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5-O-benzylidene-6-O-t-butyldimethylsilyl-L-gulono-1,4-lactone | 216872-48-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5-O-benzylidene-6-O-t-butyldimethylsilyl-L-gulono-1,4-lactone
英文别名
3,5-O-benzylidene-6-O-tert-butyldimethylsilyl-L-gulono-γ-lactone;(2S,4S,4aR,7S,7aR)-4-[[tert-butyl(dimethyl)silyl]oxymethyl]-7-hydroxy-2-phenyl-4,4a,7,7a-tetrahydrofuro[3,2-d][1,3]dioxin-6-one
3,5-O-benzylidene-6-O-t-butyldimethylsilyl-L-gulono-1,4-lactone化学式
CAS
216872-48-9
化学式
C19H28O6Si
mdl
——
分子量
380.513
InChiKey
ICBHFQCUXXGIFX-UJHHCITN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78
  • 重原子数:
    26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3
  • 拓扑面积:
    74.2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6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5-O-benzylidene-6-O-t-butyldimethylsilyl-L-gulono-1,4-lactone戴斯-马丁氧化剂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1.5h, 以77%的产率得到3,5-O-benzylidene-6-O-t-butyldimethylsilyl-L-xylo-hex-2-ulosonic acid 1,4-lactone 2-hydrate
    参考文献:
    名称:
    cis-1,2-Dihydrocatechols in Chemical Synthesis: First Synthesis of L-Ascorbic Acid (Vitamin C) from a Non-Carbohydrate Source
    摘要:
    顺式-1,2-二氢邻苯二酚(2)是通过微生物氧化氯苯而得到的对映体。 通过微生物对氯苯的氧化作用,将对映体形式的顺式-1,2-二氢邻苯二酚(2)转化为对映体形式、 通过 3,5-O-亚苄基-L-谷甾醇-1,4-内酯(8)转化为 L-抗坏血酸(1)。
    DOI:
    10.1071/c98157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cis-1,2-Dihydrocatechols in Chemical Synthesis: First Synthesis of L-Ascorbic Acid (Vitamin C) from a Non-Carbohydrate Source
    摘要:
    顺式-1,2-二氢邻苯二酚(2)是通过微生物氧化氯苯而得到的对映体。 通过微生物对氯苯的氧化作用,将对映体形式的顺式-1,2-二氢邻苯二酚(2)转化为对映体形式、 通过 3,5-O-亚苄基-L-谷甾醇-1,4-内酯(8)转化为 L-抗坏血酸(1)。
    DOI:
    10.1071/c9815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N] SYNTHESIS OF POLYHYDROXYLATED ALKALOIDS<br/>[FR] SYNTHÈSE DES ALCALOÏDES POLYHYDROXYLÉS
    申请人:MNL PHARMA LTD
    公开号:WO2006008493A1
    公开(公告)日:2006-01-26
    A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a polyhydroxylated bicyclic (e.g. pyrrolizidine such as casuarine (10), indolizidine or quinolizidine) alkaloid comprises the cyclisation of a pyrrolidine or piperidine intermediate having three or more free hydroxyl groups.
    一种用于生产多羟基双环(例如吡咯里西啶,例如相思豆碱(10)、吲哚里西啶或喹诺里西啶)生物碱的过程,包括将具有三个或更多自由羟基的吡咯烷或哌啶中间体进行环合。
  • First synthesis of L-ascorbic acid (vitamin C) from a non-carbohydrate source
    作者:Martin Banwell、Simon Blakey、Gwion Harfoot、Robert Longmore
    DOI:10.1039/a806062b
    日期:——
    The enantiopure cis-1,2-dihydrocatechol 2, which is obtained by microbial oxidation of chlorobenzene, has been converted, via 3,5-O-benzylidene-L-gulonolactone (8), into L-ascorbic acid (1).
  • cis-1,2-Dihydrocatechols in Chemical Synthesis: First Synthesis of L-Ascorbic Acid (Vitamin C) from a Non-Carbohydrate Source
    作者:Martin G. Banwell、Simon Blakey、Gwion Harfoot、Robert W. Longmore
    DOI:10.1071/c98157
    日期:——

    The cis-1,2-dihydrocatechol (2), which is obtained in enantiopure form by microbial oxidation of chlorobenzene, has been converted, via 3,5-O-benzylidene-L-gulono-1,4-lactone (8), into L-ascorbic acid (1).

    顺式-1,2-二氢邻苯二酚(2)是通过微生物氧化氯苯而得到的对映体。 通过微生物对氯苯的氧化作用,将对映体形式的顺式-1,2-二氢邻苯二酚(2)转化为对映体形式、 通过 3,5-O-亚苄基-L-谷甾醇-1,4-内酯(8)转化为 L-抗坏血酸(1)。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2S,4aR,5S,8R,8aR)-8-乙基-4a,5-二羟基-六氢-2H-2,5-环氧色素-4(3H)-酮 阿斯利多 锗(II)氯化二噁烷络合物 试剂5-Methyl-5-propargyloxycarbonyl-1,3-dioxane-2-one 螺二醇 螺[环丙烷-1,7'-[2,3]二氧杂双环[2.2.1]庚烷] 螺[3,6-二氧杂双环[3.1.0]己烷-2,4'-咪唑烷] 薰衣草恶烷 苯乙醛 1,3-丙烷二基缩醛 脱水莫诺苷元 硫脲与2,4,8,10-四氧杂螺[5.5]十一烷-3,9-丙二胺和缩水甘油丁醚的反应产物 硝溴生 盐酸大观霉素 盐酸1,4-二恶烷 甲基 2,3-脱水-beta-D-呋喃核糖苷 甘油缩甲醛 溴化[5-(羟甲基)-2-苯基-1,3-二噁烷-5-基]-N,N,N-三甲基甲铵 溴[4-(1,3-二恶烷-2-基)苯基]镁 溴[3-(1,3-二恶烷-2-基)苯基]镁 溴[2-(1,3-二恶烷-2-基)苯基]镁 溴-1,4-二氧六环复合物 氯甲基聚苯乙烯 敌噁磷 戊氧氯醛 对二恶烷-2,6-二甲醇 奇烯醇霉素 大观霉素 埃玛菌素 吡啶,2-(1,3-二噁烷-2-基)- 反式-5-溴-4-苯基-[1,3]二恶烷 反式-2,5-双-(羟甲基)-1,4-二恶烷 双(4-乙基亚苯基)山梨醇 六氢[1,4]二恶英并[2,3-b]-1,4-二恶英 六氢-2,4,4,7-四甲基-4H-1,3-苯并二氧杂环己 全氟(2-氧代-3,6-二甲基-1,4-二恶烷) 亚苄基-2,2-双(氧基甲基)丙酸 二苯并[b,e][1,4]二噁英,4a,5a,9a,10a-四氢-,溴化氯化(1:2:6) 二苯并[b,e][1,4]二噁英,4a,5a,9a,10a-四氢-,溴化氯化(1:2:5) 二聚丁醇醛 二甲基二恶烷 二甲基2,4:3,5-二-O-亚甲基-D-葡萄糖二酸 二甲基2,4,8,10-四氧杂螺[5.5]十一烷-3,9-二羧酸酯 二甲基-1,4-二恶烷 二甘醇酐 二环[3.1.0]己烷-3-酮,4-亚甲基-1-(1-甲基乙基)-,肟 二氯硼烷二氧六环 二氧六环-d8 二氢壮观霉素 二恶烷 二噁烷甘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