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SR,5RS,6RS,7RS)-6-<4-(3-chlorophenoxy)-3-oxo-butyl>-7-hydroxy-2-oxabicyclo<3.3.0>octan-3-one | 130184-37-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SR,5RS,6RS,7RS)-6-<4-(3-chlorophenoxy)-3-oxo-butyl>-7-hydroxy-2-oxabicyclo<3.3.0>octan-3-one
英文别名
(3aα,3bβ,6R*,7aα,8aα)-4-(4-(3-chlorophenoxy)-3-oxobutyl)-5-hydroxyhexahydro-2H-cyclopenta[b]furan-2-one
(1SR,5RS,6RS,7RS)-6-<4-(3-chlorophenoxy)-3-oxo-butyl>-7-hydroxy-2-oxabicyclo<3.3.0>octan-3-one化学式
CAS
130184-37-1
化学式
C17H19ClO5
mdl
——
分子量
338.788
InChiKey
PLRNWSYUMVOABX-YHUYYLMF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38
  • 重原子数:
    23.0
  • 可旋转键数:
    6.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3
  • 拓扑面积:
    72.83
  • 氢给体数:
    1.0
  • 氢受体数:
    5.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SR,5RS,6RS,7RS)-6-<4-(3-chlorophenoxy)-3-oxo-butyl>-7-hydroxy-2-oxabicyclo<3.3.0>octan-3-one三氯乙酰异氰酸酯氯仿 为溶剂, 生成 (2,2,2-Trichloro-acetyl)-carbamic acid (3aS,4S,5S,6aR)-4-[4-(3-chloro-phenoxy)-3-oxo-butyl]-2-oxo-hexahydro-cyclopenta[b]furan-5-yl ester
    参考文献:
    名称:
    Schwarz, Sigfrid; Weber, Gisela; Palme, Hans-Joachim, Journal of the Chemical Society. Perkin transactions I, 1990, p. 751 - 756
    摘要:
    DOI:
  • 作为产物:
    描述:
    [3AA,4A(E),5B,6AA]-4-[4-(3-氯苯氧基)-3-氧代-1-丁烯基]六氢-5-羟基-2H-环戊并[B]呋喃-2-酮 在 palladium 10% on activated carbon 、 氢气 作用下, 以 异丙醇 为溶剂, 反应 0.33h, 以94.5%的产率得到(1SR,5RS,6RS,7RS)-6-<4-(3-chlorophenoxy)-3-oxo-butyl>-7-hydroxy-2-oxabicyclo<3.3.0>octan-3-one
    参考文献:
    名称:
    烯酮和烯丙基醇前列腺素中间体的催化加氢中的次要化合物:分离,表征和X射线晶体学† ‡
    摘要:
    13,14氢化前列腺素的眼内压降低的发现(其中拉坦前列素是青光眼治疗中使用最多的药物)刺激了研究人员改善前列腺素及其结构类似物的合成。我们研究了不饱和烯丙基和酮γ-内酯前列腺素中间体的13,14-双键的氢化,该中间体在ω侧链中带有17-苯基或16-(3-氯-或3-三氟甲基)苯氧基;这些没有α-侧链的中间体是Corey前列腺素序列中的最后一个可被化学选择性氢化的化合物。还研究了羟基保护对氢化反应中产率和次生化合物形成的影响。另外,进行了3​​3次氢化反应,分离出13种二级化合物并进行了充分表征。还通过X射线晶体学对两种化合物进行了表征,所有这些化合物都是为了了解指定的氢化反应而进行的。还已经将所需的贵钯催化剂的量减少了十分之一。还描述了催化剂的量,溶剂和氢化的反应时间。这些化合物的数据在文献中找不到,我们的结果不仅对本领域的研究人员有用,对于在这种类型的氢化中遇到副产物的有机化学家也可能有用
    DOI:
