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4-[1H-pyrrol-2-yl(pyrrol-2-ylidene)methyl]phenyl]pyridine | 1263262-57-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4-[1H-pyrrol-2-yl(pyrrol-2-ylidene)methyl]phenyl]pyridine
英文别名
——
4-[4-[1H-pyrrol-2-yl(pyrrol-2-ylidene)methyl]phenyl]pyridine化学式
CAS
1263262-57-2
化学式
C20H15N3
mdl
——
分子量
297.359
InChiKey
VRQOCQQOFQKYJE-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3
  • 重原子数:
    23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41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2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Dipyrrin based silver [2 + 2] metallamacrocycles
    摘要:
    本研究以银盐 AgX(X = BF4-、PF6-、SbF6-、TfO-)与吡啶基、对苯基吡啶基和对苯基咪唑基附二吡喃(dpm)衍生物的组合为基础,报道了一系列 [2 + 2] 金属环的合成和特性。在这些衍生物中,银离子通过氮原子与 dpm 分子的两个吡咯基团之一以及属于外围配位基团的一个 N 原子线性配位。环状配合物在固态中的组织取决于阴离子 X- 的性质以及与作为供体的吡咯烷 NH 基团形成的氢键模式。此外,在某些情况下,结晶相中连续的大环配合物之间会出现 d10-d10 亲精相互作用。通过 1H- 和 13C-NMR 光谱法研究了所获得的一些复合物的稳健性,发现了环状物种在溶液中的结构完整性。对基于咪唑附加 dpm 的环状实体进行的 DOSY NMR 研究进一步证明,溶液中的复合物确实是 [2 + 2] 金属环。
    DOI:
    10.1039/c0dt00907e
  • 作为产物:
    描述:
    4-[4-[bis(1H-pyrrol-2-yl)methyl]phenyl]pyridine2,3-二氯-5,6-二氰基-1,4-苯醌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以64%的产率得到4-[4-[1H-pyrrol-2-yl(pyrrol-2-ylidene)methyl]phenyl]pyridine
    参考文献:
    名称:
    Dipyrrin based silver [2 + 2] metallamacrocycles
    摘要:
    本研究以银盐 AgX(X = BF4-、PF6-、SbF6-、TfO-)与吡啶基、对苯基吡啶基和对苯基咪唑基附二吡喃(dpm)衍生物的组合为基础,报道了一系列 [2 + 2] 金属环的合成和特性。在这些衍生物中,银离子通过氮原子与 dpm 分子的两个吡咯基团之一以及属于外围配位基团的一个 N 原子线性配位。环状配合物在固态中的组织取决于阴离子 X- 的性质以及与作为供体的吡咯烷 NH 基团形成的氢键模式。此外,在某些情况下,结晶相中连续的大环配合物之间会出现 d10-d10 亲精相互作用。通过 1H- 和 13C-NMR 光谱法研究了所获得的一些复合物的稳健性,发现了环状物种在溶液中的结构完整性。对基于咪唑附加 dpm 的环状实体进行的 DOSY NMR 研究进一步证明,溶液中的复合物确实是 [2 + 2] 金属环。
    DOI:
    10.1039/c0dt00907e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Ni(ii) dipyrrin complexes bearing peripheral pyridyl or imidazolyl groups self-assemble into 2- and 3-D coordination polymers
    作者:Antoine Béziau、Stéphane A. Baudron、Guillaume Rogez、Mir Wais Hosseini
    DOI:10.1039/c3ce40762d
    日期:——
    While the numerous reported Ni(II) dipyrrin complexes are discrete species, derivatives bearing peripheral pyridyl or imidazolyl groups self-assemble into coordination networks. As reported with Cd(II) salts, reaction of the dipyrrin ligand functionalized with a 4-pyridyl moiety with Ni(OAc)2 affords a 2D coordination polymer in which the Ni(II) cation, in an octahedral environment, is bound to two
    尽管大量报道的Ni(II)二吡啶复合物是不连续的物种,但带有外围吡啶基或咪唑基的衍生物会自组装成配位网络。如关于Cd(II)盐的报道,用4-吡啶基部分官能化的二吡啶配体与Ni(OAc)2的反应提供了二维配位聚合物,其中Ni(II)阳离子在八面体环境中结合到两个顺式中的dipyrinarinato螯合物和两个吡啶基安排,属于相邻的建筑物。在晶体中,这些层是同手性的,具有连续的ΔΛΔΛ堆叠。有趣的是,与带有外围苯基-4-吡啶基单元的衍生物的类似反应形成相似的2D结构,但由于存在苯基间隔基而扩大了。在这种情况下,也观察到了同手性片的形成,但是在晶体中只有单一的对映体。此外,尽管获得了带有附加有苯基-3-吡啶基的新型二吡啶配体的扭曲的2D配位聚合物,但形成了3D配位聚合物并带有带有咪唑基部分的稍微更柔韧的衍生物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