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S,5R)-2-(tert-butyl)-5-phenyl-5-(1-hydroxycyclopentyl)-1,3-dioxolan-4-one | 302842-80-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S,5R)-2-(tert-butyl)-5-phenyl-5-(1-hydroxycyclopentyl)-1,3-dioxolan-4-one
英文别名
cis-(2S,5R)-2-(tert-butyl)-5-phenyl-5-(cyclopentyl-1-ol)-1,3-dioxolan-4-one;(2R,5S)-2-tert-butyl-5-(1-hydroxycyclopentyl)-5-phenyl-1,3-dioxolan-4-one;(2S,5R)-2-(tert-butyl)-5-phenyl-5-(cyclopentyl-1-ol)-1,3-dioxolan-4-one;(2S,5R)-2-tert-butyl-5-(1-hydroxycyclopentyl)-5-phenyl-1,3-dioxolan-4-one
(2S,5R)-2-(tert-butyl)-5-phenyl-5-(1-hydroxycyclopentyl)-1,3-dioxolan-4-one化学式
CAS
302842-80-4
化学式
C18H24O4
mdl
——
分子量
304.386
InChiKey
ARGFAFNWYYMBEV-QAPCUYQA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446.0±45.0 °C(Predicted)
  • 密度:
    1.198±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6
  • 重原子数:
    22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1
  • 拓扑面积:
    55.8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4

SDS

SDS:e8bf67d4819b82718a641d355c34ed04
查看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S,5R)-2-(tert-butyl)-5-phenyl-5-(1-hydroxycyclopentyl)-1,3-dioxolan-4-one吡啶氯化亚砜 、 palladium on activated charcoal 、 氢气 、 potass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甲醇 为溶剂, 生成 格隆溴铵杂质21
    参考文献:
    名称:
    在猴脑中发现具有快速动力学的新型毒蕈碱受体PET放射性配体
    摘要: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与合适的放射性配体一起,是测量体内突触神经递质浓度变化的最主要方法之一。所选择的用于这种测量的胆碱能系统的放射性配体是毒蕈碱受体拮抗剂ñ - [1- 11 C]丙基-3-哌啶基二苯乙醇酸(PPB)。为了克服技术上繁琐的[ 11 C] PPB合成的缺点,我们设计并合成了四种结构上相关的PPB类似物,其中(S,R)-1-甲基哌啶-3-基)2-环戊基- 2-羟基-2-苯基乙酸酯(1)被发现以与PPB相似的亲和力结合毒蕈碱受体(分别为3.5 vs 7.9 nM)。(S,R)-1通过N - 11 C-甲基化以高放射化学纯度(> 99%)和高比放射性(> 130 GBq /μmol)进行放射性标记。通过放射自显影在人脑组织上进行的体外研究以及在非人灵长类动物中通过PET进行的体内研究表明,与[ 11 C] PBB相比,脑中具有出色的信噪比和动力学特性。(S,R)-[ 11 C]
    DOI:
    10.1021/acschemneuro.7b00340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在猴脑中发现具有快速动力学的新型毒蕈碱受体PET放射性配体
    摘要: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与合适的放射性配体一起,是测量体内突触神经递质浓度变化的最主要方法之一。所选择的用于这种测量的胆碱能系统的放射性配体是毒蕈碱受体拮抗剂ñ - [1- 11 C]丙基-3-哌啶基二苯乙醇酸(PPB)。为了克服技术上繁琐的[ 11 C] PPB合成的缺点,我们设计并合成了四种结构上相关的PPB类似物,其中(S,R)-1-甲基哌啶-3-基)2-环戊基- 2-羟基-2-苯基乙酸酯(1)被发现以与PPB相似的亲和力结合毒蕈碱受体(分别为3.5 vs 7.9 nM)。(S,R)-1通过N - 11 C-甲基化以高放射化学纯度(> 99%)和高比放射性(> 130 GBq /μmol)进行放射性标记。通过放射自显影在人脑组织上进行的体外研究以及在非人灵长类动物中通过PET进行的体内研究表明,与[ 11 C] PBB相比,脑中具有出色的信噪比和动力学特性。(S,R)-[ 11 C]
    DOI:
    10.1021/acschemneuro.7b0034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Liu, Yu-Min; Liu, He; Zhong, Bo-Hua, Journal of Chemical Research, 2006, # 5, p. 335 - 337
    作者:Liu, Yu-Min、Liu, He、Zhong, Bo-Hua、Liu, Ke-Liang
    DOI:——
    日期:——
  • Stereoselective Synthesis of the Optical Isomers of a New Muscarinic Receptor Antagonist, HL‐031120
    作者:Yu‐Min Liu、He Liu、Bo‐Hua Zhong、Ke‐Liang Liu
    DOI:10.1080/00397910600602453
    日期:2006.7
    We present here a practical stereoselective synthetic method to produce enantiopure isomers of a new muscarinic receptor antagonist, HL-031120 (3-quinuclidinyl-2'-cyclopentyl-2'-hydroxy-2'-phenylacetate, I). Four optical isomers were effectively by stereoselective synthesized using pivaldehyde as steric hindrance agent from the chiral starting material, (S) or (R)- mandelic acid. The isomers were obtained with 70-76% yields in 98-99% e. e.
