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formyl-3,8,13,18-tetra-(2-methoxycarbonylethyl)-2,7,12,17-tetrakismethoxycarbonylmethylbilane | 73542-20-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formyl-3,8,13,18-tetra-(2-methoxycarbonylethyl)-2,7,12,17-tetrakismethoxycarbonylmethylbilane
英文别名
——
1-formyl-3,8,13,18-tetra-(2-methoxycarbonylethyl)-2,7,12,17-tetrakismethoxycarbonylmethylbilane化学式
CAS
73542-20-8
化学式
C48H60N4O17
mdl
——
分子量
965.021
InChiKey
ZKUJTHUZACYCSZ-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87
  • 重原子数:
    69.0
  • 可旋转键数:
    27.0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8
  • 拓扑面积:
    290.63
  • 氢给体数:
    4.0
  • 氢受体数:
    17.0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formyl-3,8,13,18-tetra-(2-methoxycarbonylethyl)-2,7,12,17-tetrakismethoxycarbonylmethylbilane 在 sodium tetrahydroborate 、 三乙胺 作用下, 以 甲醇氯仿 为溶剂, 以80%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斑岩和相关大环的生物合成。第18部分。通过光谱学和合成证明,未重排的羟甲基胆烷是脱氨酶和尿卟啉原-III生物合成中辅酶合成底物的产物
    摘要:
    当脱氨酶单独作用于胆色素原时,它会向培养基中释放出一种短暂的中间体,该中间体不受大量脱氨酶的进一步处理的影响。中间经历快速ringclosure化学(吨½约4分钟),以形成尿卟啉原-I。对13 C标记的胆色素原生成的中间体进行13 C光谱研究,并结合用于测定化学位移的标记标准品,确定其结构为线性四吡咯,即未重排的羟甲基胆烷。其他工人推论出不同的循环结构(前尿素),根据化学研究,13 C光谱和13证明,此处是不正确的C:15 N双标记实验。通过其明确的合成证实了该中间体是未重排的羟甲基胆烷。该胆烷的天然和合成样品显示是极好的,并且与合成蛋白(不含脱氨酶)具有相同的底物,可生产尿卟啉原-III。因此,脱氨酶是用于将四个胆色素原单元组装到线性四吡咯阶段的酶,而辅酶是闭环和重排的酶。讨论了关于在尿卟啉原-III形成过程中羟甲基bilane的末端环-D转化机理的两个建议。
    DOI:
    10.1039/p19820002427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斑岩和相关大环的生物合成。第18部分。通过光谱学和合成证明,未重排的羟甲基胆烷是脱氨酶和尿卟啉原-III生物合成中辅酶合成底物的产物
    摘要:
    当脱氨酶单独作用于胆色素原时,它会向培养基中释放出一种短暂的中间体,该中间体不受大量脱氨酶的进一步处理的影响。中间经历快速ringclosure化学(吨½约4分钟),以形成尿卟啉原-I。对13 C标记的胆色素原生成的中间体进行13 C光谱研究,并结合用于测定化学位移的标记标准品,确定其结构为线性四吡咯,即未重排的羟甲基胆烷。其他工人推论出不同的循环结构(前尿素),根据化学研究,13 C光谱和13证明,此处是不正确的C:15 N双标记实验。通过其明确的合成证实了该中间体是未重排的羟甲基胆烷。该胆烷的天然和合成样品显示是极好的,并且与合成蛋白(不含脱氨酶)具有相同的底物,可生产尿卟啉原-III。因此,脱氨酶是用于将四个胆色素原单元组装到线性四吡咯阶段的酶,而辅酶是闭环和重排的酶。讨论了关于在尿卟啉原-III形成过程中羟甲基bilane的末端环-D转化机理的两个建议。
    DOI:
    10.1039/p1982000242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Use of Montmorillonite clay for the synthesis of linear tetrapyrroles and their cyclization to Uroporphyrinogens
    作者:Clotilde Pichon、A.Ian Scott
    DOI:10.1016/s0040-4039(00)60710-4
    日期:1994.6
    Linear tetrapyrroles, such as the formylbilane (1), were obtained by condensation of alpha-hydroxymethyldipyrromethanes with alpha-free dipyrromethanes using Montmorillonite clay as acid catalyst. After reduction of the formyl group, hydroxymethylbilanes were cyclized to Uroporphyrinogens in presence of the clay.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