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p-methoxyphenyl)-2-buten-1-ol | 129887-49-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p-methoxyphenyl)-2-buten-1-ol
英文别名
2-(4-Methoxyphenyl)but-2-en-1-ol
2-(p-methoxyphenyl)-2-buten-1-ol化学式
CAS
129887-49-6;129887-72-5
化学式
C11H14O2
mdl
——
分子量
178.231
InChiKey
PBTSYTXYUXATRT-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3
  • 重原子数:
    13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7
  • 拓扑面积:
    29.5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p-methoxyphenyl)-2-buten-1-ol2-萘乙酮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反应 1.0h, 以65%的产率得到(E)-2-(4-methoxyphenyl)-2-buten-1-ol
    参考文献:
    名称:
    Intramolecular Photocycloaddition of the C=C Double Bond to the C≡N Triple Bond Resulting in the Formation of a Novel Cyclic System
    摘要:
    在环己烷中辐照双色 1-(邻氰苄氧基)-2-(对甲氧基苯基)-2-丁烯 (1a),得到异喹啉衍生物 8-甲氧基-6-甲基-11,13-二氢[2]苯并氧杂卓[5,4-c]异喹啉 (2a)。其结构是通过 X 射线分析确定的。2a 的形成可以解释为 1a 在 C=C 双键和 C≡N 三键之间的激发单线态发生了初始环加成反应,随后生成的氮杂环发生裂解和再化学反应。
    DOI:
    10.1246/bcsj.67.1769
  • 作为产物:
    描述:
    2-(4-甲氧基苯基)-2-氧代乙酸乙酯 在 lithium aluminium tetrahydride 、 正丁基锂 作用下, 以 乙醚 为溶剂, 反应 5.0h, 生成 2-(p-methoxyphenyl)-2-buten-1-ol
    参考文献:
    名称:
    对甲氧基苯基烯基菲羧酸盐的光化学和光物理行为。一、分子内环加成产物的结构和竞争形成
    摘要:
    (E)-3-(对甲氧基苯基)-3-戊烯基、(E)-4-(对甲氧基苯基)-4-己烯基和(E)-5-(对甲氧基苯基)-5-庚烯基的辐照苯中的 9-菲羧酸盐(分别为 B-2E、B-3E 和 B-4E)产生分子内 [2+2] 环加合物,环丁烷衍生物(分别为 CB-2、CB-3 和 CB-4)具有与 9-菲羧酸甲酯 (9-MCP) 和反式茴香脑 (t-AN) 以及氧杂环丁烷衍生物 (OX-2、OX-3 和 OX) 之间的分子间 [2+2] 环加合物 (CB-0) 的构象相同-4,分别)由羰基和烯烃双键之间的分子内环加成产生。然而,(E)-4-(对甲氧基苯基)-3-丁烯基和(E)-5-(对甲氧基苯基)-4-戊烯基9-菲羧酸酯(分别为A-2E和A-3E)仅提供产物衍生自氧杂环丁烷前体。
    DOI:
    10.1246/bcsj.63.104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hotochemical and Photophysical Behavior of<i>p</i>-Methoxyphenyl alkenyl Phenanthrenecarboxylates. I. Structure and Competitive Formation of Intramolecular Cycloaddition Products
    作者:Hirochika Sakuragi、Katsumi Tokumaru、Hiroki Itoh、Kohki Terakawa、Katsuo Kikuchi、R. A. Caldwell、Chien-Chung Hsu
    DOI:10.1246/bcsj.63.1049
    日期:1990.4
    entenyl, (E)-4-(p-methoxyphenyl)-4-hexenyl, and (E)-5-(p-methoxyphenyl)-5-heptenyl 9-phenanthrenecarboxylates (B-2E, B-3E, and B-4E, respectively) in benzene gave intramolecular [2+2] cycloadducts, cyclobutane derivatives (CB-2, CB-3, and CB-4, respectively) possessing the same conformation as an intermolecular [2+2] cycloadduct (CB-0) between methyl 9-phenanthrenecarboxylate (9-MCP) and trans-anethole
    (E)-3-(对甲氧基苯基)-3-戊烯基、(E)-4-(对甲氧基苯基)-4-己烯基和(E)-5-(对甲氧基苯基)-5-庚烯基的辐照苯中的 9-菲羧酸盐(分别为 B-2E、B-3E 和 B-4E)产生分子内 [2+2] 环加合物,环丁烷衍生物(分别为 CB-2、CB-3 和 CB-4)具有与 9-菲羧酸甲酯 (9-MCP) 和反式茴香脑 (t-AN) 以及氧杂环丁烷衍生物 (OX-2、OX-3 和 OX) 之间的分子间 [2+2] 环加合物 (CB-0) 的构象相同-4,分别)由羰基和烯烃双键之间的分子内环加成产生。然而,(E)-4-(对甲氧基苯基)-3-丁烯基和(E)-5-(对甲氧基苯基)-4-戊烯基9-菲羧酸酯(分别为A-2E和A-3E)仅提供产物衍生自氧杂环丁烷前体。
  • Intramolecular Photocycloaddition of the C=C Double Bond to the C≡N Triple Bond Resulting in the Formation of a Novel Cyclic System
    作者:Hirochika Sakuragi、Toshiya Koyama、Mamoru Sakurazawa、Norimichi Yasui、Katsumi Tokumaru、Katsuhiko Ueno
    DOI:10.1246/bcsj.67.1769
    日期:1994.6
    Irradiation of a bichromophoric 1-(o-cyanobenzyloxy)-2-(p-methoxyphenyl)-2-butene (1a) in cyclohexane gave an isoquinoline derivative, 8-methoxy-6-methyl-11,13-dihydro[2]benzoxepino[5,4-c]isoquinoline (2a). The structure was determined by X-ray analysis. The formation of 2a can be accounted for by the initial cycloaddition of 1a in the excited singlet state between the C=C double bond and C≡N triple bond, followed by cleavage of the resulting azetine ring and recyclization.
    在环己烷中辐照双色 1-(邻氰苄氧基)-2-(对甲氧基苯基)-2-丁烯 (1a),得到异喹啉衍生物 8-甲氧基-6-甲基-11,13-二氢[2]苯并氧杂卓[5,4-c]异喹啉 (2a)。其结构是通过 X 射线分析确定的。2a 的形成可以解释为 1a 在 C=C 双键和 C≡N 三键之间的激发单线态发生了初始环加成反应,随后生成的氮杂环发生裂解和再化学反应。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