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Difluoro-iodo-acetyl chloride | 324015-87-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Difluoro-iodo-acetyl chloride
英文别名
2,2-Difluoro-2-iodoacetyl chloride
Difluoro-iodo-acetyl chloride化学式
CAS
324015-87-4
化学式
C2ClF2IO
mdl
——
分子量
240.376
InChiKey
YTEXUDUFEIIBCF-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91.0±35.0 °C(Predicted)
  • 密度:
    2.408±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2
  • 重原子数:
    7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
  • 拓扑面积:
    17.1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N-烯丙基对甲苯磺酰胺Difluoro-iodo-acetyl chloride正丁基锂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0.67h, 以62%的产率得到N-allyl-N-tosyldifluoroiodoacet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Copper-Catalyzed Cyclization of N-Allylhalodifluoroacetamides:  An Efficient Synthesis of α,α-Difluorinated γ-Lactams
    摘要:
    DOI:
    10.1021/jo001187f
  • 作为产物:
    描述:
    iododifluoroacetic acid 在 草酰氯N,N-二甲基甲酰胺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生成 Difluoro-iodo-acetyl chloride
    参考文献:
    名称:
    铜催化的烯丙基溴二氟乙酸酯的脱羧三氟甲基化
    摘要:
    新合成氟化反应的发展对医药、农业和材料化学具有重要意义。鉴于醇的普遍性和可及性,将醇转化为三氟甲烷的方法是可取的。然而,这种转变通常需要四步过程、特殊化学品和/或化学计量金属才能获得含三氟甲基的产品。报道了用于将烯丙醇转化为三氟甲烷的两步铜催化脱羧方案。初步的机理研究将这种反应与先前报道的铜介导的反应区分开来。
    DOI:
    10.1021/ol402780k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Halogen bonding-driven formation of supramolecular macrocycles and double helix
    作者:Chuan-Zhi Liu、Satish Koppireddi、Hui Wang、Dan-Wei Zhang、Zhan-Ting Li
    DOI:10.1016/j.cclet.2019.02.010
    日期:2019.5
    Abstract The crystal structures of three intramolecularly hydrogen bonded rigid aromatic amide derivatives, which all bear one iodine atom at one end as the donor and one pyridine unit at the other end as the acceptor, have been described to reveal the utility of halogen bonding in inducing the formation of supramolecular macrocycles. All the three compounds formed intermolecular I⋯N halogen bonding. For short
    摘要描述了三种分子内氢键键合的刚性芳族酰胺衍生物的晶体结构,它们在一个末端均带有一个碘原子作为供体,在另一个末端均带有一个吡啶单元作为受体,揭示了卤素键在诱导中的效用。超分子大环的形成。这三种化合物都形成了分子间的I⋯N卤素键。对于短化合物1,卤素键诱导形成扩展的超分子阵列。对于较长折叠的化合物2和3,即使采用高度扭曲,能量上较不利的构象(对于3),卤素键也可以保持两个分子形成超分子大环。取决于用于晶体生长的溶剂,化合物3还可产生卤素键合的超分子双螺旋。
  • Radical cyclizatations of α-fluoro-α-iodo and α-iodo esters and amides.
    作者:Francis Barth、Counde O-Yang
    DOI:10.1016/s0040-4039(00)88741-9
    日期:1990.1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