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4-di(tert-butyl)salicylaldehyde hydrazone | 500571-25-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4-di(tert-butyl)salicylaldehyde hydrazone
英文别名
2,4-Ditert-butyl-6-methanehydrazonoylphenol;2,4-ditert-butyl-6-methanehydrazonoylphenol
2,4-di(tert-butyl)salicylaldehyde hydrazone化学式
CAS
500571-25-5
化学式
C15H24N2O
mdl
——
分子量
248.368
InChiKey
XNZPKCUNASDQCX-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28
  • 重原子数:
    18.0
  • 可旋转键数:
    1.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3
  • 拓扑面积:
    58.61
  • 氢给体数:
    2.0
  • 氢受体数:
    3.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4-di(tert-butyl)salicylaldehyde hydrazonepiperic acid chloride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7.0h, 生成 (2E,4E)-5-(benzo[d][1,3]dioxol-5-yl)-N'-((E)-3,5-di-tert-butyl-2-hydroxy-benzylidene)penta-2,4-dienehydrazide
    参考文献:
    名称:
    新型胡椒碱-白藜芦醇杂化物作为靶向 SIRT-2 的抗增殖剂的基于结构的设计、合成和生物学评价。
    摘要:
    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型胡椒碱-白藜芦醇杂化物 5a-h,并通过 IR、1H、13C 和 19F NMR 对其结构进行了阐明。NCI 评估了 5a-h 对 60 种癌细胞系的抗增殖活性。具有白藜芦醇药效酚部分的化合物 5b 对白血病 HL-60 (TB) 和乳腺癌 MDA-MB-468 显示完全细胞死亡,生长抑制百分比分别为 -0.49 和 -2.83。此外,5b 记录了对其他癌细胞系的显着活性,其生长抑制百分比在 80 到 95 之间。评估了新的 5a-h 杂种对 Sirt-1 和 Sirt-2 作为其抗增殖作用的分子靶点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 5a-h 在 5 μm 和 50 μm 时对 Sirt-2 的抑制作用比 Sirt-1 更强。化合物 5b 对 Sirt-2 的抑制作用最强(分别在 50 μM 和 5 μM 时抑制 78 ± 3% 和 26 ± 3%)。通过 Hirschfeld
    DOI:
    10.1039/d1ra04061h
  • 作为产物:
    描述:
    3,5-二叔丁基水杨醛一水合肼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24.0h, 生成 2,4-di(tert-butyl)salicylaldehyde hydrazone
    参考文献:
    名称:
    新型胡椒碱-白藜芦醇杂化物作为靶向 SIRT-2 的抗增殖剂的基于结构的设计、合成和生物学评价。
    摘要:
    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型胡椒碱-白藜芦醇杂化物 5a-h,并通过 IR、1H、13C 和 19F NMR 对其结构进行了阐明。NCI 评估了 5a-h 对 60 种癌细胞系的抗增殖活性。具有白藜芦醇药效酚部分的化合物 5b 对白血病 HL-60 (TB) 和乳腺癌 MDA-MB-468 显示完全细胞死亡,生长抑制百分比分别为 -0.49 和 -2.83。此外,5b 记录了对其他癌细胞系的显着活性,其生长抑制百分比在 80 到 95 之间。评估了新的 5a-h 杂种对 Sirt-1 和 Sirt-2 作为其抗增殖作用的分子靶点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 5a-h 在 5 μm 和 50 μm 时对 Sirt-2 的抑制作用比 Sirt-1 更强。化合物 5b 对 Sirt-2 的抑制作用最强(分别在 50 μM 和 5 μM 时抑制 78 ± 3% 和 26 ± 3%)。通过 Hirschfeld
    DOI:
    10.1039/d1ra04061h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itanium(IV) Complexes of Hydrazones and Azines
    作者:Matthew G. Davidson、Andrew L. Johnson、Matthew D. Jones、Matthew D. Lunn、Mary F. Mahon
    DOI:10.1002/ejic.200600501
    日期:2006.11
    The coordination modes of various azines (C=N-N=C) and hydrazones (C=N-NR2) with titanium(IV) are investigated. Five ligands were studied, two hydrazones 1H-2H and three azines 3H(2)-5H(2), and it was found that hydrazones form monomers and azines form dimers in the solid state. The hydrogen-bonded arrays observed for the hydrazone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or the two ligands, with one forming
    研究了各种吖嗪 (C=NN=C) 和腙 (C=N-NR2) 与 (IV) 的配位模式。研究了五个配体,两个腙1H-2H 和三个吖嗪3H(2)-5H(2),发现腙形成单体,吖嗪形成固态二聚体。观察到的腙的氢键阵列对于两种配体有显着差异,一种形成带状结构,另一种形成链。对于吖嗪,还讨论了超分子结构。在与属中心络合后,在吖嗪配体中观察到明显的扭曲,这在固态中观察到的有利相互作用方面是合理的。((c) Wiley-VCH Verlag GmbH & Co. KGaA, 69451 Weinheim, Germany, 2006)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