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6-bis(1-(4-(carboxy)benzyl)-1,2,3-triazol-4-yl)pyridine | 1510844-69-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6-bis(1-(4-(carboxy)benzyl)-1,2,3-triazol-4-yl)pyridine
英文别名
4-[[4-[6-[1-[(4-Carboxyphenyl)methyl]triazol-4-yl]pyridin-2-yl]triazol-1-yl]methyl]benzoic acid
2,6-bis(1-(4-(carboxy)benzyl)-1,2,3-triazol-4-yl)pyridine化学式
CAS
1510844-69-5
化学式
C25H19N7O4
mdl
——
分子量
481.47
InChiKey
IGRDZKMZQGQPDX-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
  • 重原子数:
    36
  • 可旋转键数:
    8
  • 环数:
    5.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8
  • 拓扑面积:
    149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9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6-bis(1-(4-(carboxy)benzyl)-1,2,3-triazol-4-yl)pyridine氯化亚砜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54.0h,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α-氨基酸官能化的2,6-双(1,2,3-三唑-4-基)吡啶(btp)配体的高发光超分子“肽”束的镧系元素定向自组装
    摘要:
    含有[2,6-双(1,2,3-三唑-4-基)吡啶](btp)基序的配体最近在配位化学中显示出希望。该基序是通过Cu(I)催化的“喀哒”反应合成的,与其他齿状螯合基序相比,可以方便地进行功能化。合成了配体1,并显示其能有效地激发Eu(III)和Tb(III)激发态。通过进行1 H NMR和光物理滴定,研究了使用这些离子在溶液中合成自组装结构。后者用于根据吸收,配体发射(荧光)和镧系元素为中心的发射变化来确定高结合常数。1个配体的氨基酸衍生物的小型文库通过与Gly,Ala,Phe和Trp甲基酯偶联反应制备图3所示的化合物,以将生物学上相关的和手性部分引入此类配体中。所有这些衍生物都显示出形成稳定的自发光Ln(III)自组装体,在毫秒时间范围内发射,通过使用镧系元素离子滴定法探测其在有机溶液中的光物理性质,对这些衍生物进行了研究。除基于Trp的衍生物外,所有Tb(III)配合物均产生高发光度和高亮度的配合物,CH
    DOI:
    10.1021/ic502384w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α-氨基酸官能化的2,6-双(1,2,3-三唑-4-基)吡啶(btp)配体的高发光超分子“肽”束的镧系元素定向自组装
    摘要:
    含有[2,6-双(1,2,3-三唑-4-基)吡啶](btp)基序的配体最近在配位化学中显示出希望。该基序是通过Cu(I)催化的“喀哒”反应合成的,与其他齿状螯合基序相比,可以方便地进行功能化。合成了配体1,并显示其能有效地激发Eu(III)和Tb(III)激发态。通过进行1 H NMR和光物理滴定,研究了使用这些离子在溶液中合成自组装结构。后者用于根据吸收,配体发射(荧光)和镧系元素为中心的发射变化来确定高结合常数。1个配体的氨基酸衍生物的小型文库通过与Gly,Ala,Phe和Trp甲基酯偶联反应制备图3所示的化合物,以将生物学上相关的和手性部分引入此类配体中。所有这些衍生物都显示出形成稳定的自发光Ln(III)自组装体,在毫秒时间范围内发射,通过使用镧系元素离子滴定法探测其在有机溶液中的光物理性质,对这些衍生物进行了研究。除基于Trp的衍生物外,所有Tb(III)配合物均产生高发光度和高亮度的配合物,CH
    DOI:
    10.1021/ic502384w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Formation of Self-Templated 2,6-Bis(1,2,3-triazol-4-yl)pyridine [2]Catenanes by Triazolyl Hydrogen Bonding: Selective Anion Hosts for Phosphate
    作者:Joseph P. Byrne、Salvador Blasco、Anna B. Aletti、Gary Hessman、Thorfinnur Gunnlaugsson
    DOI:10.1002/anie.201603213
    日期:2016.7.25
    2,6‐bis(1,2,3‐triazol‐4‐yl)pyridine (btp) compounds 2 with appended olefin amide arms to self‐template the formation of interlocked [2]catenane structures 3 in up to 50 % yield when subjected to olefin ring‐closing metathesis in CH2Cl2. X‐ray diffraction crystallography enabled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of both the [2]catenane 3 a and the non‐interlocked macrocycle 4 a. These [2]catenanes showed
    我们报告的2,6-双(1,2,3-三唑-4-基)吡啶(显着的能力BTP)化合物2与所附的烯烃酰胺臂自模板形成互锁[2]索烃的结构3在在CH 2 Cl 2中进行烯烃闭环复分解时,收率可达50%。X-射线衍射晶体学启用[2]索烃两者的结构表征3和非大环互锁4。当针对一系列离子进行筛选时,这些[2]邻苯二酚显示出与四面体磷酸根阴离子选择性的三唑基氢键相互作用;3 a,b 是磷酸的选择性[2]环戊烷主体的第一个实例。
