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3,5-dimethylphenyl)-1-(isoquinolin-1-yl)naphthalen-2-amine | 697741-32-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3,5-dimethylphenyl)-1-(isoquinolin-1-yl)naphthalen-2-amine
英文别名
C10H6(NH(3,5-Me2Ph)C9H6N;N-(3,5-dimethylphenyl)-1-isoquinolin-1-ylnaphthalen-2-amine
N-(3,5-dimethylphenyl)-1-(isoquinolin-1-yl)naphthalen-2-amine化学式
CAS
697741-32-5
化学式
C27H22N2
mdl
——
分子量
374.485
InChiKey
PYZHDQHFDPWJJI-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7.3
  • 重原子数:
    29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5.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7
  • 拓扑面积:
    24.9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2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N-(3,5-dimethylphenyl)-1-(isoquinolin-1-yl)naphthalen-2-amine 、 tetrakis(dimethylamido)zirconium 以 not given 为溶剂, 生成 [Zr(C10H6(N(3,5-Me2Ph))C9H6N)2(NMe2)2]
    参考文献:
    名称:
    IAN胺:手性Ç 2 -对称锆(IV)配合物从容易地修改轴向手性Ç 1 -对称β-Diketimines
    摘要:
    β-diketimines的一般合成衍生自我异喹啉和甲美浓Ñ aphthalene组分(IAN胺)被报告。从廉价的2-萘酚和异喹啉开始,导致R-IAN胺的反应顺序是收敛的,短的和高产率的。报道了几种新的导数(例如,R = Bn,iPR,ŤBu,Ph,2,6-Me 2 Ph,2,6- iPr 2 Ph,2-Np)。所有这些都通过与Zr(NMe 2)4转氨作用而与锆(IV)络合,并且在所有情况下,在25°C时立即形成1:1 R-IAN:Zr络合物。除了严重的空间位阻(iPr-IAN和2,6-Me 2 Ph),相应的2:1 IAN:Zr络合物在25至100°C的甲苯温度下形成。1 IAN:所有2中的特征保守的Zr配合物是非对映选择性的一个有利于显着程度Ç 2 -对称的双(β-二亚胺基)异构体轴承顺-NMe 2和顺式-吡啶基配体。尽管所有复杂性都是从rac进行的-IAN,所得复合物仅由同手性配体组
    DOI:
    10.1021/om049897p
  • 作为产物:
    描述:
    1-(naphthalen-1-yl)isoquinoline 在 (1,5-cyclooctadiene)(methoxy)iridium(I) dimer 、 Fmoc-Arg(Pbf) Wang resin1-(2-二苯基庚基1萘酚)硫酸甲基酯频那醇硼烷copper(ll) bromide 、 bis(dibenzylideneacetone)-palladium(0)sodium t-butanolat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甲醇异丙醇甲苯 为溶剂, 反应 28.0h, 生成 N-(3,5-dimethylphenyl)-1-(isoquinolin-1-yl)naphthalen-2-amine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动态动力学不对称 Buchwald-Hartwig 胺化合成 IAN 型 N,N-配体
    摘要:
    使用 QUINAP 作为配体,Pd(0) 催化的外消旋杂二芳基溴化物、三氟甲磺酸酯或九氟甲磺酸酯与芳基/烷基伯胺的偶联提供了相应的轴向手性杂二芳基胺,具有优异的产率和对映选择性。中性和阳离子氧化加成中间体的反应性和结构研究支持基于后者立体轴不稳定的动态动力学不对称胺化机制,并表明胺与 Pd 中心的配位是立体决定步骤。
    DOI:
    10.1021/jacs.6b0797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