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aR,7aS)-2-phenyl-hexahydro-2H-1,3,2-benzodioxaborole | 6638-70-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aR,7aS)-2-phenyl-hexahydro-2H-1,3,2-benzodioxaborole
英文别名
cis-1,2-cyclohexanediol phenylboronic ester;2-phenylhexahydrobenzo[1.3.2]dioxaborole;2-phenyl-(3ar,7ac)-hexahydro-benzo[1,3,2]dioxaborole;2-Phenyl-(3ar,7ac)-hexahydro-benzo[1,3,2]dioxaborol;Phenylboronsaeure-cyclohexylen-(cis-1,2)-ester;(3aS,7aR)-2-phenyl-3a,4,5,6,7,7a-hexahydrobenzo[d][1,3,2]dioxaborole
(3aR,7aS)-2-phenyl-hexahydro-2H-1,3,2-benzodioxaborole化学式
CAS
6638-70-6
化学式
C12H15BO2
mdl
——
分子量
202.061
InChiKey
NCNFRQNIFWKJTB-TXEJJXNP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333.9±11.0 °C(Predicted)
  • 密度:
    1.08±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74
  • 重原子数:
    15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
  • 拓扑面积:
    18.5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SDS

SDS:ae613faa21eba1b6e5ecfd59a76d08af
查看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aR,7aS)-2-phenyl-hexahydro-2H-1,3,2-benzodioxaborole氘代氯仿 为溶剂, 反应 120.33h, 生成 cis-1-isopropyl-1,2-cyclopentanediol phenylboronic ester
    参考文献:
    名称:
    具有代表性的手性和手性硼酸酯利用酯交换反应的相对稳定性的比较研究
    摘要:
    进行了五个代表性手性和非手性硼酸酯与各种结构改性二醇的酯交换反应的比较研究,以定性地了解影响这些硼酸酯相对稳定性的因素。几个因素,例如螯合,构象,取代基的空间体积,杂环的大小和熵,都会影响酯交换反应的相对速率以及硼酸酯的稳定性。在这些硼酸酯中,发现pin烷二醇苯基硼酸酯是最稳定的硼酸酯,而 DIPT 硼酸酯似乎在热力学上是最不稳定的。观察到与位阻二醇的酯交换反应相对较慢,但是提供了热力学上更稳定的硼酸酯。衍生自硼酸酯 顺 -cyclopentanediols和双环[2.2.1]庚烷 外 , 外切 -2,3-二醇是相对更稳定。这项研究不仅提供了各种硼酸酯相对稳定性的定性图,而且还提供了有关手性助剂可能回收的有用提示。许多 Ç 2 -对称的手性助剂,如2,3-丁二醇,2,4-戊二醇, DIPT ,并 顺 可以通过将相应的硼酸酯与市售廉价的二醇如频哪醇,1,3-丙二醇和新戊二醇进行简单的酯交换反应来回收-环己烷-1,2-二醇。
    DOI:
    10.1007/s00706-007-0699-x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硼酸酯的稳定性–对2-(苯基)-1,3,2-二氧杂硼烷的相对酯交换率的结构影响
    摘要:
    已研究了非手性环状苯基硼酸酯2-(苯基)-1,3,2-二氧杂硼烷与各种结构改性的二醇的相对反应速率,以了解影响硼酸酯相对稳定性的因素。发现二醇的α-碳上的烷基取代基减慢了酯交换反应,但是产生了热力学上更稳定的硼酸酯。六元硼酸酯在热力学上比其相应的五元类似物稳定。在环状1,2-二醇中,顺式-1,2-环戊二醇可瞬间取代乙二醇,而反式-1,2-环戊二醇则完全不活泼,这表明顺式1,2-二醇的-立体化学是酯交换的先决条件。在1,5-二醇中,二乙醇胺相当快地取代了乙二醇,形成了更稳定的双环螯合物,其中氮通过配位键连接到硼上(如11 B NMR光谱所证明的)。二(乙二醇)的氧原子和2,2'-硫代二乙醇的硫原子无助于从其硼酸酯中置换乙二醇。
    DOI:
    10.1016/j.jorganchem.2006.10.01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elective Isomerization via Transient Thermodynamic Control: Dynamic Epimerization of <i>trans</i> to <i>cis</i> Diols
    作者:Christian J. Oswood、David W. C. MacMillan
    DOI:10.1021/jacs.1c11552
    日期:2022.1.12
    Traditional approaches to stereoselective synthesis require high levels of enantio- and diastereocontrol in every step that forms a new stereocenter. Here, we report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in which the stereochemistry of organic substrates is selectively edited without further structural modification, a strategy with the potential to allow new classes of late-stage stereochemical manipulation and
    传统的立体选择性合成方法需要在形成新立体中心的每一步中进行高平的对映体和非对映体控制。在这里,我们报告了一种替代方法,其中有机底物的立体化学被选择性地编辑而无需进一步的结构修饰,这种策略有可能允许新类别的后期立体化学操作并提供稀有或有价值的立体化学构型。在这项工作中,我们描述了通过氢原子转移光催化和硼酸介导的瞬态热力学控制实现环状二醇的选择性差向异构化,选择性地从原本受欢迎的反式异构体生成不太稳定的顺式产物。一系列取代模式和环尺寸适合选择性异构化,包括立体化学复杂的多元醇,例如雌三醇,以及无环邻位二醇的顺式差向异构化。此外,该策略使得糖端基异构体能够发生不同的差向异构化,从而可以从α-或β-构型糖苷获得不同的糖异构体。
  • Characterization of 1,2- and 1,3-diols by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of cyclic boronate esters
    作者:C. J. W. Brooks、J. Watson
    DOI:10.1039/c19670000952
    日期:——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