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coumarin-3-tert-butyl-peroxyester | 850560-66-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coumarin-3-tert-butyl-peroxyester
英文别名
tert-butyl 2-oxochromene-3-carboperoxoate
coumarin-3-tert-butyl-peroxyester化学式
CAS
850560-66-6
化学式
C14H14O5
mdl
——
分子量
262.262
InChiKey
ONXMPADBKATQFI-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05-107 °C (decomp)(Solv: dichloromethane (75-09-2); hexane (110-54-3))
  • 沸点:
    381.3±52.0 °C(Predicted)
  • 密度:
    1.257±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68
  • 重原子数:
    19.0
  • 可旋转键数:
    2.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9
  • 拓扑面积:
    65.74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5.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coumarin-3-tert-butyl-peroxyester四氯化碳 作用下, 以100%的产率得到3-氯香豆素
    参考文献:
    名称:
    含有香豆素生色团的有机过氧化物的光分解:光谱学研究。
    摘要:
    使用纳秒和飞秒光谱研究了香豆素-3-叔丁基过氧酸酯(1)和香豆素-3-羰基-间氯苯甲酰过氧化物(2)的光分解,以阐明所涉及的瞬态物质的性质。香豆素生色团的激发导致其单线态激发态以9 x 10(9)s(-1)的速率衰减,这是由发射,系统间交叉,热弛豫和-OO-键均质的复合作用引起的。弱氧-氧键的解离从三重态和单重态激发态开始。这种状态组合的性质是预解离的,而不是解离的,这是由相对较慢的氧-氧键断裂速率证明的。1和2的分解导致形成香豆素-3-羰基氧基(R1)。使用时间分辨的FTIR和UV-vis瞬态技术,在纳秒级时分光镜下观察到了后者。R1在两个竞争过程中被消耗:单分子脱羧和双分子氢原子转移。这些反应的速率分别为4.3 x 10(5)s(-1)和1 x 10(6)M(-1)s(-1)。已使用DFT计算确定了R1的过渡态几何构型和脱羧能,并将其与苯甲酰氧基自由基的值进行了比较。R 1的脱羧通过过
    DOI:
    10.1021/jp044554q
  • 作为产物:
    描述:
    叔丁基过氧化氢香豆素-3-甲酰氯吡啶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以50%的产率得到coumarin-3-tert-butyl-peroxyester
    参考文献:
    名称:
    含有香豆素生色团的有机过氧化物的光分解:光谱学研究。
    摘要:
    使用纳秒和飞秒光谱研究了香豆素-3-叔丁基过氧酸酯(1)和香豆素-3-羰基-间氯苯甲酰过氧化物(2)的光分解,以阐明所涉及的瞬态物质的性质。香豆素生色团的激发导致其单线态激发态以9 x 10(9)s(-1)的速率衰减,这是由发射,系统间交叉,热弛豫和-OO-键均质的复合作用引起的。弱氧-氧键的解离从三重态和单重态激发态开始。这种状态组合的性质是预解离的,而不是解离的,这是由相对较慢的氧-氧键断裂速率证明的。1和2的分解导致形成香豆素-3-羰基氧基(R1)。使用时间分辨的FTIR和UV-vis瞬态技术,在纳秒级时分光镜下观察到了后者。R1在两个竞争过程中被消耗:单分子脱羧和双分子氢原子转移。这些反应的速率分别为4.3 x 10(5)s(-1)和1 x 10(6)M(-1)s(-1)。已使用DFT计算确定了R1的过渡态几何构型和脱羧能,并将其与苯甲酰氧基自由基的值进行了比较。R 1的脱羧通过过
    DOI:
    10.1021/jp044554q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