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heptynyldimethylsilane | 627885-31-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heptynyldimethylsilane
英文别名
Hept-1-ynyl(dimethyl)silane
1-heptynyldimethylsilane化学式
CAS
627885-31-8
化学式
C9H18Si
mdl
——
分子量
154.327
InChiKey
HPRSZWNATDKHPO-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176.5±23.0 °C(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6
  • 重原子数:
    10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8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0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heptynyldimethylsilane 在 bis-triphenylphosphine-palladium(II) chloride 、 copper(l) iodide 、 [ruthenium(II)(η6-1-methyl-4-isopropyl-benzene)(chloride)(μ-chloride)]2potassium trimethylsilonate 作用下, 以 乙二醇二甲醚乙腈 为溶剂, 反应 3.17h, 生成 4-(1-heptynyl)-4-nitrobenzene
    参考文献:
    名称:
    Cross-Coupling of Alkynylsilanols with Aryl Halides Promoted by Potassium Trimethylsilanolate
    摘要:
    The palladium-catalyzed cross-coupling of aliphatic alkynylsilanols with aryl iodides has been demonstrated with potassium trimethylsilanolate as the coupling promoter and copper(I) iodide as a cocatalyst. The cross-coupling proceeds at room temperature in good to excellent yield with a range of aryl iodides. A comparison of the reactivity of alkynylsilanols, trimethylsilylalkynes, and terminal alkynes under fluoride and fluoride-free conditions was per-formed to elucidate the role of silicon in the Sonogashira reaction.
    DOI:
    10.1021/jo0351771
  • 作为产物:
    描述:
    二甲基一氯硅烷1-庚炔正丁基锂 作用下, 以 正己烷 为溶剂, 以70%的产率得到1-heptynyldimethylsilane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连续 Larock 杂环化和硅基交叉偶联反应制备 2,3-二取代吲哚
    摘要:
    使用顺序 Larock 吲哚合成和基于硅的交叉偶联反应开发了 2,3-二取代吲哚的简单和收敛合成。在水解后的 Larock 杂环化条件下,取代的 2-碘苯胺与炔基二甲基甲硅烷基叔丁基醚反应得到吲哚-2-硅烷醇。相应的 2-吲哚基硅烷醇钠盐成功地与芳基溴化物和氯化物交叉偶联,得到多取代的吲哚。炔基二甲基甲硅烷基叔丁基醚作为掩蔽硅烷醇等价物的开发使杂环化过程顺利进行,并确定了适合的催化剂/配体组合,从而提供了简便的交叉偶联反应。
    DOI:
    10.1016/j.tet.2008.10.04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一种催化合成硅醇的方法
    申请人:常州大学
    公开号:CN103923114B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本发明一种催化合成醇的方法,涉及有机化工及精细化工领域。该方法本质上是一种过渡属催化的有机合成反应,所用原料为有机硅烷,使用清洁的氧化剂,所用催化剂为便宜的盐,加热搅拌,无溶剂反应,在较温和的温度条件下就能够迅速生成醇。使用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在加热搅拌条件下,反应时间为3‑12小时。原料摩尔配比为硅烷:氧化剂1:1~5,Cu催化剂用量为硅烷摩尔数的1~10 mol%,在50‑80oC条件下反应,再经过简单的后处理,即可以较高的产率得到相应的醇。本发明所使用的氧化剂安全无毒,催化剂便宜易得,后处理方法简便易操作。是一种非常简单实用的合成醇的方法。
  • Organocatalytic Oxidation of Organosilanes to Silanols
    作者:Dimitris Limnios、Christoforos G. Kokotos
    DOI:10.1021/cs400515w
    日期:2013.10.4
    The oxidation of organosilanes to silanols constitutes an attractive transformation for both industry and academia. Bypassing the need for stoichiometric oxidants or precious metal catalytic complexes, the first organocatalytic oxidation of silanes has been accomplished. Catalytic amounts of 2,2,2-trifluoroacetophenone,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green oxidant H2O2, lead to excellent to quantitative yields
    有机硅烷氧化为硅烷醇构成了工业界和学术界的诱人转变。绕过对化学计量的氧化剂或贵属催化络合物的需求,已经完成了硅烷的第一有机催化氧化。催化量的2,2,2-三氟苯乙酮与绿色氧化剂H 2 O 2结合,可在较短的反应时间内达到极佳的定量收率。可以容许各种烷基,芳基,烯基和炔基取代基,从而为高度希望的转化提供了一种简单,廉价,有效和实用的解决方案。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