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Pyrrolidinecarboxylic acid,2-[(1E)-3-amino-1-propenyl]-4-(6-amino-9H-purin-9-yl)-,1,1-dimethylethyl ester, (2R,4R)- | 629616-76-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Pyrrolidinecarboxylic acid,2-[(1E)-3-amino-1-propenyl]-4-(6-amino-9H-purin-9-yl)-,1,1-dimethylethyl ester, (2R,4R)-
英文别名
1,1-dimethylethyl (2R,4R)-2-[(E)-3-aminoprop-1-enyl]-4-(6-amino-9H-purin-9-yl)-2,3,4,5-tetrahydro-1H-pyrrole-1-carboxylate
1-Pyrrolidinecarboxylic acid,2-[(1E)-3-amino-1-propenyl]-4-(6-amino-9H-purin-9-yl)-,1,1-dimethylethyl ester, (2R,4R)-化学式
CAS
629616-76-8
化学式
C17H25N7O2
mdl
——
分子量
359.431
InChiKey
RXEVJYPFSZOHNN-RUULKOML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01-110 °C
  • 沸点:
    583.5±60.0 °C(Predicted)
  • 密度:
    1.40±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47
  • 重原子数:
    26.0
  • 可旋转键数:
    3.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3
  • 拓扑面积:
    125.18
  • 氢给体数:
    2.0
  • 氢受体数:
    8.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Pyrrolidinecarboxylic acid,2-[(1E)-3-amino-1-propenyl]-4-(6-amino-9H-purin-9-yl)-,1,1-dimethylethyl ester, (2R,4R)-三乙胺三氟乙酸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22.0h, 生成 N-{(E)-3-[(2R,4R)-4-(6-amino-9H-purin-9-yl)-2,3,4,5-tetrahydro-1H-pyrrol-2-yl]prop-2-enyl}-2,3-dihydroxy-5-nitrobenzene-1-carbox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酶邻苯二酚O-甲基转移酶(COMT)的双底物抑制剂:核糖修饰对结合亲和力和结合模式的戏剧性影响。
    摘要:
    抑制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COMT)在帕金森氏病的治疗中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描述了用于COMT的强效双底物抑制剂(-)- 1(IC 50 = 9 nM;表1)的结构类似物,具有中心核糖部分的目标修饰。其合成包括,关键中间体,腺苷衍生物,其由六个步骤:(a类似序列转化到电势双底物抑制剂方案1 - 4)。将化合物进行酶促测定以测定其体外通过动力学测量分析了对COMT的抑制活性,以及​​对辅因子S-腺苷甲硫氨酸(SAM)的结合侧的抑制机理(图3)。结合亲和力和结合模式都对核糖部分的修饰极其敏感(表1)。从(-)- 1变为(-)- 2(IC 50 = 28μM)后2'-OH基团的去除导致结合亲和力下降超过三个数量级。同时,相对于SAM结合位点保持竞争抑制动力学,从而支持双底物结合模式。与(−)- 2不同,双脱氧核糖抑制剂(-)- 3(IC 50 = 3μM)表现出混合,而环戊烷衍生物(+)- 4(IC
    DOI:
    10.1002/hlca.200390093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酶邻苯二酚O-甲基转移酶(COMT)的双底物抑制剂:核糖修饰对结合亲和力和结合模式的戏剧性影响。
    摘要:
    抑制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COMT)在帕金森氏病的治疗中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描述了用于COMT的强效双底物抑制剂(-)- 1(IC 50 = 9 nM;表1)的结构类似物,具有中心核糖部分的目标修饰。其合成包括,关键中间体,腺苷衍生物,其由六个步骤:(a类似序列转化到电势双底物抑制剂方案1 - 4)。将化合物进行酶促测定以测定其体外通过动力学测量分析了对COMT的抑制活性,以及​​对辅因子S-腺苷甲硫氨酸(SAM)的结合侧的抑制机理(图3)。结合亲和力和结合模式都对核糖部分的修饰极其敏感(表1)。从(-)- 1变为(-)- 2(IC 50 = 28μM)后2'-OH基团的去除导致结合亲和力下降超过三个数量级。同时,相对于SAM结合位点保持竞争抑制动力学,从而支持双底物结合模式。与(−)- 2不同,双脱氧核糖抑制剂(-)- 3(IC 50 = 3μM)表现出混合,而环戊烷衍生物(+)- 4(IC
    DOI:
    10.1002/hlca.20039009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