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1,3‑bis(pyridin‑2‑ylmethyl)imidazolidin‑2‑yl)phenol | 876157-63-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1,3‑bis(pyridin‑2‑ylmethyl)imidazolidin‑2‑yl)phenol
英文别名
2-(1,3-bis(pyridin-2-ylmethyl)imidazolidin-2-yl)phenol;2-(1,3-Bis(pyridin-2-ylmethyl)imidazolidin-2-yl)phenol;2-[1,3-bis(pyridin-2-ylmethyl)imidazolidin-2-yl]phenol
2‑(1,3‑bis(pyridin‑2‑ylmethyl)imidazolidin‑2‑yl)phenol化学式
CAS
876157-63-0
化学式
C21H22N4O
mdl
——
分子量
346.432
InChiKey
MPVRXWCRKNYPRC-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3
  • 重原子数:
    26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4
  • 拓扑面积:
    52.5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5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乙醇 、 manganese(II) chloride tetrahydrate 、 2‑(1,3‑bis(pyridin‑2‑ylmethyl)imidazolidin‑2‑yl)phenol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咪唑烷衍生物的合成及其与锰(II)离子的配位研究
    摘要:
    通过2-羟基苯甲醛、2-氟苯甲醛、2-氯苯甲醛、吡啶-2-甲醛、吡咯-2-甲醛、噻吩-2-甲醛等多种醛的[1+1]缩合制备咪唑烷衍生物。呋喃-2-甲醛与 N,N'-双((吡啶-2-基)甲基)乙烷-1,2-二胺 (L) 在乙腈溶剂中,并通过适当的光谱方法(FT-IR、UV –Vis、摩尔电导率、1 H 和13 C NMR、EI-Mass、X 射线)。通过将咪唑烷环与金属离子配位,该环可以被稳定或水解并转化为初始材料。因此,在本研究中,为了研究咪唑烷环压的影响以及不同基团与锰(II)离子配位中和该压力的效果,合成了这些化合物的锰(II)配合物并通过FT-IR表征、紫外-可见光谱、摩尔电导率、EI-质谱和 X 射线晶体学。咪唑烷衍生物的光谱数据证实了它们的形成。这些化合物的锰(II)配合物表明,咪唑烷环由于配位和对咪唑烷环产生的压力而不稳定,并且环上不同基团的存在不会影响稳定性。
    DOI:
    10.1007/s13738-023-02950-3
  • 作为产物:
    描述:
    吡啶-2-甲醛 在 calcium chloride 作用下, 以 甲醇乙醚 为溶剂, 生成 2‑(1,3‑bis(pyridin‑2‑ylmethyl)imidazolidin‑2‑yl)phenol
    参考文献:
    名称:
    吡啶-2-羧酸在吡啶基-2-基配体的锰基氧化催化中的出乎意料的作用† ‡
    摘要:
    一些 锰先前已经报道了使用H 2 O 2作为末端氧化剂的,使用具有结合有吡啶基基团的结构的配体的有机基催化剂,以在烯烃和醇的氧化中实现高周转率和选择性。在这里,我们报告我们最近的发现,这些配体在原位分解为吡啶-2-羧酸和其衍生物,在锰源,H 2 O 2和碱的存在下。重要的是,分解发生在有机底物催化氧化开始之前。发现与锰源一起形成的吡啶-2-甲酸提供了观察到的催化活性。这一系列的退化吡啶基 配体 吡啶-2-羧酸在反应条件下的反应通过1 H NMR光谱证实。在所有情况下,锰/的活性和选择性吡啶基 包含的配体体系与观察到的相同数量的当量 吡啶-2-羧酸; 除此之外,当吡啶-2-羧酸直接使用H 2 O 2时,没有观察到滞后相,效率从6–8当量降低。与基于吡啶-2-基的配体达到1–1.5当量。和吡啶-2-羧酸。
    DOI:
    10.1039/c0dt00452a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he unexpected role of pyridine-2-carboxylic acid in manganese based oxidation catalysis with pyridin-2-yl based ligands
    作者:Dirk Pijper、Pattama Saisaha、Johannes W. de Boer、Rob Hoen、Christian Smit、Auke Meetsma、Ronald Hage、Ruben P. van Summeren、Paul L. Alsters、Ben L. Feringa、Wesley R. Browne
    DOI:10.1039/c0dt00452a
    日期:——
