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历史搜索
热门化合物
HOT
喹啉
水杨醛
二溴甲烷
谷胱甘肽
L-乳酸
苯巴比妥
辣椒碱
非那明
百草枯
联苯烯
首页
分子通
17-deacetyl-17-O-(4-O-succinylpodophyllotoxinyl)vinorelbine
17-deacetyl-17-O-(4-O-succinylpodophyllotoxinyl)vinorelbine | 1043908-17-3
分子结构分类
有机化合物
-
生物碱及其衍生物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7-deacetyl-17-O-(4-O-succinylpodophyllotoxinyl)vinorelbine
英文别名
——
CAS
1043908-17-3
化学式
C
69
H
76
N
4
O
17
mdl
——
分子量
1233.38
InChiKey
ZKPDADCDIYCGNT-VEKWMVFFSA-N
BEILSTEIN
——
EINECS
——
物化性质
计算性质
ADMET
安全信息
SDS
制备方法与用途
上下游信息
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表征谱图
同类化合物
相关功能分类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7.49
重原子数:
90.0
可旋转键数:
15.0
环数:
14.0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9
拓扑面积:
232.62
氢给体数:
2.0
氢受体数:
20.0
上下游信息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鬼臼毒素
podofilox
518-28-5
C
22
H
22
O
8
414.412
反应信息
作为产物:
描述:
、
鬼臼毒素
在
4-二甲氨基吡啶
、
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24.0h, 以31%的产率得到17-deacetyl-17-O-(4-O-succinylpodophyllotoxinyl)vinorelbine
参考文献:
名称:
微管蛋白聚合的抑制剂:长春花碱,脱水长春碱和长春瑞滨与硫代秋水仙碱,鬼臼毒素和浆果赤霉素III的杂合物的合成和生物学评估。
摘要:
描述了通过将脱水长春碱,长春瑞滨和长春碱与硫代秋水仙碱,鬼臼毒素和浆果赤霉素III连接而获得的一系列新型杂合化合物。介绍了两种类型的二酰基间隔基。报道了杂合化合物对微管蛋白聚合的影响。结果突出了间隔物的长度的重要性。具有最佳体外活性的化合物的免疫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测量可能会破坏细胞中的微管网络并阻止适当的纺锤体设备的形成,从而导致细胞周期停滞在G2 / M期。在人肺癌细胞系A549中测试了新合成的化合物。
DOI:
10.1016/j.bmc.2008.04.02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同类化合物
(R)-2-丙基哌啶盐酸盐
(N,N-二乙基-4-亚硝基苯胺HYDROCHLOR&)
黄连素氯化物二水合物
黄连碱
黄藤素
黄樟素N-氧化物
黄柏碱
黄华碱
麦角醇
麦角酸酰肼
麦角酸甲酯
麦角酸二乙基酰胺马来酸盐
麦角酸
麦角酰胺
麦角胺宁
麦角胺
麦角考宁
麦角碱
麦角生碱
麦角瓦灵酒石酸盐
麦角瓦灵
麦角灵-8beta-羧酸甲酯盐酸盐
麦角灵-8-羧酸甲酯
麦角毒碱
麦角生物碱
麦角新碱
麦角异柯宁碱甲烷磺酸盐
麦角异柯宁碱
麦角异克碱
麦角克索马来酸盐
麦角克索
麦角克碱甲烷磺酸酯
麦角克碱
麦角二乙胺酒石酸盐
麦角二乙胺
麦角乙二胺
麦罗啡
麥角棒鹼
鹰爪豆碱
鹰爪豆碱
鹅掌楸碱
鲁贝替定
鲁比替康
高石蒜碱
高山罂粟精宁
高山罂粟宁
高三尖杉酯碱酰胺
高三尖杉酯碱
骆驼蓬酚盐酸盐
骆驼蓬碱-d3
相关结构分类
有机杂环化合物
木脂素、新木脂素和相关化合物
核苷、核苷酸和类似物
有机阴离子
有机氧化合物
有机硫化合物
碳化物
苯类化合物
脂质和类脂质分子
生物碱及其衍生物
叠烯
有机酸及其衍生物
有机氮化合物
乙炔化物
卡宾
碳氢化合物衍生物
有机聚合物
有机1,3-偶极化合物
有机阳离子
碳氢化合物
有机卤素化合物
有机磷化合物
有机盐
苯丙烷和聚酮
有机金属化合物
热门分子
TOP
喹啉 | 91-22-5
水杨醛 | 90-02-8
二溴甲烷 | 74-95-3
谷胱甘肽 | 70-18-8
L-乳酸 | 79-33-4
苯巴比妥 | 50-06-6
辣椒碱 | 404-86-4
非那明 | 300-62-9
百草枯 | 4685-14-7
联苯烯 | 259-79-0
香茅醛 | 106-23-0
苯甲腈 | 100-47-0
4-硝基苯肼 | 100-16-3
黄夹苷 | 11018-93-2
上一个:N-(4-n-tetradecyloxybenzoyl)-L-carnosine
下一个:2-acetamido-1,6-anhydro-2-deoxy-3-O-[(1S)-1-(methoxycarbonyl)ethyl]-β-D-glucopyran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