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S-(4-Methoxyphenyl)-N-methyl-S-phenylsulfoximine | 69726-38-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S-(4-Methoxyphenyl)-N-methyl-S-phenylsulfoximine
英文别名
N-methyl 4-methoxyldiphenyl sulfoximine;(4-methoxyphenyl)-methylimino-oxo-phenyl-λ6-sulfane
S-(4-Methoxyphenyl)-N-methyl-S-phenylsulfoximine化学式
CAS
69726-38-1
化学式
C14H15NO2S
mdl
——
分子量
261.345
InChiKey
VFAQBHVGADTTMU-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403.5±47.0 °C(Predicted)
  • 密度:
    1.11±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21
  • 重原子数:
    18.0
  • 可旋转键数:
    3.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4
  • 拓扑面积:
    38.66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3.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新型的N-甲基化亚砜亚胺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申请人:常州大学
    公开号:CN105130863B
    公开(公告)日:2018-01-02
    发明一种简单、清洁、高效制备N‑甲基化亚砜亚胺生物的方法,涉及农药、有机化工及精细化工领域。该方法本质上是一种由过氧化物产生甲基自由基与亚砜亚胺类化合物发生自由基偶联形成新的碳氮键的有机合成反应。所用原料为二苯基亚砜亚胺与甲基化试剂(过氧化物)在的催化作用下,在普通有机溶剂中,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得到N‑甲基化亚砜亚胺生物。使用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在加热搅拌条件下,反应时间为2‑20小时。原料摩尔配比为二苯亚砜亚胺:甲基化试剂=1:0.5‑3.0,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再经过简单的后处理,即可以较高的产率得到相应的N‑甲基化亚砜亚胺生物,产率为36‑87%。本发明开发了一类新型的基于自由基过程的N‑甲基化方法得到一系列的N‑甲基亚砜亚胺生物,操作简单,后处理方便。是一种简单实用的合成该类化合物的方法。
  • Copper-catalyzed N-methylation/ethylation of sulfoximines
    作者:Fan Teng、Jiang Cheng、Jin-Tao Yu
    DOI:10.1039/c5ob01558h
    日期:——
    A protocol for the copper-catalyzed N-methylation of sulfoximines with di-tert-butyl peroxide (DTBP) was developed. This protocol has good functional group tolerance leading to N-methylated sulfoximines in moderate to good yields. Besides, N-ethylation of sulfoximines was achieved in the presence of bis(1,1-dimethylpropyl)peroxide as the ethylating agent under a standard procedure.
    提出了一种用过氧化二叔丁基DTBP催化亚砜亚胺的N-甲基化的方案。该方案具有良好的官能团耐受性,可以中等至良好的产率产生N-甲基化的亚砜亚砜。此外,在标准程序下,在双(1,1-二甲基丙基)过氧化物作为乙基化剂的存在下,实现了亚磺酰亚胺的N-乙基化。
  • 一种二芳基亚砜胺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申请人:孙冉
    公开号:CN106278970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本发明涉及下式(III)所示二芳基亚砜胺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氮气氛围和室温下,向有机溶剂中加入式(I)化合物、式(II)化合物、催化剂、氧化剂和助剂,于70‑90℃搅拌反应7‑10小时,反应完毕后加入饱和食盐稀释,用乙酸乙酯萃取2‑3次,分离出有机相并用无硫酸干燥,减压蒸馏,残余物经快速硅胶柱色谱分离,即得式(III)化合物,其中,R1、R2各自独立地选自H、C1‑C6烷基、C1‑C6烷氧基或卤素。所述方法通过特定反应物,以及催化剂、氧化剂、助剂和有机溶剂等成分的优化选择,实现了亚砜亚胺类化合物的快速N‑甲基化反应,并取得了高收率的技术效果,表现出广泛的市场应用前景。
  • JOHNSON C. R.; WAMBSGANS A., J. ORG. CHEM., 1979, 44, NO 13, 2278-2280
    作者:JOHNSON C. R.、 WAMBSGANS A.
    DOI:——
    日期:——
  • JOHNSON, C. R.;BIS, K. G.;CANTILLO, J. H.;MEANWELL, N. A.;REINHARD, M. F.+, J. ORG. CHEM., 1983, 48, N 1, 1-3
    作者:JOHNSON, C. R.、BIS, K. G.、CANTILLO, J. H.、MEANWELL, N. A.、REINHARD, M. F.+
    DOI:——
    日期:——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R)-3-(叔丁基)-4-(2,6-二异丙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2S,3R)-3-(叔丁基)-2-(二叔丁基膦基)-4-甲氧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二甲氧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R,2''R,3R,3''R)-3,3''-二叔丁基-4,4''-二甲氧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氟-3-异丙氧基苯基)三氟硼酸钾 (+)-6,6'-{[(1R,3R)-1,3-二甲基-1,3基]双(氧)}双[4,8-双(叔丁基)-2,10-二甲氧基-丙二醇 麦角甾烷-6-酮,2,3,22,23-四羟基-,(2a,3a,5a,22S,23S)- 鲁前列醇 顺式6-(对甲氧基苯基)-5-己烯酸 顺式-铂戊脒碘化物 顺式-四氢-2-苯氧基-N,N,N-三甲基-2H-吡喃-3-铵碘化物 顺式-4-甲氧基苯基1-丙烯基醚 顺式-2,4,5-三甲氧基-1-丙烯基苯 顺式-1,3-二甲基-4-苯基-2-氮杂环丁酮 非那西丁杂质7 非那西丁杂质3 非那西丁杂质22 非那西丁杂质18 非那卡因 非布司他杂质37 非布司他杂质30 非布丙醇 雷诺嗪 阿达洛尔 阿达洛尔 阿莫噁酮 阿莫兰特 阿维西利 阿索卡诺 阿米维林 阿立酮 阿曲汀中间体3 阿普洛尔 阿普斯特杂质67 阿普斯特中间体 阿普斯特中间体 阿托西汀EP杂质A 阿托莫西汀杂质24 阿托莫西汀杂质10 阿托莫西汀EP杂质C 阿尼扎芬 阿利克仑中间体3 间苯胺氢氟乙酰氯 间苯二酚二缩水甘油醚 间苯二酚二异丙醇醚 间苯二酚二(2-羟乙基)醚 间苄氧基苯乙醇 间甲苯氧基乙酸肼 间甲苯氧基乙腈 间甲苯异氰酸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