    A number of manganese-based catalysts employing ligands whose structures incorporate pyridyl groups have been reported previously to achieve both high turnover numbers and selectivity in the oxidation of alkenes and alcohols, using H2O2 as terminal oxidant. Here we report our recent finding that these ligands decompose in situ to pyridine-2-carboxylic acid and its derivatives, in the presence of a
    一些 锰先前已经报道了使用H 2 O 2作为末端氧化剂的,使用具有结合有吡啶基基团的结构的配体的有机基催化剂,以在烯烃和醇的氧化中实现高周转率和选择性。在这里,我们报告我们最近的发现,这些配体在原位分解为吡啶-2-羧酸和其衍生物,在锰源,H 2 O 2和碱的存在下。重要的是,分解发生在有机底物催化氧化开始之前。发现与锰源一起形成的吡啶-2-甲酸提供了观察到的催化活性。这一系列的退化吡啶基 配体 吡啶-2-羧酸在反应条件下的反应通过1 H NMR光谱证实。在所有情况下,锰/的活性和选择性吡啶基 包含的配体体系与观察到的相同数量的当量 吡啶-2-羧酸; 除此之外,当吡啶-2-羧酸直接使用H 2 O 2时,没有观察到滞后相,效率从6–8当量降低。与基于吡啶-2-基的配体达到1–1.5当量。和吡啶-2-羧酸。
  • Synthesis of imidazolidine derivatives and investigation of coordination to manganese(II) ion
    作者:Ahmad Ali Dehghani-Firouzabadi、Zahra Samadifar、Behrouz Notash
    DOI:10.1007/s13738-023-02950-3
    日期:2024.3
    neutralizing this pressure in coordination with manganese(II) ion, the Manganese(II) complexes of these compounds were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FT-IR, UV–Vis spectroscopy, molar conductivity, EI-Mass spectrometry, and X-ray crystallography. The spectroscopic data for the imidazolidine derivatives confirm their formation. The manganese(II) complex of these compounds showed that the imidazolidine
    通过2-羟基苯甲醛、2-氟苯甲醛、2-氯苯甲醛、吡啶-2-甲醛、吡咯-2-甲醛、噻吩-2-甲醛等多种醛的[1+1]缩合制备咪唑烷衍生物。呋喃-2-甲醛与 N,N'-双((吡啶-2-基)甲基)乙烷-1,2-二胺 (L) 在乙腈溶剂中,并通过适当的光谱方法(FT-IR、UV –Vis、摩尔电导率、1 H 和13 C NMR、EI-Mass、X 射线)。通过将咪唑烷环与金属离子配位,该环可以被稳定或水解并转化为初始材料。因此,在本研究中,为了研究咪唑烷环压的影响以及不同基团与锰(II)离子配位中和该压力的效果,合成了这些化合物的锰(II)配合物并通过FT-IR表征、紫外-可见光谱、摩尔电导率、EI-质谱和 X 射线晶体学。咪唑烷衍生物的光谱数据证实了它们的形成。这些化合物的锰(II)配合物表明,咪唑烷环由于配位和对咪唑烷环产生的压力而不稳定,并且环上不同基团的存在不会影响稳定性。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R)-4-异丙基-2-恶唑烷硫酮 麻黄恶碱 顺-八氢-2H-苯并咪唑-2-酮 顺-1-(4-氟苯基)-4-[1-(4-氟苯基)-4-羰基-1,3,8-三氮杂螺[4.5]癸-8-基]环己甲腈 非达司他 降冰片烯缩醛3-((1S,2S,4S)-双环[2.2.1]庚-5-烯-2-羰基)恶唑烷-2-酮 阿齐利特 阿那昔酮 阿洛双酮 阿帕鲁胺 阿帕他胺杂质2 铟烷-2-YL-甲基胺盐酸 钠2-{[4,5-二羟基-3-(羟基甲基)-2-氧代-1-咪唑烷基]甲氧基}乙烷磺酸酯 重氮烷基脲 詹氏催化剂 解草恶唑 解草噁唑 表告依春 螺莫司汀 螺立林 螺海因氮丙啶 螺[1-氮杂双环[2.2.2]辛烷-8,5'-咪唑烷]-2',4'-二酮 苯甲酸,4-氟-,2-[5,7-二(三氟甲基)-1,8-二氮杂萘-2-基]-2-甲基酰肼 苯氰二硫酸,1-氰基-1-甲基-4-氧代-4-(2-硫代-3-噻唑烷基)丁酯 苯妥英钠杂质8 苯妥英-D10 苯妥英 苯基硫代海因半胱氨酸钠盐 苯基硫代乙内酰脲-谷氨酸 苯基硫代乙内酰脲-蛋氨酸 苯基硫代乙内酰脲-苯丙氨酸 苯基硫代乙内酰脲-色氨酸 苯基硫代乙内酰脲-脯氨酸 苯基硫代乙内酰脲-缬氨酸 苯基硫代乙内酰脲-异亮氨酸 苯基硫代乙内酰脲-天冬氨酸 苯基硫代乙内酰脲-亮氨酸 苯基硫代乙内酰脲-丙氨酸 苯基硫代乙内酰脲-D-苏氨酸 苯基硫代乙内酰脲-(NΕ-苯基硫代氨基甲酰)-赖氨酸 苯基乙内酰脲-甘氨酸 苏氨酸-1-(苯基硫基)-2,4-咪唑烷二酮(1:1) 色氨酸标准品002 膦酸,(2-羰基-1-咪唑烷基)-,二(1-甲基乙基)酯 脱氢-1,3-二甲基尿囊素 聚(d(A-T)铯) 羟甲基-5,5-二甲基咪唑烷-2,4-二酮 羟基香豆素 美芬妥英 美芬妥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