  • Liu, He; Han, Xiang-Yu; Zhong, Bo-Hua, Journal of Chemical Research, 2005, # 5, p. 322 - 323
    作者:Liu, He、Han, Xiang-Yu、Zhong, Bo-Hua、Liu, Ke-Liang
    DOI:——
    日期:——
  • Chiral Mandelic Acid Template Provides a Highly Practical Solution for (<i>S</i>)-Oxybutynin Synthesis
    作者:Paul T. Grover、Nandkumar N. Bhongle、Stephen A. Wald、Chris H. Senanayake
    DOI:10.1021/jo005562f
    日期:2000.9.1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2S,4aR,5S,8R,8aR)-8-乙基-4a,5-二羟基-六氢-2H-2,5-环氧色素-4(3H)-酮 顺式-5-甲氧基-2-苯基-1,3-二恶烷 阿斯利多 锗(II)氯化二噁烷络合物 试剂5-Methyl-5-propargyloxycarbonyl-1,3-dioxane-2-one 螺二醇 螺[环丙烷-1,7'-[2,3]二氧杂双环[2.2.1]庚烷] 螺[3,6-二氧杂双环[3.1.0]己烷-2,4'-咪唑烷] 薰衣草恶烷 苯乙醛 1,3-丙烷二基缩醛 脱水莫诺苷元 硫脲与2,4,8,10-四氧杂螺[5.5]十一烷-3,9-丙二胺和缩水甘油丁醚的反应产物 硝溴生 盐酸曲阿霉素 盐酸大观霉素 盐酸1,4-二恶烷 甲基 2,3-脱水-beta-D-呋喃核糖苷 甘油缩甲醛 溴化[5-(羟甲基)-2-苯基-1,3-二噁烷-5-基]-N,N,N-三甲基甲铵 溴[4-(1,3-二恶烷-2-基)苯基]镁 溴[3-(1,3-二恶烷-2-基)苯基]镁 溴[2-(1,3-二恶烷-2-基)苯基]镁 溴-1,4-二氧六环复合物 氯甲基聚苯乙烯 敌噁磷 戊氧氯醛 对二恶烷-2,6-二甲醇 奇烯醇霉素 大观霉素 埃玛菌素 四氢-2-呋喃基甲基2-氯苯甲酸酯 吡啶,2-(1,3-二噁烷-2-基)- 反式-5-溴-4-苯基-[1,3]二恶烷 反式-5-溴-4-苯基-[1,3]二恶烷 反式-5-氯-2-苯基-1,3-二恶烷 反式-5-乙氧基-2-异丙基-1,3-二恶烷 反式-2,5-双-(羟甲基)-1,4-二恶烷 双(4-乙基亚苯基)山梨醇 六氢[1,4]二恶英并[2,3-b]-1,4-二恶英 六氢-2,4,4,7-四甲基-4H-1,3-苯并二氧杂环己 全氟(2-氧代-3,6-二甲基-1,4-二恶烷) 亚苄基-2,2-双(氧基甲基)丙酸 二苯并[b,e][1,4]二噁英,4a,5a,9a,10a-四氢-,溴化氯化(1:2:6) 二苯并[b,e][1,4]二噁英,4a,5a,9a,10a-四氢-,溴化氯化(1:2:5) 二聚丁醇醛 二甲基二恶烷 二甲基2,4:3,5-二-O-亚甲基-D-葡萄糖二酸 二甲基2,4,8,10-四氧杂螺[5.5]十一烷-3,9-二羧酸酯 二甲基-1,4-二恶烷 二甘醇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