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5,10,15,20-tetrakis(pentauorophenyl)porphyrin manganese(III) acetate | 114634-40-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5,10,15,20-tetrakis(pentauorophenyl)porphyrin manganese(III) acetate
英文别名
meso-tetrakis(pentafluorophenyl)porphyrinato manganese(III) acetate;manganese(III)tetrakis(pentafluorophenyl)porphyrin acetate;Mn(III)TF5PP(OAc);acetato(tetrakis(pentafluorophenyl)porphyrinato)manganese(III);acetato(meso-tetrakis(pentafluorophenyl)porphyrinato)manganese(III);Mn(TPFPP)OAc
5,10,15,20-tetrakis(pentauorophenyl)porphyrin manganese(III) acetate化学式
CAS
114634-40-1
化学式
C46H11F20MnN4O2
mdl
——
分子量
1086.53
InChiKey
ZDMAXWBCIHZYIZ-VTVSBRCESA-M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2.12
  • 重原子数:
    73.0
  • 可旋转键数:
    4.0
  • 环数:
    9.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2
  • 拓扑面积:
    94.11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4.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5,10,15,20-tetrakis(pentauorophenyl)porphyrin manganese(III) acetate 在 sodium chloride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以75 %的产率得到manganese(III)-5,10,15,20-tetrakis(pentafluorophenyl)porphyrin chloride
    参考文献:
    名称:
    内消旋四(五氟苯基)卟啉的结构、光物理和电化学氧化还原性质
    摘要:
    本研究描述了内消旋四(五氟苯基)卟啉(H 2 TPF )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和综合表征20P, 1 ) 与第一行过渡金属离子 (M = Mn(III) 2、Fe(III) 3、Co(II) 4、Ni(II) 5、Cu(II) 6和 Zn(II) 7)阐明其结构、电子光谱和电化学氧化还原特性。Co、Ni、Cu 和 Zn 配合物呈现平面结构(Δ24 = 0.003-0.021 埃并且ΔCβ= 0.004−0.041 Å),复合 ZnTPF 的单晶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20P, 7 显示了平面几何形状,而 Fe 和 Mn 配合物显示出轻微的非平面结构(Δ24 = 0.101–0.143 埃并且ΔCβ= 0.080–0.112 Å),正如密度泛函理论 (DFT) 计算所揭示的那样,由于它们的轴向位点被 −Cl 配体占据,因此它们发生了扭曲。此外,电子光谱显示按照 NiTPF 的顺序逐渐发生红移20P
    DOI:
    10.1142/s1088424624500019
  • 作为产物:
    描述:
    tetrakis(pentafluorophenyl)porphyrin 、 manganese (II) acetate tetrahydrate溶剂黄146 作用下, 以 氯仿 为溶剂, 生成 5,10,15,20-tetrakis(pentauorophenyl)porphyrin manganese(III) acetate
    参考文献:
    名称:
    内消旋四(五氟苯基)卟啉的结构、光物理和电化学氧化还原性质
    摘要:
    本研究描述了内消旋四(五氟苯基)卟啉(H 2 TPF )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和综合表征20P, 1 ) 与第一行过渡金属离子 (M = Mn(III) 2、Fe(III) 3、Co(II) 4、Ni(II) 5、Cu(II) 6和 Zn(II) 7)阐明其结构、电子光谱和电化学氧化还原特性。Co、Ni、Cu 和 Zn 配合物呈现平面结构(Δ24 = 0.003-0.021 埃并且ΔCβ= 0.004−0.041 Å),复合 ZnTPF 的单晶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20P, 7 显示了平面几何形状,而 Fe 和 Mn 配合物显示出轻微的非平面结构(Δ24 = 0.101–0.143 埃并且ΔCβ= 0.080–0.112 Å),正如密度泛函理论 (DFT) 计算所揭示的那样,由于它们的轴向位点被 −Cl 配体占据,因此它们发生了扭曲。此外,电子光谱显示按照 NiTPF 的顺序逐渐发生红移20P
    DOI:
    10.1142/s1088424624500019
  • 作为试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