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3-dimethyl-4,5,6,7-tetrachlorobenzimidazolium iodide | 1375270-20-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3-dimethyl-4,5,6,7-tetrachlorobenzimidazolium iodide
英文别名
——
1,3-dimethyl-4,5,6,7-tetrachlorobenzimidazolium iodide化学式
CAS
1375270-20-4
化学式
C9H7Cl4N2*I
mdl
——
分子量
411.884
InChiKey
BJPLCKMVLDRREP-UHFFFAOYSA-M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62
  • 重原子数:
    16.0
  • 可旋转键数:
    0.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2
  • 拓扑面积:
    8.81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1.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3-dimethyl-4,5,6,7-tetrachlorobenzimidazolium iodidesilver(I) acetate二氯甲烷 为溶剂, 以76%的产率得到(1,3-dimethyl-4,5,6,7-tetrachlorobenzimidazole-2-ylidene)silver(I) acetate
    参考文献:
    名称: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antimicrobial activity of silver carbene complexes derived from 4,5,6,7-tetrachlorobenzimidazole against antibiotic resistant bacteria
    摘要:
    银N-杂环卡宾络合物已被证明具有作为抗菌剂的巨大潜力,能够影响广泛的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细菌。基于4,5,6,7-四氯苯并咪唑,合成、表征并测试了一系列三种银卡宾络合物(SCCs)对一组临床细菌菌株的活性。咪唑盐及其前体通过元素分析、质谱、1H和13C核磁共振波谱以及单晶X射线衍射进行了表征。银卡宾络合物SCC32、SCC33和SCC34通过元素分析、1H和13C核磁共振波谱以及单晶X射线衍射进行了表征。这些络合物表现出高度功效,最低抑制浓度(MICs)范围从0.25到6 μg mL^-1。总的来说,这些络合物对高度耐药的细菌菌株有效,例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可武器化的细菌如鼠疫耶尔森菌,以及在囊性纤维化患者肺部发现的病原体,如铜绿假单胞菌、木糖氧化产碱杆菌和格拉迪欧拉伯克霍尔德菌。SCC33和SCC34还基于MIC测试对一种耐银的大肠杆菌表现出临床相关的活性。
    DOI:
    10.1039/c2dt00055e
  • 作为产物:
    描述:
    4,5,6,7-Tetrachlorbenzimidazol碘甲烷potas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24.5h, 以41%的产率得到1,3-dimethyl-4,5,6,7-tetrachlorobenzimidazolium iodide
    参考文献:
    名称: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antimicrobial activity of silver carbene complexes derived from 4,5,6,7-tetrachlorobenzimidazole against antibiotic resistant bacteria
    摘要:
    银N-杂环卡宾络合物已被证明具有作为抗菌剂的巨大潜力,能够影响广泛的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细菌。基于4,5,6,7-四氯苯并咪唑,合成、表征并测试了一系列三种银卡宾络合物(SCCs)对一组临床细菌菌株的活性。咪唑盐及其前体通过元素分析、质谱、1H和13C核磁共振波谱以及单晶X射线衍射进行了表征。银卡宾络合物SCC32、SCC33和SCC34通过元素分析、1H和13C核磁共振波谱以及单晶X射线衍射进行了表征。这些络合物表现出高度功效,最低抑制浓度(MICs)范围从0.25到6 μg mL^-1。总的来说,这些络合物对高度耐药的细菌菌株有效,例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可武器化的细菌如鼠疫耶尔森菌,以及在囊性纤维化患者肺部发现的病原体,如铜绿假单胞菌、木糖氧化产碱杆菌和格拉迪欧拉伯克霍尔德菌。SCC33和SCC34还基于MIC测试对一种耐银的大肠杆菌表现出临床相关的活性。
    DOI:
    10.1039/c2dt00055e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