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Methyl-3,17-dioxo-androsten-4 | 566-48-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Methyl-3,17-dioxo-androsten-4
英文别名
Pharmakon1600-01504116;(10R,13S)-4,10,13-trimethyl-2,6,7,8,9,11,12,14,15,16-decahydro-1H-cyclopenta[a]phenanthrene-3,17-dione
4-Methyl-3,17-dioxo-androsten-4化学式
CAS
566-48-3
化学式
C20H28O2
mdl
——
分子量
300.441
InChiKey
ISMVMNHPEDSOTR-XNMTZQFC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99-202°C
  • 比旋光度:
    D20 +181° (c = 7.7 in chloroform)
  • 沸点:
    383.44°C (rough estimate)
  • 密度:
    1.1189 (rough estimate)
  • 溶解度:
    可溶于氯仿(少许)、甲醇(少许)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1
  • 重原子数:
    22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8
  • 拓扑面积:
    34.1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安全信息

  • 危险品标志:
    T
  • 危险类别码:
    R60
  • WGK Germany:
    3
  • RTECS号:
    BV8152500
  • 安全说明:
    S36/37/39,S45,S53

SDS

SDS:68c87b659d3508fdc802a5545d52d687
查看

制备方法与用途

概述

福美司坦(Formestane)是由Ciba-Geigy制药公司研发的第二代芳香化酶抑制剂(Aromatase Inhibitors),于1993年上市。其化学名为4-羟基雄甾-4-烯-3,17-二酮,分子式为C₁₉H₂₆O₃,相对分子质量为302.41,是生理甾体激素雄烯二酮(Androstenedione)的衍生物福美司坦能够与芳香化酶高度特异性结合,有效阻断内源性雄激素与酶的结合,从而阻止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降低血浆内雌激素平,达到抑制乳腺癌细胞的效果。

临床应用

本药可选择性地抑制芳香化酶,在外周组织和癌组织中阻断由雄激素向雌激素转化的过程,减少体内雌激素平,进而抑制乳腺癌的生长。福美司坦因特异性高,不会影响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因此不需要补充糖皮质激素,也不会引起雄激素前体的蓄积。

在III期临床试验中,使用本药的患者中有28%达到客观缓解,26%达到病情稳定。II期临床研究显示,在接受本药作为二线治疗药物的妇女中,平均缓解持续时间为13-33个月,显著优于氨鲁米特甲地孕酮

药代动力学

福美司坦与其他芳香化酶抑制剂无交叉耐药性,无氨鲁米特的副作用。口服后胃肠道快速吸收,血药浓度达峰时间约为1~1.5小时,但个体差异较大;肌注后药物可在注射部位缓慢释放。表现为双相消除过程,初始半衰期为2~4天,终末半衰期为5~10天。福美司坦主要在肝脏代谢,并以糖苷酸类代谢产物的形式从尿液中排泄。

注意事项

禁用于绝经前、怀孕及哺乳期妇女。肝肾功能不良者无需调整剂量。驾车或操作机器时应小心,因偶见报告有头昏、嗜睡或昏睡现象。本药不适用于儿童。

化学性质

福美司坦从含甲醇结晶后熔点为199~202℃;从乙酸乙酯结晶后熔点为203.5~206℃。其UV最大吸收在99.5%乙醇中波长为278nm,ε值为11,030。旋光度[α]₂₀⁺值为+181°(C=7.7,氯仿)。

用途

福美司坦是一种芳香化酶抑制剂,用于治疗进行性乳腺癌;同时也具有雄性激素和同化蛋白类的特性,并用作芳酶抑制药。

生产方法
  1. 将雄甾-4-烯-3,17-二酮(Ⅰ)(1.432g,5mmo1)溶于50ml叔丁醇中,在室温下加入38mg(0.15mmo1)四氧化锇的溶液和5ml 35%双氧水
  2. 在室温下搅拌3天后加100ml盐稀释,用二氯甲烷(2×100m1)提取。提取液依次用100ml盐、50ml 10%亚硫酸氢钠溶液、50ml 10%碳酸溶液和100ml盐洗。
  3. 使用无硫酸干燥,浓缩后剩余物(1.824g)为化合物(Ⅱ),熔点200~202℃(丙酮)。
  4. 将化合物(Ⅱ)溶于10ml甲醇中,加入氢氧化钾(393mg,7mmo1)在3ml甲醇中的溶液,在55℃下搅拌10min。加毕,加入0.3ml乙酸和100ml盐
  5. 二氯甲烷(2×100m1)提取合并的液相,浓缩后剩余物经硅胶柱层析(己烷-乙酸乙酯7:3)洗脱,得福美司坦715mg,收率47%,熔点200~202℃(丙酮)。

同类化合物

(5β)-17,20:20,21-双[亚甲基双(氧基)]孕烷-3-酮 (5α)-2′H-雄甾-2-烯并[3,2-c]吡唑-17-酮 (3β,20S)-4,4,20-三甲基-21-[[[三(异丙基)甲硅烷基]氧基]-孕烷-5-烯-3-醇-d6 (25S)-δ7-大发酸 (20R)-孕烯-4-烯-3,17,20-三醇 (11β,17β)-11-[4-({5-[(4,4,5,5,5-五氟戊基)磺酰基]戊基}氧基)苯基]雌二醇-1,3,5(10)-三烯-3,17-二醇 齐墩果酸衍生物1 黄麻属甙 黄芪皂苷III 黄芪皂苷 II 黄芪甲苷 IV 黄芪甲苷 黄肉楠碱 黄果茄甾醇 黄杨醇碱E 黄姜A 黄夹苷B 黄夹苷 黄夹次甙乙 黄夹次甙乙 黄夹次甙丙 黄体酮环20-(乙烯缩醛) 黄体酮杂质EPL 黄体酮杂质1 黄体酮杂质 黄体酮杂质 黄体酮EP杂质M 黄体酮EP杂质G(RRT≈2.53) 黄体酮EP杂质F 黄体酮6-半琥珀酸酯 黄体酮 17alpha-氢过氧化物 黄体酮 11-半琥珀酸酯 黄体酮 麦角甾醇葡萄糖苷 麦角甾醇氢琥珀酸盐 麦角甾烷-6-酮,2,3-环氧-22,23-二羟基-,(2b,3b,5a,22R,23R,24S)-(9CI) 麦角甾烷-3,6,8,15,16-五唑,28-[[2-O-(2,4-二-O-甲基-b-D-吡喃木糖基)-a-L-呋喃阿拉伯糖基]氧代]-,(3b,5a,6a,15b,16b,24x)-(9CI) 麦角甾烷-26-酸,5,6:24,25-二环氧-14,17,22-三羟基-1-羰基-,d-内酯,(5b,6b,14b,17a,22R,24S,25S)-(9CI) 麦角甾-8-烯-3-醇 麦角甾-8,24(28)-二烯-26-酸,7-羟基-4-甲基-3,11-二羰基-,(4a,5a,7b,25S)- 麦角甾-7,22-二烯-3-酮 麦角甾-7,22-二烯-17-醇-3-酮 麦角甾-5,24-二烯-26-酸,3-(b-D-吡喃葡萄糖氧基)-1,22,27-三羟基-,d-内酯,(1a,3b,22R)- 麦角甾-5,22,25-三烯-3-醇 麦角甾-4,6,8(14),22-四烯-3-酮 麦角甾-1,4-二烯-3-酮,7,24-二(乙酰氧基)-17,22-环氧-16,25-二羟基-,(7a,16b,22R)-(9CI) 麦角固醇 麦冬皂苷D 麦冬皂苷D 麦冬皂苷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