  • Synthesis, structural, photophysical and electrochemical studies of various d-metal complexes of btp [2,6-bis(1,2,3-triazol-4-yl)pyridine] ligands that give rise to the formation of metallo-supramolecular gels
    作者:Joseph P. Byrne、Jonathan A. Kitchen、Oxana Kotova、Vivienne Leigh、Alan P. Bell、John J. Boland、Martin Albrecht、Thorfinnur Gunnlaugsson
    DOI:10.1039/c3dt52309h
    日期:——
    synthesised modularly via the CuAAC reaction. Herein, we present the synthesis of ligands 1 and 2 and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coordination chemistry, photophysical behaviour and electrochemistry of complexes of these with a number of d-metal ions (e.g. Ru(II), Ir(III), Ni(II) and Pt(II)). The X-ray crystal structures of ligand 1 and the complexes [Ru·22](PF6)Cl, [Ni·12](PF6)Cl and [Ir·1Cl3] are also presented
    2,6-双(1,2,3-三唑-4-基)吡啶(btp)是通过CuAAC反应模块化合成的三齿结合基序。在这里,我们介绍了配体1和2的合成,以及这些配体与许多d-属离子(例如Ru(II),Ir(III),Ni(II)和Pt(II))。配体1和配合物[Ru· 2 2 ](PF 6)Cl,[Ni· 1 2 ](PF 6)的X射线晶体结构还给出了)Cl和[Ir· 1 Cl 3 ]。所有的配合物都显示出非经典的三唑基C–H⋯Cl –氢键。除一种配合物外,在室温下均未显示出基于属的发光,而所有Pt(II)配合物在77 K时均显示出发光。还研究了Ru(II)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发现这些配合物具有更高的氧化度。电位比类似化合物高。的[RUL的氧化还原行为2 ] 2+的复合物与两个1和2几乎相同,而的[Ru· 12(DMSO)]在较低的电势下被氧化。我们还表明,2 [Ru· 2 2 ](PF 6)Cl的R
  • Lanthanide luminescent logic gate mimics in soft matter: [H<sup>+</sup>] and [F<sup>−</sup>] dual-input device in a polymer gel with potential for selective component release
    作者:Samuel J. Bradberry、Joseph P. Byrne、Colin P. McCoy、Thorfinnur Gunnlaugsson
    DOI:10.1039/c5cc05009j
    日期:——

    Non-covalent incorporation of responsive luminescent lanthanide into a polymer gel produces three-output logic circuit with significant naked-eye colour changes.

    响应性荧光稀土离子被非共价地嵌入聚合物凝胶中,产生了具有重要裸眼颜色变化的三输出逻辑电路。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S)-氨氯地平-d4 (R,S)-可替宁N-氧化物-甲基-d3 (R)-(+)-2,2'',6,6''-四甲氧基-4,4''-双(二苯基膦基)-3,3''-联吡啶(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N'-亚硝基尼古丁 (R)-DRF053二盐酸盐 (5E)-5-[(2,5-二甲基-1-吡啶-3-基-吡咯-3-基)亚甲基]-2-亚磺酰基-1,3-噻唑烷-4-酮 (5-溴-3-吡啶基)[4-(1-吡咯烷基)-1-哌啶基]甲酮 (5-氨基-6-氰基-7-甲基[1,2]噻唑并[4,5-b]吡啶-3-甲酰胺) (2S,2'S)-(-)-[N,N'-双(2-吡啶基甲基]-2,2'-联吡咯烷双(乙腈)铁(II)六氟锑酸盐 (2S)-2-[[[9-丙-2-基-6-[(4-吡啶-2-基苯基)甲基氨基]嘌呤-2-基]氨基]丁-1-醇 (2R,2''R)-(+)-[N,N''-双(2-吡啶基甲基)]-2,2''-联吡咯烷四盐酸盐 (1'R,2'S)-尼古丁1,1'-Di-N-氧化物 黄色素-37 麦斯明-D4 麦司明 麝香吡啶 鲁非罗尼 鲁卡他胺 高氯酸N-甲基甲基吡啶正离子 高氯酸,吡啶 高奎宁酸 马来酸溴苯那敏 马来酸氯苯那敏-D6 马来酸左氨氯地平 顺式-双(异硫氰基)(2,2'-联吡啶基-4,4'-二羧基)(4,4'-二-壬基-2'-联吡啶基)钌(II) 顺式-二氯二(4-氯吡啶)铂 顺式-二(2,2'-联吡啶)二氯铬氯化物 顺式-1-(4-甲氧基苄基)-3-羟基-5-(3-吡啶)-2-吡咯烷酮 顺-双(2,2-二吡啶)二氯化钌(II) 水合物 顺-双(2,2'-二吡啶基)二氯化钌(II)二水合物 顺-二氯二(吡啶)铂(II) 顺-二(2,2'-联吡啶)二氯化钌(II)二水合物 韦德伊斯试剂 非那吡啶 非洛地平杂质C 非洛地平 非戈替尼 非布索坦杂质66 非尼拉朵 非尼拉敏 雷索替丁 阿雷地平 阿瑞洛莫 阿扎那韦中间体 阿培利司N-6 阿伐曲波帕杂质40 间硝苯地平 间-硝苯地平 镉,二碘四(4-甲基吡啶)- 锌,二溴二[4-吡啶羧硫代酸(2-吡啶基亚甲基)酰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