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Co2(para-anisyldithiolene)4] | 943820-20-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Co2(para-anisyldithiolene)4]
英文别名
[Co2(adt)4];[Co(S2C2(p-anisyl)2)2]2
[Co<sub>2</sub>(para-anisyldithiolene)<sub>4</sub>]化学式
CAS
943820-20-0;15040-15-0
化学式
C64H56Co2O8S8
mdl
——
分子量
1327.66
InChiKey
GECCAOOTYLAGRI-RJCQDVSRSA-F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4.49
  • 重原子数:
    82.0
  • 可旋转键数:
    16.0
  • 环数:
    1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2
  • 拓扑面积:
    73.84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16.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3-双(2,4,6-三甲基苯基)氯化咪唑[Co2(para-anisyldithiolene)4]sodium hexamethyldisilazan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以31 %的产率得到(1,3-bis(2,4,6-trimethylphenyl)imidazol-2-ylidene)Co(S2C2(C6H4-p-OCH3)2)2
    参考文献:
    名称:
    五配位钴双(二硫醇烯)N-杂环卡宾配合物的结构和电化学见解
    摘要:
    分离出两种新的钴-双(二硫烯)-IMes(IMes = 1,3-双(2,4,6-三甲基苯基)咪唑-2-亚基)配合物,并使用单晶 X 进行系统的固态结构表征进行γ射线衍射研究以确认复合物的身份。 (IMes)Co(S2C2Ph2)2 (1) 在单斜晶系空间群 I2/a 中结晶,而 (IMes)Co(S2C2(C6H4-p-OCH3)2)2 (2) 在三斜晶系空间群 P1 中结晶。 1 和 2 的详细固态结构分析表明,延伸结构通过一系列 CH…S 相互作用而稳定。正如电化学研究所验证的,IMes 与钴原子的结合可以通过施加合适的氧化还原电位来进行电化学控制。这些研究表明,化合物 1 和 2 有望作为有效的电化学主体,使其能够用作在环境友好条件下释放 IMes 的前体。
    DOI:
    10.1016/j.ica.2024.122252
  • 作为产物:
    描述:
    tetraphosphorus decasulfide 、 cobalt(II) chloride hexahydrate 、 茴香偶姻1,4-二氧六环 为溶剂, 反应 8.0h, 以52%的产率得到[Co2(para-anisyldithiolene)4]
    参考文献:
    名称:
    五配位铁钴双(二硫烯)-三甲基膦配合物的结构和光谱表征
    摘要:
    摘要 杂配的双(二硫烯)-膦铁和钴配合物 [Fe(adt)2(PMe3)] (1) 和 [Co(adt)2(PMe3)] (2)(adt = 对苯甲基二硫烯)由通过在二氯甲烷中与过量的 PMe3 反应生成相应的双(二硫烯)二聚体 [M2(adt)4]2 (M = Fe, Co)。1 和 2 的固态结构已通过单晶 X 射线晶体学确定,并且二硫烯配体 CS (≈1.72 A) 和 CC (≈1.37 A) 键距揭示了 π-自由基单阴离子二硫烯 (adt• 1-) 金属中心的配体。UV-vis 光谱和特征 ν(CS•) 中的强低能配体-配体电荷转移 (LLCT) 吸收带(1 743 nm;2 905 nm)(1168 cm-1;1170 cm-) 1 for 2) 在 IR 光谱中证实了 π-自由基单阴离子二硫烯与二价金属离子的配位。1 和 2 的循环伏安图显示可逆氧化和还原波归因于 MII →
    DOI:
    10.1016/j.molstruc.2017.03.11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Reversible, Electrochemically Controlled Binding of Phosphine to Iron and Cobalt Bis(dithiolene) Complexes
    作者:Rongmin Yu、Kuppuswamy Arumugam、Ashok Manepalli、Yvon Tran、Russell Schmehl、Heiko Jacobsen、James P. Donahue
    DOI:10.1021/ic0624569
    日期:2007.6.25
    collective observations form the basis for a cycle of reversible, electrochemically controlled binding of Ph(3)P to [M(S(2)C(2)R(2))(2)](2) (M = Fe, Co; R = p-anisyl). All members of the cycle ([M(S(2)C(2)R(2))(2)](2)(0), [M(S(2)C(2)R(2))(2)](2)(1-), [MM(S(2)C(2)R(2))(2)](2)(2-), [M(S(2)C(2)R(2))(2)](1-), [M(Ph(3)P)(S(2)C(2)R(2))(2)]) for M = Fe, Co have been characterized by crystallography. Square planar
    均质双(二代二烯)配合物[M(S(2)C(2)R(2))(2)](2)(M = Fe,Co; R =对茴香基)经历两次连续还原以形成阴离子显示[M(S(2)C(2)R(2))(2)](2)(2-)<-> 2 [M(S(2)C(2)R(2)) (2)](1-)溶液平衡。中性二聚体与Ph3P反应形成方形锥体[M(Ph(3)P)(S(2)C(2)R(2))(2)](0)。在CH(2)Cl(2)中对[M(Ph(3)P)(S(2)C(2)R(2))(2)](0)进行伏安测量仅显示出不可逆的特征,与还原时的Ph(3)P解离相符。Ph(3)P从和到[Fe(Ph(3)P)(S(2)C(2)R(2))(2)](0)的解离和重新缔合通过光谱电化学测量证明。这些集体观察形成了Ph(3)P与[M(S(2)C(2)R(2)R(2))(2)](2)(M = Fe, Co; R =对-茴香基)。循环的所有成员([M(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R)-3-(叔丁基)-4-(2,6-二异丙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2S,3R)-3-(叔丁基)-2-(二叔丁基膦基)-4-甲氧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二甲氧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R,2''R,3R,3''R)-3,3''-二叔丁基-4,4''-二甲氧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氟-3-异丙氧基苯基)三氟硼酸钾 (+)-6,6'-{[(1R,3R)-1,3-二甲基-1,3基]双(氧)}双[4,8-双(叔丁基)-2,10-二甲氧基-丙二醇 麦角甾烷-6-酮,2,3,22,23-四羟基-,(2a,3a,5a,22S,23S)- 鲁前列醇 顺式6-(对甲氧基苯基)-5-己烯酸 顺式-铂戊脒碘化物 顺式-四氢-2-苯氧基-N,N,N-三甲基-2H-吡喃-3-铵碘化物 顺式-4-甲氧基苯基1-丙烯基醚 顺式-2,4,5-三甲氧基-1-丙烯基苯 顺式-1,3-二甲基-4-苯基-2-氮杂环丁酮 非那西丁杂质7 非那西丁杂质3 非那西丁杂质22 非那西丁杂质18 非那卡因 非布司他杂质37 非布司他杂质30 非布丙醇 雷诺嗪 阿达洛尔 阿达洛尔 阿莫噁酮 阿莫兰特 阿维西利 阿索卡诺 阿米维林 阿立酮 阿曲汀中间体3 阿普洛尔 阿普斯特杂质67 阿普斯特中间体 阿普斯特中间体 阿托西汀EP杂质A 阿托莫西汀杂质24 阿托莫西汀杂质10 阿托莫西汀EP杂质C 阿尼扎芬 阿利克仑中间体3 间苯胺氢氟乙酰氯 间苯二酚二缩水甘油醚 间苯二酚二异丙醇醚 间苯二酚二(2-羟乙基)醚 间苄氧基苯乙醇 间甲苯氧基乙酸肼 间甲苯氧基乙腈 间甲苯异氰酸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