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R)-[(13)C]-2-Methylpropanoic acid | 263710-62-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R)-[(13)C]-2-Methylpropanoic acid
英文别名
(S)-<3-(13)C>-Isobutyric acid;[13C]-(2S)-methylpropionic acid;(S)-(3-(13)C)-Isobutyric acid
(2R)-[(13)C]-2-Methylpropanoic acid化学式
CAS
263710-62-9
化学式
C4H8O2
mdl
——
分子量
89.0953
InChiKey
KQNPFQTWMSNSAP-ZJMHUEKQ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73
  • 重原子数:
    6.0
  • 可旋转键数:
    1.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5
  • 拓扑面积:
    37.3
  • 氢给体数:
    1.0
  • 氢受体数:
    1.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R)-[(13)C]-2-Methylpropanoic acid 在 lithium aluminium tetrahydride 作用下, 以 乙醚 为溶剂, 反应 6.0h, 以87%的产率得到(2R)-[(13)C]-2-Methylpropan-1-ol
    参考文献:
    名称:
    [5-13C]-(2S,4R)-亮氨酸和[4-13C]-(2S,3S)-缬氨酸的制备和表征-建立合成方案以制备L-亮氨酸、L-异亮氨酸和L的任何定点异构体-缬氨酸
    摘要:
    在本文中,开发了一种化学酶促方法,可以获取必需氨基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的任何同位素。该方法正确引入了 (2S,3S)-异亮氨酸中的第二个手性中心,并允许区分缬氨酸中的两个前手性甲基,如 (2S,3S)-[4-13C] 缬氨酸的制备所示。为了制备任何同位素形式的 (2S)-亮氨酸,已使用 O'Donnell 方法来制备光学活性氨基酸。该方法中使用的受保护甘氨酸支架是通过允许访问任何同位素形式的策略制备的。[5-13C]-(2S, 4R)-亮氨酸表明,O'Donnell 方法与 Evans 方法结合获得手性 2-甲基丙基碘可以很好地区分两个前手性甲基。O'Donnell 策略制备 α-氨基酸优于其他方法,因为反应条件温和,手性助剂易于回收,旋光产物易于分离。对于制备富含同位素的缬氨酸和异亮氨酸,O'Donnell 方法不适合,因为所涉及的烷基取代基具有仲卤取代基,该取代基在空间上受阻而无法与受保护的甘氨酸进行有效反应。(©
    DOI:
    10.1002/ejoc.200300410
  • 作为产物:
    描述:
    [2-13C]-(4S)-4-benzyl-3-[(2S)-2-methylpropionyl]-2-oxazolidinone 在 lithium hydroxide 、 双氧水 、 sodium sulfit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2.0h, 以100%的产率得到(2R)-[(13)C]-2-Methylpropanoic acid
    参考文献:
    名称:
    [5-13C]-(2S,4R)-亮氨酸和[4-13C]-(2S,3S)-缬氨酸的制备和表征-建立合成方案以制备L-亮氨酸、L-异亮氨酸和L的任何定点异构体-缬氨酸
    摘要:
    在本文中,开发了一种化学酶促方法,可以获取必需氨基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的任何同位素。该方法正确引入了 (2S,3S)-异亮氨酸中的第二个手性中心,并允许区分缬氨酸中的两个前手性甲基,如 (2S,3S)-[4-13C] 缬氨酸的制备所示。为了制备任何同位素形式的 (2S)-亮氨酸,已使用 O'Donnell 方法来制备光学活性氨基酸。该方法中使用的受保护甘氨酸支架是通过允许访问任何同位素形式的策略制备的。[5-13C]-(2S, 4R)-亮氨酸表明,O'Donnell 方法与 Evans 方法结合获得手性 2-甲基丙基碘可以很好地区分两个前手性甲基。O'Donnell 策略制备 α-氨基酸优于其他方法,因为反应条件温和,手性助剂易于回收,旋光产物易于分离。对于制备富含同位素的缬氨酸和异亮氨酸,O'Donnell 方法不适合,因为所涉及的烷基取代基具有仲卤取代基,该取代基在空间上受阻而无法与受保护的甘氨酸进行有效反应。(©
    DOI:
    10.1002/ejoc.20030041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Biosynthesis of the polyether antibiotic monensin-a: stereochemical aspects of the incorporation and metabolism of isobutyrate
    作者:David Gani、David O'Hagan、Kevin Reynolds、John A. Robinson
    DOI:10.1039/c39850001002
    日期:——
    The incorporation of stereospecifically labelled isotopomers of isobutyrate into monensin-A provides stereochemical and mechanistic information about the bioconversion of isobutyrate into methylmalonyl-CoA and n-butyryl-CoA in Streptomyces cinnamonensis; a rearrangement of isobutyryl-CoA to n-butyryl-CoA occurs without loss of the α-hydrogen, and the carbonyl carbon migrates to the pro-(S) methyl group
    异丁酸酯的立体有特异性标记的异构体并入莫能菌素A中,可提供有关肉桂链霉菌中异丁酸生物转化为甲基丙二酰辅酶A和正丁酰辅酶A的立体化学和力学信息;异丁酰基-CoA重排成正丁酰基-CoA,而不会损失α-氢,并且羰基碳迁移到原-(S)甲基,并被氢原子取代,总体上保留了构型。
  • Fletcher, Matthew D.; Harding, John R.; Hughes, Rachael A., Journal of the Chemical Society. Perkin Transactions 1 (2001), 2000, # 1, p. 43 - 52
    作者:Fletcher, Matthew D.、Harding, John R.、Hughes, Rachael A.、Kelly, Nicholas M.、Schmalz, Holger、Sutherland, Andrew、Willis, Christine L.
    DOI:——
    日期:——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1R,2R)-2-[[[3,5-双(叔丁基)-2-羟基苯基]亚甲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苄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4R)-Boc-4-环己基-吡咯烷-2-羧酸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N,3,3-三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5R,6R)-5-(1-乙基丙氧基)-7-氧杂双环[4.1.0]庚-3-烯-3-羧酸乙基酯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1-6)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