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5,6-dihydro-4-benzoquinazolinyl)glycine | 96838-04-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5,6-dihydro-4-benzoquinazolinyl)glycine
英文别名
2-(5,6-Dihydrobenzo[h]quinazolin-4-ylamino)acetic acid
N-(5,6-dihydro-4-benzo<h>quinazolinyl)glycine化学式
CAS
96838-04-9
化学式
C14H13N3O2
mdl
——
分子量
255.276
InChiKey
AHOXQMMBVBPHCQ-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1
  • 重原子数:
    19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1
  • 拓扑面积:
    75.1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5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N-(5,6-dihydro-4-benzoquinazolinyl)glycine三氯氧磷 作用下, 反应 3.0h, 以8%的产率得到1-oxo-1,2,4,5-tetrahydrobenzimidazo<1,2-c>quinazoline
    参考文献:
    名称:
    Polycyclic N-hetero compounds. XVIII. Synthesis of the 11,13,15-triazasteroidal skeleton with an oxygen function at C-17.
    摘要:
    N-(5, 6-二氢-4-苯并[h]喹唑啉基)氨基酸(III和VII)通过将4-氯-5, 6-二氢苯并[h]喹唑啉(II)与几种氨基酸缩合合成,并使用磷酸氯化物或醋酸酐环化成4, 5-二氢苯[h]咪唑[1, 2-c]喹唑啉衍生物,即11, 13, 15-三氮类类固醇化合物(IV, V, VI, VIII和IX)。可以在4, 5-二氢苯[h]咪唑[1, 2-c]喹唑啉的C-1位置引入氧功能,即在11, 13, 15-三氮类类固醇化合物的C-17位置引入。
    DOI:
    10.1248/cpb.33.30
  • 作为产物:
    描述:
    聚甘氨酸4-chloro-5,6-dihydrobenzoquinazolinepotas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乙二醇二甲醚 为溶剂, 反应 9.0h, 以95%的产率得到N-(5,6-dihydro-4-benzoquinazolinyl)glycine
    参考文献:
    名称:
    Polycyclic N-hetero compounds. XVIII. Synthesis of the 11,13,15-triazasteroidal skeleton with an oxygen function at C-17.
    摘要:
    N-(5, 6-二氢-4-苯并[h]喹唑啉基)氨基酸(III和VII)通过将4-氯-5, 6-二氢苯并[h]喹唑啉(II)与几种氨基酸缩合合成,并使用磷酸氯化物或醋酸酐环化成4, 5-二氢苯[h]咪唑[1, 2-c]喹唑啉衍生物,即11, 13, 15-三氮类类固醇化合物(IV, V, VI, VIII和IX)。可以在4, 5-二氢苯[h]咪唑[1, 2-c]喹唑啉的C-1位置引入氧功能,即在11, 13, 15-三氮类类固醇化合物的C-17位置引入。
    DOI:
    10.1248/cpb.33.3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olycyclic N-hetero compounds. XVIII. Synthesis of the 11,13,15-triazasteroidal skeleton with an oxygen function at C-17.
    作者:TAKASHI HIROTA、KIMIKO KATSUTA、KEIKO KAWANISHI、TETSUTO NAMBA、KENJI SASAKI、SHOHEI HAYAKAWA
    DOI:10.1248/cpb.33.30
    日期:——
    N-(5, 6-Dihydro-4-benzo [h] quinazolinyl) amino acids (III and VII) were synthesized by condensation of 4-chloro-5, 6-dihydrobenzo [h] quinazoline (II) with several amino acids and were cyclized to 4, 5-dihydrobenz [h] imidazo [1, 2-c] quinazoline derivatives, i.e., 11, 13, 15-triazasteroidal compounds (IV, V, VI, VIII, and IX) using phosphoryl chloride or acetic anhydride. An oxygen function could be introduced at C-1 of 4, 5-dihydrobenz [h] imidazo [1, 2-c] quinazoline, i.e., C-17 of the 11, 13, 15-triazasteroidal compounds.
    N-(5, 6-二氢-4-苯并[h]喹唑啉基)氨基酸(III和VII)通过将4-氯-5, 6-二氢苯并[h]喹唑啉(II)与几种氨基酸缩合合成,并使用磷酸氯化物或醋酸酐环化成4, 5-二氢苯[h]咪唑[1, 2-c]喹唑啉衍生物,即11, 13, 15-三氮类类固醇化合物(IV, V, VI, VIII和IX)。可以在4, 5-二氢苯[h]咪唑[1, 2-c]喹唑啉的C-1位置引入氧功能,即在11, 13, 15-三氮类类固醇化合物的C-17位置引入。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