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R)-ethyl 3-(2,2-dimethyl-1,3-dioxolan-4-yl)-2-oxopropanoate | 1427006-76-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R)-ethyl 3-(2,2-dimethyl-1,3-dioxolan-4-yl)-2-oxopropanoate
英文别名
ethyl 3-[(4R)-2,2-dimethyl-1,3-dioxolan-4-yl]-2-oxopropanoate
(R)-ethyl 3-(2,2-dimethyl-1,3-dioxolan-4-yl)-2-oxopropanoate化学式
CAS
1427006-76-5
化学式
C10H16O5
mdl
——
分子量
216.234
InChiKey
QOEBQPHGJGOOLE-SSDOTTSW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6
  • 重原子数:
    15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8
  • 拓扑面积:
    61.8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5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R)-ethyl 3-(2,2-dimethyl-1,3-dioxolan-4-yl)-2-oxopropanoate盐酸 作用下, 以 甲苯 为溶剂, 反应 24.0h, 生成 (R)-4,5-dihydroxy-2-oxopentanoic acid
    参考文献:
    名称:
    合成 2-Keto-3-deoxy-D-xylonate 和 2-Keto-3-deoxy-L-arabinonate 作为立体化学探针,用于证明硫化叶菌对 D-木糖和 L-阿拉伯糖的代谢混杂
    摘要:
    2-酮基-3-脱氧的实用合成d -xylonate(d -KDX)和2-酮基-3-脱氧大号-arabinonate(大号-KDA)依赖于2-的阴离子的反应- [(叔已开发出-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氧基]-2-(二甲氧基磷酰基)乙酸酯与对映纯甘油醛丙酮化物,然后对所得O-甲硅烷基-烯醇酯进行全局脱保护。这使我们能够确认来自古生菌Sulfolobus solfataricus的 2-酮-3-脱氧-D-葡萄糖酸醛缩酶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可以催化这两种对映异构体的逆羟醛裂解得到丙酮酸和乙醇醛。这种醛缩酶对这些对映异构醛醇底物的立体化学混杂性证实了该生物体采用代谢混杂的途径来分解代谢 C5-糖D-木糖和L-阿拉伯糖。
    DOI:
    10.1002/chem.201203489
  • 作为产物:
    描述:
    (R)-ethyl 2-[(tert-butyldimethylsilyl)oxy]-3-(2,2-dimethyl-1,3-dio-xolan-4-yl)acrylate 在 溶剂黄146 、 cesium fluoride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反应 18.5h, 以86%的产率得到(R)-ethyl 3-(2,2-dimethyl-1,3-dioxolan-4-yl)-2-oxopropanoate
    参考文献:
    名称:
    合成 2-Keto-3-deoxy-D-xylonate 和 2-Keto-3-deoxy-L-arabinonate 作为立体化学探针,用于证明硫化叶菌对 D-木糖和 L-阿拉伯糖的代谢混杂
    摘要:
    2-酮基-3-脱氧的实用合成d -xylonate(d -KDX)和2-酮基-3-脱氧大号-arabinonate(大号-KDA)依赖于2-的阴离子的反应- [(叔已开发出-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氧基]-2-(二甲氧基磷酰基)乙酸酯与对映纯甘油醛丙酮化物,然后对所得O-甲硅烷基-烯醇酯进行全局脱保护。这使我们能够确认来自古生菌Sulfolobus solfataricus的 2-酮-3-脱氧-D-葡萄糖酸醛缩酶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可以催化这两种对映异构体的逆羟醛裂解得到丙酮酸和乙醇醛。这种醛缩酶对这些对映异构醛醇底物的立体化学混杂性证实了该生物体采用代谢混杂的途径来分解代谢 C5-糖D-木糖和L-阿拉伯糖。
    DOI:
    10.1002/chem.20120348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