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6-hydroxyhexyl β-lactoside | 757238-05-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6-hydroxyhexyl β-lactoside
英文别名
——
6-hydroxyhexyl β-lactoside化学式
CAS
757238-05-4
化学式
C18H34O12
mdl
——
分子量
442.461
InChiKey
LIGWUBGZXIAVFL-MUKCROHV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82
  • 重原子数:
    30.0
  • 可旋转键数:
    11.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198.76
  • 氢给体数:
    8.0
  • 氢受体数:
    12.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6-hydroxyhexyl β-lactoside 、 1-palmitoyl-2-[12-(7-nitro-2,1,3-benzoxadiazol-5-ylamino)dodecyl]-sn-glycero-3-phosphatidylcholine 在 Streptomyces sp. phospholipase D (EC 3.1.4.4) 、 calcium chloride 作用下, 以 phosphate buffer 、 氯仿 为溶剂, 以1.9%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Design and Facile Synthesis of Neoglycolipids as Lactosylceramide Mimetics and Their Transformation into Glycoliposomes
    摘要:
    设计并制备了由二糖苷和磷脂组成的新糖脂作为乳糖神经酰胺的模拟物。乳糖酰基和 N-乙酰基乳糖胺基磷脂(Lac-DPPA 和 LacNAc-DPPA)分别由乳糖和 LacNAc 通过纤维素酶介导的与 1,6-己二醇缩合合成,然后将所得糖苷与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 (DPPC) 缀合) 由链霉菌磷脂酶 D 介导。或者,烯丙基 β-乳糖苷被臭氧分解,得到醛,该醛与二棕榈酰磷脂酰乙醇胺缩合,得到第二种类型的糖脂 (Lac-DPPE)。核磁共振波谱表明新糖脂在不同的溶剂体系中表现不同。 X射线衍射清楚地表明,Lac-DPPE和Lac-DPPA-MLV的多层囊泡(MLV)在20℃时处于双层凝胶相,而Lac-DPPE-MLV的多层囊泡在20℃时处于层状液晶相。 50°C。差示扫描量热法表明,根据孵育条件,Lac-DPPE-MLV 具有复杂的热致行为。在 10 °C 下长时间孵育后,在 39.6、42.3 °C 和 42.9 °C 处观察到吸热转变。这些新糖脂能够在 MLV 中捕获钙黄绿素(一种荧光素的螯合衍生物),并在使用荧光标记化合物的平板测定中显示出与凝集素的特异性结合。
    DOI:
    10.1271/bbb.69.166
  • 作为产物:
    描述:
    Lactose1,6-己二醇 在 Trichoderma reesei cellulase EC 3.2.1.4 作用下, 以 acetate buffer 为溶剂, 反应 119.0h, 以8.4%的产率得到6-hydroxyhexyl β-lactoside
    参考文献:
    名称:
    Design and Facile Synthesis of Neoglycolipids as Lactosylceramide Mimetics and Their Transformation into Glycoliposomes
    摘要:
    设计并制备了由二糖苷和磷脂组成的新糖脂作为乳糖神经酰胺的模拟物。乳糖酰基和 N-乙酰基乳糖胺基磷脂(Lac-DPPA 和 LacNAc-DPPA)分别由乳糖和 LacNAc 通过纤维素酶介导的与 1,6-己二醇缩合合成,然后将所得糖苷与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 (DPPC) 缀合) 由链霉菌磷脂酶 D 介导。或者,烯丙基 β-乳糖苷被臭氧分解,得到醛,该醛与二棕榈酰磷脂酰乙醇胺缩合,得到第二种类型的糖脂 (Lac-DPPE)。核磁共振波谱表明新糖脂在不同的溶剂体系中表现不同。 X射线衍射清楚地表明,Lac-DPPE和Lac-DPPA-MLV的多层囊泡(MLV)在20℃时处于双层凝胶相,而Lac-DPPE-MLV的多层囊泡在20℃时处于层状液晶相。 50°C。差示扫描量热法表明,根据孵育条件,Lac-DPPE-MLV 具有复杂的热致行为。在 10 °C 下长时间孵育后,在 39.6、42.3 °C 和 42.9 °C 处观察到吸热转变。这些新糖脂能够在 MLV 中捕获钙黄绿素(一种荧光素的螯合衍生物),并在使用荧光标记化合物的平板测定中显示出与凝集素的特异性结合。
    DOI:
    10.1271/bbb.69.16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