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Co(3,5-(CF3)2-2,2'-pyridylpyrrolide)2 | 1430676-19-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Co(3,5-(CF3)2-2,2'-pyridylpyrrolide)2
英文别名
Co(3,5-(CF3)2-2,2'-pyridylpyrrolide)2
Co(3,5-(CF3)2-2,2'-pyridylpyrrolide)2化学式
CAS
1430676-19-9
化学式
C22H10CoF12N4
mdl
——
分子量
617.322
InChiKey
TXRBYINRTPNASR-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Co(3,5-(CF3)2-2,2'-pyridylpyrrolide)2 、 potassium hydride 以 氘代苯 为溶剂, 反应 0.5h, 生成 [KCo(3,5-(CF3)2-2,2'-pyridylpyrrolide)3]
    参考文献:
    名称:
    还原后的2,2'-吡啶基吡咯化物配体再分布
    摘要:
    研究了带有两个CF 3取代基(L 2)的2,2'-吡啶基吡咯化物配体的潜在氧化还原活性。描述了d 6和d 7物种M(L 2)2的合成和表征,其中M = Fe和Co(都是非平面的,但不是四面体的),每种的路易斯酸度也是如此。尽管有CV证据表明可能还原形成M(L 2)2 q –其中q = 1和2,但化学还原剂却生成二价金属络合物KM(L 2)3,它们显示出K +的有吸引力的相互作用生成吡咯化物,生成F和晶格化甲苯π云。这些产品上收集到的证据表明,吡啶基吡咯烷是此处的弱场配体,但CO可以迫使Fe(L 2)2(CO)2中的自旋配对。有证据表明,整个还原反应产生了33 mol%的块状金属,这是还原当量的结果,并提出了这种配体重新分布的机理。对于镍和三聚一价铜类似物,也可以看到类似的配体再分布行为。还原Cu(L 2)2仅形成Cu(L 2)2 –。
    DOI:
    10.1021/ic400803e
  • 作为产物:
    描述:
    、 cobalt(II) chloride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24.0h, 以66%的产率得到Co(3,5-(CF3)2-2,2'-pyridylpyrrolide)2
    参考文献:
    名称:
    还原后的2,2'-吡啶基吡咯化物配体再分布
    摘要:
    研究了带有两个CF 3取代基(L 2)的2,2'-吡啶基吡咯化物配体的潜在氧化还原活性。描述了d 6和d 7物种M(L 2)2的合成和表征,其中M = Fe和Co(都是非平面的,但不是四面体的),每种的路易斯酸度也是如此。尽管有CV证据表明可能还原形成M(L 2)2 q –其中q = 1和2,但化学还原剂却生成二价金属络合物KM(L 2)3,它们显示出K +的有吸引力的相互作用生成吡咯化物,生成F和晶格化甲苯π云。这些产品上收集到的证据表明,吡啶基吡咯烷是此处的弱场配体,但CO可以迫使Fe(L 2)2(CO)2中的自旋配对。有证据表明,整个还原反应产生了33 mol%的块状金属,这是还原当量的结果,并提出了这种配体重新分布的机理。对于镍和三聚一价铜类似物,也可以看到类似的配体再分布行为。还原Cu(L 2)2仅形成Cu(L 2)2 –。
    DOI:
    10.1021/ic400803e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