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 37222-66-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
英文别名
——
化学式
CAS
37222-66-5
化学式
H2KO13S3-4
mdl
——
分子量
345.3
InChiKey
QNGMGUKVALHVLE-UHFFFAOYSA-J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70°C (dec.)
  • 密度:
    1.12-1.20
  • 溶解度:
    可微溶于水

安全信息

  • 危险等级:
    5.1
  • 危险品标志:
    O,C
  • 安全说明:
    S22,S26,S36/37/39,S45
  • 危险类别码:
    R8,R34,R37
  • WGK Germany:
    1
  • 海关编码:
    28334000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3260 8/PG 2
  • 危险类别:
    5.1
  • 包装等级:
    III

SDS

SDS:3ae8724f497ba7f011a54cbd96e23371
查看

制备方法与用途

硫酸氢钾复盐(oxone)是指化学式为K2SO4•KHSO4•2KHSO5的复合物。与过氧化钙,过碳酸钠等呈碱性的无机过氧化物相比较,过硫酸氢钾复盐10%浓度的水溶液呈酸性,pH值约为2.3。在常温下不吸湿,较稳定,长期放置有效氧损失甚少,使用时活性氧释放缓慢均匀。过硫酸氢钾复盐可作为漂白剂,羊毛织物的防缩剂,NOx、SO2等废气脱除剂,聚合反应的引发剂,养殖业中的供氧剂,有机物如烯烃、α、β—不饱和酸的氧化剂。

过硫酸氢钾复盐(oxone)的制备方法:

(1)制作载药丸芯1:将一号增塑剂和羧甲基纤维素钠溶于水中,获得混合液A,将过硫酸氢钾和填充剂混合后,与混合液A充分糅合后进行干燥处理,获得载药丸芯1;

(2)合成内层膜衣溶液:将乙基纤维素加入有机溶剂中,进行水浴加热,搅拌,加入二号增塑剂和致孔剂,搅拌至乙基纤维素溶解,获得内层膜衣溶液;

(3)合成外层膜衣溶液:将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过硫酸氢钾加入水中,进行水浴加热,再加入三号增塑剂,搅拌至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溶解,获得外层膜衣溶液;

(4)包膜:把载药丸芯1反复浸泡至内层膜衣溶液中,取出,再反复浸泡至外层膜衣溶液中,取出后震荡、过滤,进行真空干燥处理至恒重,获得缓释型过硫酸氢钾制剂。

用途 

过硫酸氢钾复盐(oxone)是一种稳定、方便、具有广泛用途的优良的酸性氧化剂,可用于引入羟基,其应用领域涉及到口腔清洁、泳池及温泉水体消毒、线路板蚀刻剂、纸浆漂白、羊毛织物防缩处理、贵重金属提炼等。

用途 

过硫酸氢钾复盐(oxone)可作为漂白剂,羊毛织物的防缩剂,NOx、SO2等废气脱除剂,聚合反应的引发剂,养殖业中的供氧剂,有机物如烯烃、α、β—不饱和酸的氧化剂。国外关于过硫酸氢钾复盐的合成方法的研究开展得比较早。过硫酸氢钾由于具有超强氧化性以及其氧化产物无毒性,常作为消毒剂、净水剂和漂白剂等制剂,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

同类化合物

()-2-(5-甲基-2-氧代苯并呋喃-3(2)-亚乙基)乙酸乙酯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反式)-4-壬烯醛 (双(2,2,2-三氯乙基)) (乙腈)二氯镍(II) (乙基N-(1H-吲唑-3-基羰基)ethanehydrazonoate)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17,18-二HETE (±)-辛酰肉碱氯化物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s)-2,3-二羟基丙酸甲酯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2-(萘-2-基)-4-氧代-4H-色烯-8-基]乙酸) ([1-(甲氧基甲基)-1H-1,2,4-三唑-5-基](苯基)甲酮) (Z)-5-辛烯甲酯 (Z)-4-辛烯醛 (Z)-4-辛烯酸 (Z)-3-[[[2,4-二甲基-3-(乙氧羰基)吡咯-5-基]亚甲基]吲哚-2--2-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5'-苄氧基苯基卡维地洛 (S)-(-)-2-(α-(叔丁基)甲胺)-1H-苯并咪唑 (S)-(-)-2-(α-甲基甲胺)-1H-苯并咪唑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5,5'',6,6'',7,7'',8,8''-八氢-3,3''-二叔丁基-1,1''-二-2-萘酚,双钾盐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盐酸沙丁胺醇 (S)-溴烯醇内酯 (S)-氨氯地平-d4 (S)-氨基甲酸酯β-D-O-葡糖醛酸 (S)-8-氟苯并二氢吡喃-4-胺 (S)-7,7-双[(4S)-(苯基)恶唑-2-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S)-4-(叔丁基)-2-(喹啉-2-基)-4,5-二氢噁唑 (S)-4-氯-1,2-环氧丁烷 (S)-3-(((2,2-二氟-1-羟基-7-(甲基磺酰基)-2,3-二氢-1H-茚满-4-基)氧基)-5-氟苄腈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3-(2-(二氟甲基)吡啶-4-基)-7-氟-3-(3-(嘧啶-5-基)苯基)-3H-异吲哚-1-胺 (S)-2-(环丁基氨基)-N-(3-(3,4-二氢异喹啉-2(1H)-基)-2-羟丙基)异烟酰胺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1R,2R)-2-[[[3,5-双(叔丁基)-2-羟基苯基]亚甲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苄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2-N-Fmoc-氨基甲基吡咯烷盐酸盐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SP-4-1)-二氯双(喹啉)-钯 (SP-4-1)-二氯双(1-苯基-1H-咪唑-κN3)-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