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拉霉素为蒽环类抗癌药,具有亲脂性,能迅速转运进入细胞内,并维持较高浓度。它能嵌入癌细胞的DNA上,抑制核酸的合成,特别是RNA的合成,为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在G1晚期和S晚期阻断细胞周期。
化学性质
从氯仿-已烷得黄色结晶性粉末,熔点151-153℃(分解)。[α]
D24-11.5°(C=1,二氯甲烷)。溶于氯仿或乙酸乙酯,不溶于正己烷、乙醚或石油醚。UV最大吸收(甲醇):229.5,259,289.5,431nm(E
1cm1%550,326,135,161);(0.1mol/L盐酸盐):229.5,258.5,290,431nm(E
1cm1%571,338,130,161);(0.1mol/L氢氧化钠):239,287,523nm(E
1cm1%450,113,127)。
用途
第二代葸环类抗肿瘤抗生素,为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能抑制DNA、RNA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有较强的抗癌活性并可VI服给药,对心脏的毒性远低于阿霉素,并无明显的免疫抑制和骨髓抑制作用。临床用其盐酸盐,对急性白血病有高度缓解作用,对子宫体癌、肝癌、胃肠道癌、肺癌、胰腺癌、卵巢癌、恶性淋巴瘤等均有效。
用途
抗肿瘤抗生素,主要用于肺癌、乳腺癌、消化道癌、急性白血病等。
生产方法
发酵制取,产生菌为Streptomyces galilacus。先准备含有下列物质的水溶液:1%的土豆粉,1%的葡萄糖,1.5%的Prorich,0.1%的KH2PO4,0.1%的KH2PO4,0.1%的MgSO4?7H2O,0.3%的NaCl,0.15%的复合矿物质和0.05%的硅酮(KM75),该水溶液的Ph值为7.0。复合矿物质的成分为:2.8g的CuSO4?5H2O,0.4g的FeSO4?7H2O,3.2g的MnCl2?4H2O和0.8g的ZnSO4?7H2O溶于500ml水中。
100ml上述水溶液在500ml的接有Streptomyces galilaeus MA 144-M1菌种的震荡瓶中,于120℃消毒15min。在往复振荡器中,于28℃进行48h的培养,得到种子液。上述10L的消毒液放入20L的不锈钢发酵罐中,用200ml的种子液接种。在搅拌(240r/min)和充气(5L/min)及28℃下,发酵32h。调至Ph=4.5,和硅藻土吸附剂混合,过滤。该发酵液的滤液和滤饼分别处理。滤饼悬浮于丙酮(3L/kg湿滤饼),搅拌2h后过滤,滤饼再用丙酮提取1次。如此得到的提取液减压浓缩至1/10体积。发酵液的滤液调至Ph=6.8,用1/3体积的乙酸乙酯提取2次,提取液减压浓缩至1/10体积。得到的20g油状物和20g硅酸混合,用硅酸柱进行层析,先以1:1的苯一丙酮洗脱,该洗脱液废弃。然后以1:3:0和1:3:0.3的苯-丙酮-甲醇洗脱,收集,减压浓缩至干。剩下的11.5g粗品溶于小量乙酸乙酯,再如上进行硅酸柱层析,开始的1:1和2:1的苯-丙酮洗脱液废弃。以1:3和1:5的苯-丙酮将阿克拉霉素B洗脱,然后以1:5:0.5和1:5:1的苯-丙酮-甲醇将阿柔比星洗脱。洗脱液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浓缩至干,得到4.8g阿柔比星(阿克拉霉素A)和3.5g阿克拉霉素B的粗品。
2.0g阿柔比星粗品溶于小量氯仿,用30g硅胶进行柱层析,先用氯仿和含1.5%甲醇的氯仿溶液将杂质洗脱后,再用含2%甲醇的氯仿溶液将阿柔比星洗脱。洗脱液减压浓缩至干,得到53mg黄色粉末的阿柔比星,熔点129--135℃。
类别
有毒物品
毒性分级
剧毒
急性毒性
口服-大鼠 LD50: 58.56 毫克/公斤; 口服-小鼠 LD50: 16.1毫克/公斤
刺激数据
眼睛-兔子 0.1 毫克 轻度
可燃性危险特性
可燃; 燃烧产生有毒氮氧化物烟雾
储运特性
库房通风低温干燥; 与食品原料分开存放
灭火剂
干粉,泡沫,沙土,二氧化碳, 雾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