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0-(4-aminophenoxy)decyl bromide | 223537-28-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0-(4-aminophenoxy)decyl bromide
英文别名
4-(10-Bromodecoxy)aniline
10-(4-aminophenoxy)decyl bromide化学式
CAS
223537-28-8
化学式
C16H26BrNO
mdl
——
分子量
328.293
InChiKey
YMJPHQHRQUUHKU-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7
  • 重原子数:
    19
  • 可旋转键数:
    11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2
  • 拓扑面积:
    35.2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0-(4-aminophenoxy)decyl bromide 在 benzyltriethylammonium tetrathiomolybdate 作用下, 以 氯仿 为溶剂, 反应 20.0h, 以71%的产率得到S,S'-bis[10-(4'-aminophenyl)decyl]disulfide
    参考文献:
    名称:
    1,4-Naphthoquinone Disulfides and Methyl Sulfides:  Self-Assembled Monolayers on Gold Substrates
    摘要:
    DOI:
    10.1021/jo981185j
  • 作为产物:
    描述:
    1-((10-bromodecyl)oxy)-4-nitrobenzeneplatinum(IV) oxide 氢气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反应 2.0h, 以94.3%的产率得到10-(4-aminophenoxy)decyl bro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1,4-Naphthoquinone Disulfides and Methyl Sulfides:  Self-Assembled Monolayers on Gold Substrates
    摘要:
    DOI:
    10.1021/jo981185j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i>Listeria</i>-like Motion of Oil Droplets
    作者:Taro Toyota、Hirotatsu Tsuha、Koji Yamada、Katsuto Takakura、Takashi Ikegami、Tadashi Sugawara
    DOI:10.1246/cl.2006.708
    日期:2006.7
    Self-propelling movement of oil droplets associated with formation of giant vesicles on/in the surface of an oil droplet at the site opposite that of the direction of motion was observed. Fluorescence microscopic study using a synthesized fluorescent indicator confirmed that formation of the vesicular molecule occurred through the coupling reaction between a reactive lipophile and a micellar amphiphile in an aqueous dispersion.
    观察到油滴自推进运动时,在油滴表面相对于运动方向的对面位置形成了巨型囊泡。使用合成荧光指示剂的荧光显微镜研究确认,囊泡分子的形成是通过反应性脂溶性物质与相分散中的胶束表面活性剂之间的耦合反应发生的。
  • Salicylideneaniline-based aqueous supramolecular artificial light-harvesting platforms with biocompatibility
    作者:Guangping Sun、Lijuan Cai、Yan Zhang、Yanqiang Hu、Jinli Zhu、Tongming Sun、Yanfeng Tang
    DOI:10.1016/j.dyepig.2022.110577
    日期:2022.9
    Two novel-aqueous artificial light-harvesting platforms (ALHPs) with high efficiency have been successfully developed based on supramolecular interactions with salicylideneaniline derivative (PPA), water-soluble-pillar [5]arene (WP5), Phloxine B (PHB), and sulforhodamine 101 (SR101). After PHB and SR101 loaded in WP5⊃PPA nanoparticles, the constructed WP5⊃PPA-PHB and WP5⊃PPA-SR101 ALHPs exhibited excellent
    基于与杨叉基苯胺生物PPA)、溶性柱[5]芳烃(WP5)、Phloxine B(PHB)和磺胺罗丹明 101 ( SR101 )。将PHB和SR101加载到WP5 ⊃ PPA纳米粒子中后,构建的WP5 ⊃ PPA-PHB和WP5 ⊃ PPA- SR101 ALHP 表现出优异的量子产率(Φ QY)和天线效应(AE),WP5 分别为 24.19% 和33.6⊃ PPA-PHB,WP5 为 31.23% 和 38.7 ⊃ PPA- SR101。值得注意的是,细胞毒性实验表明WP5 ⊃ PPA-SR101纳米颗粒与 NIH 3T3 正常细胞具有生物相容性。此外,CLSM结果进一步证实了PPA和SR101由于FRET工艺的共定位成像能力,在生物成像材料中展现出潜在的前景。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R)-3-(叔丁基)-4-(2,6-二异丙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2S,3R)-3-(叔丁基)-2-(二叔丁基膦基)-4-甲氧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二甲氧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R,2''R,3R,3''R)-3,3''-二叔丁基-4,4''-二甲氧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氟-3-异丙氧基苯基)三氟硼酸钾 (+)-6,6'-{[(1R,3R)-1,3-二甲基-1,3基]双(氧)}双[4,8-双(叔丁基)-2,10-二甲氧基-丙二醇 麦角甾烷-6-酮,2,3,22,23-四羟基-,(2a,3a,5a,22S,23S)- 鲁前列醇 顺式6-(对甲氧基苯基)-5-己烯酸 顺式-铂戊脒碘化物 顺式-四氢-2-苯氧基-N,N,N-三甲基-2H-吡喃-3-铵碘化物 顺式-4-甲氧基苯基1-丙烯基醚 顺式-2,4,5-三甲氧基-1-丙烯基苯 顺式-1,3-二甲基-4-苯基-2-氮杂环丁酮 非那西丁杂质7 非那西丁杂质3 非那西丁杂质22 非那西丁杂质18 非那卡因 非布司他杂质37 非布司他杂质30 非布丙醇 雷诺嗪 阿达洛尔 阿达洛尔 阿莫噁酮 阿莫兰特 阿维西利 阿索卡诺 阿米维林 阿立酮 阿曲汀中间体3 阿普洛尔 阿普斯特杂质67 阿普斯特中间体 阿普斯特中间体 阿托西汀EP杂质A 阿托莫西汀杂质24 阿托莫西汀杂质10 阿托莫西汀EP杂质C 阿尼扎芬 阿利克仑中间体3 间苯胺氢氟乙酰氯 间苯二酚二缩水甘油醚 间苯二酚二异丙醇醚 间苯二酚二(2-羟乙基)醚 间苄氧基苯乙醇 间甲苯氧基乙酸肼 间甲苯氧基乙腈 间甲苯异氰酸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