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S,3S,6S,7R,10R,E)-10-((tert-butyldimethylsilyl)oxy)-2-((E)-1-iodoprop-1-en-2-yl)-7-((2-methoxyethoxy)methoxy)-3,7-dimethyl-12-oxooxacyclododec-4-en-6-yl acetate | 1580004-74-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S,3S,6S,7R,10R,E)-10-((tert-butyldimethylsilyl)oxy)-2-((E)-1-iodoprop-1-en-2-yl)-7-((2-methoxyethoxy)methoxy)-3,7-dimethyl-12-oxooxacyclododec-4-en-6-yl acetate
英文别名
——
(2S,3S,6S,7R,10R,E)-10-((tert-butyldimethylsilyl)oxy)-2-((E)-1-iodoprop-1-en-2-yl)-7-((2-methoxyethoxy)methoxy)-3,7-dimethyl-12-oxooxacyclododec-4-en-6-yl acetate化学式
CAS
1580004-74-5
化学式
C28H49IO8Si
mdl
——
分子量
668.682
InChiKey
PEVNQIJGZJRDLP-JXKBNNTP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6.33
  • 重原子数:
    38.0
  • 可旋转键数:
    10.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9
  • 拓扑面积:
    89.52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8.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Pladienolide B 及其 7-差向异构体的合成以及对烯丙基乙酸酯作用的洞察
    摘要:
    非对映异构大环内酯 41 和 48 在 C-7 处是差向异构的,它们都是通过基于我们先前开发的通往 pladienolide B 的大环内酯核心的路线的合成制备的。这两种化合物都包含大环内酯核心的所有功能以及在侧链。构建用于大环内酯化的 seco 酸的关键步骤是 Horner-Wadsworth-Emmons (HWE) 反应以产生无环烯酮 17。 HWE 反应所需的酮膦酸酯最初是从 (R)-(-)-芳樟醇中获得的。衍生的大环内酯经历了烯酮功能的还原以产生 7-表醇 20,并且其在 Mitsunobu 或经典酰化条件下的乙酰化作用产生烯丙基乙酸酯 40。这是一种罕见的情况,其中发生 Mitsunobu 反应并保留配置。包含所有功能的完整侧链通过 Stille 交叉偶联反应连接,形成 7-epi-pladienolide B (42)。为了获得 pladienolide B (1),在螯合控制条件
    DOI:
    10.1002/ejoc.201301468
  • 作为产物:
    描述:
    (3R,6R,7S,8E,10S,11S,12E)-7-(acetyloxy)-3-{[tert-butyl(dimethyl)silyl]oxy}-11-hydroxy-13-iodo-6-[(2-methoxyethoxy)methoxy]-6,10,12-trimethyltrideca-8,12-dienoic acid4-二甲氨基吡啶2-甲基-6-硝基苯甲酸酐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12.0h, 以46%的产率得到(2S,3S,6S,7R,10R,E)-10-((tert-butyldimethylsilyl)oxy)-2-((E)-1-iodoprop-1-en-2-yl)-7-((2-methoxyethoxy)methoxy)-3,7-dimethyl-12-oxooxacyclododec-4-en-6-yl acetate
    参考文献:
    名称:
    Pladienolide B 及其 7-差向异构体的合成以及对烯丙基乙酸酯作用的洞察
    摘要:
    非对映异构大环内酯 41 和 48 在 C-7 处是差向异构的,它们都是通过基于我们先前开发的通往 pladienolide B 的大环内酯核心的路线的合成制备的。这两种化合物都包含大环内酯核心的所有功能以及在侧链。构建用于大环内酯化的 seco 酸的关键步骤是 Horner-Wadsworth-Emmons (HWE) 反应以产生无环烯酮 17。 HWE 反应所需的酮膦酸酯最初是从 (R)-(-)-芳樟醇中获得的。衍生的大环内酯经历了烯酮功能的还原以产生 7-表醇 20,并且其在 Mitsunobu 或经典酰化条件下的乙酰化作用产生烯丙基乙酸酯 40。这是一种罕见的情况,其中发生 Mitsunobu 反应并保留配置。包含所有功能的完整侧链通过 Stille 交叉偶联反应连接,形成 7-epi-pladienolide B (42)。为了获得 pladienolide B (1),在螯合控制条件
    DOI:
    10.1002/ejoc.20130146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