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新型配合物[1,9-双(2-吡啶基)-2,5,8-三氮杂壬烷]-(原卟啉)铁(III) 4、-(间卟啉)铁(III) 5 和-(氘代卟啉)铁(III) 6 是由母体化合物氯-(卟啉)铁(III) 1 合成的、-和-(氘代卟啉)铁(III)3 以及 1,9-双(2-吡啶基)-2,5,8-三氮杂壬烷(皮二烯)合成的。通过紫外/可见光谱、1H NMR 和 ESR 光谱对复合物 1-6 进行了表征,并测定了它们的催化活性。在复合物 4-6 的存在下,愈创木酚 + H2O2 → 氧化愈创木酚产物(愈创木酚 = 2-甲氧基苯酚)的理论最大速率常数(kcat)分别为 7.6 × 106、4.4 × 105 和 9.0 × 104 mol-1 s-1。据我们所知,这些过氧化物酶活性是所报道的模型复合物中最大的。所有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光谱都显示出索雷特带和 Q 带,其能量为对称性为 D4h 或更低的轴向配位复合物的典型能量。电荷转移跃迁的强度表明,吡啶二烯配体的存在减小了母体化合物的畸变。复合物 4-6 的 1H NMR 光谱表明,六配位复合物具有不同程度的量子混合自旋(qms)态 S = into S =。 ESR 光谱特征是每个化合物的 qms 物种 A 和 B 的特征。Maltempo 的 qms 态理论给出了每种化合物中 A 种(53-64%)和 B 种(<8%)的混合比例。ESR B∶A 信号的面积比与这些复合物显示的过氧化物酶活性的顺序相同。过氧化物酶活性、铁(III)卟啉平面外构型和 qms 状态 S = 和 S = 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