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bis-(2-[2]pyridyl-ethyl)-malonic acid diethyl ester | 102471-02-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bis-(2-[2]pyridyl-ethyl)-malonic acid diethyl ester
英文别名
Bis-(2-[2]pyridyl-aethyl)-malonsaeure-diaethylester
bis-(2-[2]pyridyl-ethyl)-malonic acid diethyl ester化学式
CAS
102471-02-3
化学式
C21H26N2O4
mdl
——
分子量
370.448
InChiKey
ANZAOUDZKZKMLT-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15
  • 重原子数:
    27.0
  • 可旋转键数:
    10.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3
  • 拓扑面积:
    78.38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6.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Ohki et al., Yakugaku Zasshi/Journal of the Pharmaceutical Society of Japan, 1959, vol. 79, p. 1522,1525
    摘要:
    DOI:
  • 作为产物:
    描述:
    2-乙烯基吡啶丙二酸二乙酯potassium phosphate2,4,5,6-四(9H-咔唑-9-基)异酞腈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以93 %的产率得到bis-(2-[2]pyridyl-ethyl)-malonic acid diethyl ester
    参考文献:
    名称:
    发散和协同光催化:乙烯基芳烃的氢化和氧代烷基化,通过 1,3-二羰基的正式 [4+1]-环化立体选择性合成环戊醇
    摘要:
    描述了 1,3-二羰基的可控发散反应性,这使得乙烯基芳烃的有效加氢和氧代烷基化成为可能。两种反应途径都是通过极性反转C的形成启动的通过直接光催化 C-H 键转换在 1,3-二羰基的活性亚甲基中心生成中心自由基中间体。烯烃的氧代烷基化在有氧条件下通过 Cu(II)-光介导的回弹机制实现,而相应的加氢烷基化在氮气气氛下通过 4CzIPN 和 Brønsted 碱的组合成为可能。这些不同方案的广度在药物和天然产物的后期修饰以及将产物转化为各种杂环化合物(如吡啶、吡咯或呋喃)中得到证明。此外,这两种催化模式可以协同组合,在正式的[4+1]-环化过程中立体选择性构建环戊醇衍生物。
    DOI:
    10.1021/acscatal.2c0473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Boekelheide; Rothchild,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1949, vol. 71, p. 879,882
    作者:Boekelheide、Rothchild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