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R,2R)-1-azido-2-methylsulfanylcyclohexane | 81230-51-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R,2R)-1-azido-2-methylsulfanylcyclohexane
英文别名
——
(1R,2R)-1-azido-2-methylsulfanylcyclohexane化学式
CAS
81230-51-5
化学式
C7H13N3S
mdl
——
分子量
171.266
InChiKey
KVZKEGGOMYNFNX-RNFRBKRX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97
  • 重原子数:
    11.0
  • 可旋转键数:
    2.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48.76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2.0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R,2R)-1-azido-2-methylsulfanylcyclohexanecopper(l) iodide碘苯二乙酸氨基甲酸铵三乙胺 作用下, 以 甲醇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12.0h, 生成 rac-trans-(5aR,9aR)-5-methyl-3-phenyl-5a,6,7,8,9,9a-hexahydro-5λ4-benzo[e][1,2,3]triazolo[5,1-c][1,2,4]thiadiazine 5-oxide
    参考文献:
    名称:
    铜催化间断多米诺反应合成稠合三唑基苯并噻二嗪-1-氧化物
    摘要:
    铜 (I) 催化的2-叠氮基亚砜亚胺与 1-碘代炔烃的间断多米诺反应以良好至优异的产率提供了稠合的含三唑基的苯并噻二嗪-1-氧化物。底物范围广,官能团耐受性高。机理研究表明,反应途径是通过铜 π 络合物和相关碘化三唑作为中间体的连续氧化偶联。
    DOI:
    10.1002/chem.202203729
  • 作为产物:
    描述:
    dimethyl(methylthio)sulfonium tetrafluoroborate 、 环己烯 在 sodium azide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反应 1.0h, 生成 (1R,2R)-1-azido-2-methylsulfanylcyclohexane
    参考文献:
    名称:
    烯烃作为叠氮基前体用于活性炭上铜纳米粒子一锅法合成1,2,3-三唑的合成
    摘要:
    从灭活的烯烃开始,基于两个点击反应,开发了一种一锅法合成1,2,3-三唑的方案:碳-碳双键的叠氮磺酰化和铜催化的叠氮化物-炔烃环加成反应(CuAAC )。使用CuNPs / C作为催化剂,已经获得了高产率的β-甲基硫烷基三唑,而其他商用铜催化剂则完全没有活性。甲基硫烷基的多功能性已通过一系列合成转化得到了证明,包括直接获得1-乙烯基和4-单取代的三唑。
    DOI:
    10.1021/jo400110m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Multicomponent Synthesis of 1,2,3-Triazoles in Water Catalyzed by Copper Nanoparticles on Activated Carbon
    作者:Francisco Alonso、Yanina Moglie、Gabriel Radivoy、Miguel Yus
    DOI:10.1002/adsc.201000637
    日期:2010.12.17
    Copper nanoparticles on activated carbon have been found to effectively catalyze the multicomponent synthesis of 1,2,3-triazoles from different azide precursors, such as organic halides, diazonium salts, anilines and epoxides in water. The first one-pot transformation of an olefin into a triazole is also described. The catalyst is easy to prepare, very versatile and reusable at a low copper loading
    已发现活性炭上的纳米颗粒可有效催化由不同叠氮化物前体(例如中的有机卤化物,重氮盐,苯胺环氧化物)合成1,2,3-三唑。还描述了烯烃到三唑的第一次单锅转化。该催化剂易于制备,用途广泛且在低负荷下可重复使用。
  • Nucleophilic attack on olefins initiated by dimethyl(methylthio)sulfonium fluoroborate (DMTSF). Azasulfenylation
    作者:Barry M. Trost、Tohru Shibata
    DOI:10.1021/ja00375a054
    日期:1982.6
  • TROST, B. M.;SHIBATA, TOHRU, J. AMER. CHEM. SOC., 1982, 104, N 11, 3225-3228
    作者:TROST, B. M.、SHIBATA, TOHRU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