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4-bromomethylphenyl)-5,5-dimethyl[1,3]dioxane | 152424-25-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4-bromomethylphenyl)-5,5-dimethyl[1,3]dioxane
英文别名
——
2-(4-bromomethylphenyl)-5,5-dimethyl[1,3]dioxane化学式
CAS
152424-25-4
化学式
C13H17BrO2
mdl
——
分子量
285.181
InChiKey
YCRNYFDXLRDMLK-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349.5±37.0 °C(Predicted)
  • 密度:
    1.292±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65
  • 重原子数:
    16.0
  • 可旋转键数:
    2.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4
  • 拓扑面积:
    18.46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2.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Polyoxapolyaza大双环化合物中的水包封
    摘要:
    通过[1 + 1]“三脚架-三脚架耦合”策略,以高收率合成了一种新的异双位大环化合物(t 2 pN 5 O 3),该化合物包含两个独立的多氧杂酸和多氮杂区。H 3 t 2 pN 5 O 3 3+的X射线晶体结构揭示了一个包封的水分子的存在,该分子接受来自两个质子化仲胺的两个氢键并将一个氢键提供给一个氨基。通过在水溶液中298.2 K和在KCl中离子强度为0.10 M的电位计研究了该化合物的酸碱行为。结果显示出异常的质子化行为,即与该化合物所预期的相反的出乎意料的低第四质子化常数。1个1 H NMR和DOSY实验以及分子模型研究表明,固态观察到的水包封和构象保留在溶液中。通过在大脚踏车的聚醚区中三叉氢键的协同出现而增强了被包封的水分子的牢固结合,这说明了获得的log K 4 H值非常低。
    DOI:
    10.1021/jo300799s
  • 作为产物:
    描述:
    4-(5,5-dimethyl-1,3-dioxan-2-yl)benzaldehyde 在 lithium aluminium tetrahydride 、 四溴化碳N,N-二异丙基乙胺三苯基膦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6.67h, 生成 2-(4-bromomethylphenyl)-5,5-dimethyl[1,3]dioxane
    参考文献:
    名称:
    动态微溶液中的定向超分子聚合:线性移动聚合物的末端冲击单体
    摘要:
    尽管定向链反应在自然界的自组装过程和共价聚合中很常见,但在人工一维自组装系统中进行此类过程一直具有挑战性。在本文中,我们描述了一种系统,采用苝双酰亚胺 (PBI) 衍生物作为单体,在其生长过程中选择性地激活超分子聚合物的一端,从而实现定向超分子聚合。在将仅含有单一 PBI 单体的溶液引入微流通道后,自发诱导成核。聚集效率对流速的依赖性表明剪切力促进了单体之间的碰撞以克服成核所需的活化能。下一个,就地荧光光谱和线性二色性表明,只有当它们在剪切应力的影响下取向时,聚合物的生长才会加速。在定向聚合物的线性运动中,相对于自由扩散单体的成核,该单端的聚合物生长变得占主导地位。当将此策略应用于双单体系统时,第二个(活性较低的)单体在第一个聚合物的前向末端选择性地反应,导致通过形成分子异质结产生二嵌段共聚物。这种策略 - 聚合物单端的摩擦诱导活化 - 应该更普遍地适用于各种功能分子的定向超分子嵌段共聚,
    DOI:
    10.1021/jacs.1c0264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Functionalization of [60]fullerene with new light-collecting oligophenylenevinylene-terminated dendritic wedges
    作者:Gianluca Accorsi、Nicola Armaroli、Jean-François Eckert、Jean-François Nierengarten
    DOI:10.1016/s0040-4039(01)02083-4
    日期:2002.1
    New oligophenylenevinylene-terminated phenylenevinylene dendrons have been prepared and attached to C-60 by a 1,3-dipolar cycloaddition of the azomethine ylides generated in situ from the dendritic aldehydes and N-methylglycine. Preliminary photophysical investigations of the resulting fullerodendrimers have revealed interesting light-harvesting properties. (C) 2001 Published by Elsevier Science Ltd.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