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methyl 2,2-dimethyl-5-phenylpent-4-ynoate | 182809-45-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methyl 2,2-dimethyl-5-phenylpent-4-ynoate
英文别名
——
methyl 2,2-dimethyl-5-phenylpent-4-ynoate化学式
CAS
182809-45-6
化学式
C14H16O2
mdl
——
分子量
216.28
InChiKey
GJHBNNYZBAAVAE-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314.2±25.0 °C(Predicted)
  • 密度:
    1.03±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63
  • 重原子数:
    16.0
  • 可旋转键数:
    2.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6
  • 拓扑面积:
    26.3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2.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methyl 2,2-dimethyl-5-phenylpent-4-ynoate 在 sod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反应 16.0h, 以99%的产率得到2,2-dimethyl-5-phenyl-4-pentynoic acid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阳离子中间体与B(C6F5)3的化学计量和催化C-C和C-H键形成
    摘要:
    这项工作展示了一种新的催化环化反应,该反应使用高度路易斯酸的硼烷并伴有CH或CC键的形成。用B(C 6 F 5)3活化含炔的底物使得能够使用该路易斯酸对羧酸底物进行第一个催化的分子内环化反应。此外,酯的分子内环化使CC键形成为催化性B(C 6 F 5)3。可用于实现从酯官能团到不饱和碳-碳骨架的正式1,5-烷基迁移。该无金属方法用于在相对温和的条件下以极高的收率和极好的原子效率催化形成复杂的二氢吡喃酮和异香豆素。
    DOI:
    10.1002/anie.201704789
  • 作为产物:
    描述:
    methyl 2,2-dimethyl-5-(triisopropylsilyl)pent-4-ynoate 在 bis-triphenylphosphine-palladium(II) chloride 、 copper(l) iodide四丁基氟化铵三乙胺三苯基膦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11.0h, 生成 methyl 2,2-dimethyl-5-phenylpent-4-ynoate
    参考文献:
    名称:
    游离羧酸的直接 β- 和 γ-C(sp3)-H 炔基化。
    摘要:
    在这项研究中,我们报告了一种用于钯催化 C(sp 3 )−H 活化的新型配体的鉴定,该配体能够实现游离羧酸底物的直接炔基化。与以前的合成方法相比,不需要引入/去除外源导向基团。多种酸(包括 α-季铵盐和具有挑战性的 α-非季铵盐)均可用作底物。此外,还报道了远端 γ 位的炔基化。最后,本研究涵盖了标题转换的对映选择性变体的初步发现以及所获得产品的合成应用。
    DOI:
    10.1002/anie.20201078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opper-Catalyzed Alkene Aminoazidation as a Rapid Entry to 1,2-Diamines and Installation of an Azide Reporter onto Azahetereocycles
    作者:Kun Shen、Qiu Wang
    DOI:10.1021/jacs.7b06852
    日期:2017.9.20
    A copper-catalyzed aminoazidation of unactivated alkenes is achieved for the synthesis of versatile unsymmetrical 1,2-diamine derivatives. This transformation offers an effective approach to installing an amide and an azide from two diffenent amino precursors onto both terminal and internal alkenes, with remarkable regio- and stereoselectivity. Mechanistic studies show that this diamination reaction
    催化的未活化烯烃的叠氮反应可用于合成通用的不对称1,2-二胺衍生物。这种转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可将来自两种不同基前体的酰胺和叠氮化物安装在末端和内部烯烃上,具有显着的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机理研究表明,该化反应是通过亲核基环化反应进行的,然后使用亲电子叠氮烷形成分子间的C–N键。该途径不同于先前的叠氮烷引发的烯烃官能化,表明叠氮烷具有新的反应活性。此外,这种叠氮化反应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策略,可将叠氮化物(最有用的化学报告剂之一)引入各种生物活性氮杂杂环化合物中,在生物正交化学生物学研究中提供了新的机会。5-HT的快速合成2C激动剂,(-)-enduridineidine和叠氮胆固醇生物证明了该方法在有机合成,药物化学化学生物学中的广泛应用。
  • Lewis acid-mediated intramolecular addition of silyl enol ethers to internal unactivated alkynes
    作者:Ken-ichiro Imamura、Eiji Yoshikawa、Vladimir Gevorgyan、Tomoko Sudo、Naoki Asao、Yoshinori Yamamoto
    DOI:10.1139/v01-134
    日期:2001.11.1
    The EtAlCl2-mediated intramolecular addition of silyl enol ethers to both terminal and internal unactivated alkynes, bearing alkyl and phenyl susbstituents at the alkyne moiety, gave mono- and bicyclic β,γ-unsaturated ketones in good to excellent yields. On the other hand, the silyloxy-substituted cyclic vinylsilanes were obtained in moderate to high yields when the reactions were catalyzed by B(C6F5)3
    EtAlCl2 介导的将甲硅烷基烯醇醚分子内加成到末端和内部未活化的炔烃上,在炔烃部分带有烷基和苯基取代基,得到单环和双环 β,γ-不饱和酮,收率良好至极好。另一方面,当反应在三乙基硅烷的存在下由 B(C6F5)3 催化时,以中等至高产率获得甲硅烷氧基取代的环状乙烯基硅烷。所有反应都完全通过内方式进行。提出了这些区域特异性路易斯酸辅助碳环化的机理。关键词:路易斯酸,甲硅烷基烯醇醚,碳环化,炔烃
  • Bismuth-Catalyzed Intramolecular Carbo-oxycarbonylation of 3-Alkynyl Esters
    作者:Kimihiro Komeyama、Keita Takahashi、Ken Takaki
    DOI:10.1021/ol8019567
    日期:2008.11.20
    Borderline metal complexes, especially Bi(OTf)3, efficiently catalyze the carbo-oxycarbonylation of alkynyl esters to form multisubstituted lactones in moderate to high yields.
    临界属络合物,尤其是Bi(OTf)3,可有效催化炔基酯的碳氧羰基化,以中等至高收率形成多取代的内酯。
  • Kasatkin, Aleksandr; Yamazaki, Takanori; Sato, Fumie, Angewandte Chemie, 1996, vol. 108, # 17, p. 2091 - 2093
    作者:Kasatkin, Aleksandr、Yamazaki, Takanori、Sato, Fumie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