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并表征了一种新的环素衍生物N-1-萘基-[4-氨基-5-氧代-5-(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1-基)]戊酰胺和铜(II)配合物。铜(II)配合物显示出DNA裂解能力,而没有其他添加剂的存在。在生理条件下,通过0.71 microM的复合物将pUC19质粒DNA切割成线性形式。β-环糊精用于研究核酸酶活性与DNA结合能力的关系。β-环糊精的添加显示出出乎意料的促进DNA切割的能力。通过(1)1 H NMR和荧光光谱研究了β-环糊精在DNA切割过程中的作用。根据粘度测量的数据,证实了复合物与DNA的结合应该是凹槽结合模型。所有结果表明,DNA切割能力的提高归因于β-环糊精与萘基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β-环糊精可能包含萘基部分,并使其与DNA的次要/主要沟相抵触,并降低了DNA结合能力,因此,铜(II)中心被激活以生成更多的活性氧,从而导致DNA裂解。
合成并表征了一种新的环素衍生物N-1-萘基-[4-氨基-5-氧代-5-(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1-基)]戊酰胺和铜(II)配合物。铜(II)配合物显示出DNA裂解能力,而没有其他添加剂的存在。在生理条件下,通过0.71 microM的复合物将pUC19质粒DNA切割成线性形式。β-环糊精用于研究核酸酶活性与DNA结合能力的关系。β-环糊精的添加显示出出乎意料的促进DNA切割的能力。通过(1)1 H NMR和荧光光谱研究了β-环糊精在DNA切割过程中的作用。根据粘度测量的数据,证实了复合物与DNA的结合应该是凹槽结合模型。所有结果表明,DNA切割能力的提高归因于β-环糊精与萘基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β-环糊精可能包含萘基部分,并使其与DNA的次要/主要沟相抵触,并降低了DNA结合能力,因此,铜(II)中心被激活以生成更多的活性氧,从而导致DNA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