonitrile
N-Acetylbaikeidin
4-[4-[(4aR,8aR)-3,4,4a,5,6,7,8,8a-octahydro-2H-quinoline-1-carbonyl]thiophen-2-yl]piperidine-1-carboxamide
N-Chlor-trans-decahydrochinolin
(4aR,8aR)-1-{4-[4-(octahydro-quinoline-1(2H)-ylcarbonyl)-thiophen-2-yl]-piperidin-1-yl}-ethanone
(7-Acetyl-3a,6-dimethyl-3-oxo-tetradecahydro-7-aza-cyclohepta[e]inden-6-yl)-acetic acid
6,7-Cyclobutano-1,2-cyclopropano-chinolizidin
2-Methyl-2,3-tetramethylen-N-cyanoaziridin
(4aR)-2-oxo-1-[(1R)-1-phenylethyl]-4,5,6,7-tetrahydro-3H-quinoline-4a-carboxylic acid
(4aR,8aR)-(octahydro-quinolin-1(2H)-yl)-(5-piperidin-4-yl-thiophen-3-yl)-methanone
5-(octahydroquinolin-1-yl)-5-oxopentanoic acid N-benzyl-N-isopropylamide
3,4,4-Trimethyl-2-azabicyclo<3.3.0>octan
(4aR,8aR)-4-[4-(octahydro-quinoline-1(2H)-ylcarbonyl)-thiophen-2-yl]-piperidine-1-carboxylic acid tert-butyl ester
1-Aza-4,11-dioxo-3-oxo-methoxycarbonyl-tricyclo<5.3.1.0
5,10
>undecan
相关功能分类
苯丙素
香豆素
蒽醌
生物碱
木脂素
甾体化合物
环烯醚萜衍生物
萜类
黄酮类化合物
倍半萜
醌类
酚类
氧杂蒽酮
查尔酮类化合物
相关结构分类
有机杂环化合物
苯类化合物
木脂素、新木脂素和相关化合物
苯丙烷和聚酮
脂质和类脂质分子
有机酸及其衍生物
有机氧化合物
生物碱及其衍生物
有机硫化合物
核苷、核苷酸和类似物
碳氢化合物衍生物
有机氮化合物
碳氢化合物
有机卤素化合物
有机聚合物
有机金属化合物
乙炔化物
有机磷化合物
叠烯
有机1,3-偶极化合物
碳化物
有机盐
有机阳离子
卡宾
有机阴离子
热门分子
TOP
喹啉 | 91-22-5
水杨醛 | 90-02-8
二溴甲烷 | 74-95-3
谷胱甘肽 | 70-18-8
L-乳酸 | 79-33-4
苯巴比妥 | 50-06-6
辣椒碱 | 404-86-4
非那明 | 300-62-9
百草枯 | 4685-14-7
联苯烯 | 259-79-0
香茅醛 | 106-23-0
苯甲腈 | 100-47-0
4-硝基苯肼 | 100-16-3
黄夹苷 | 11018-93-2
上一个:7XC3Exn99Z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