    10.1039/c9nj01186b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Reduction of Prostaglandin Unsaturated Ketones to Secondary Allylic Alcohols by Hydrogen Transfer over Mesoporous-Supported PtSn Catalysts
    作者:Simona N. Coman、Vasile I. Parvulescu、Mario De Bruyn、Dirk E. De Vos、Pierre A. Jacobs
    DOI:10.1006/jcat.2001.3432
    日期:2002.3
    experimen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imetallic catalysts were related to the catalytic behavior in the hydrogen transfer reduction of the unsaturated ketone moiety in some intermediates of the prostaglandin synthesis; isopropanol was used as the reductant. High chemoselectivities to the allylic alcohol (over 95%) were obtained with catalysts containing 5 wt% Pt and 5–10 wt% Sn on MCM-41 or MCM-48. Characterization
    通过连续浸渍SiO 2制备负载型PtSn催化剂,含有Pt和Sn的MCM-41或MCM-48材料,然后进行煅烧和还原。使用程序升温还原,X射线光电子能谱,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实验研究了Pt和Sn的氧化和聚集状态。双属催化剂的特性与在前列腺素合成的一些中间体中不饱和酮部分的氢转移还原中的催化行为有关。异丙醇用作还原剂。在MCM-41或MCM-48上,使用含有5 wt%的Pt和5-10 wt%的Sn的催化剂,可以获得对烯丙醇的高化学选择性(超过95%)。这些最佳催化剂的表征证明,大多数Pt和部分Sn与PtSn和PtSn形成负载型合颗粒2组成;其余的Sn以分散的Sn 2 + / 4 +的形式存在。氧化的Sn上羰基的活化,大取代基对CC键的空间屏蔽以及氢转移供体的使用对于获得高烯丙基醇化学选择性似乎至关重要。在某些情况下,载体的中孔结构引起明显的非对映选择性,其中仲烯丙基醇的一种异构体胜过其差向异构体。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R)-3-(叔丁基)-4-(2,6-二异丙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2S,3R)-3-(叔丁基)-2-(二叔丁基膦基)-4-甲氧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二甲氧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R,2''R,3R,3''R)-3,3''-二叔丁基-4,4''-二甲氧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氟-3-异丙氧基苯基)三氟硼酸钾 (+)-6,6'-{[(1R,3R)-1,3-二甲基-1,3基]双(氧)}双[4,8-双(叔丁基)-2,10-二甲氧基-丙二醇 麦角甾烷-6-酮,2,3,22,23-四羟基-,(2a,3a,5a,22S,23S)- 鲁前列醇 顺式6-(对甲氧基苯基)-5-己烯酸 顺式-铂戊脒碘化物 顺式-四氢-2-苯氧基-N,N,N-三甲基-2H-吡喃-3-铵碘化物 顺式-4-甲氧基苯基1-丙烯基醚 顺式-2,4,5-三甲氧基-1-丙烯基苯 顺式-1,3-二甲基-4-苯基-2-氮杂环丁酮 非那西丁杂质7 非那西丁杂质3 非那西丁杂质22 非那西丁杂质18 非那卡因 非布司他杂质37 非布司他杂质30 非布丙醇 雷诺嗪 阿达洛尔 阿达洛尔 阿莫噁酮 阿莫兰特 阿维西利 阿索卡诺 阿米维林 阿立酮 阿曲汀中间体3 阿普洛尔 阿普斯特杂质67 阿普斯特中间体 阿普斯特中间体 阿托西汀EP杂质A 阿托莫西汀杂质24 阿托莫西汀杂质10 阿托莫西汀EP杂质C 阿尼扎芬 阿利克仑中间体3 间苯胺氢氟乙酰氯 间苯二酚二缩水甘油醚 间苯二酚二异丙醇醚 间苯二酚二(2-羟乙基)醚 间苄氧基苯乙醇 间甲苯氧基乙酸肼 间甲苯氧基乙腈 间甲苯异氰酸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