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5-bromooxazole hydrochloride | 1955557-64-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5-bromooxazole hydrochloride
英文别名
5-Bromo-1,3-oxazole hydrochloride;5-bromo-1,3-oxazole;hydrochloride
5-bromooxazole hydrochloride化学式
CAS
1955557-64-8
化学式
C3H2BrNO*ClH
mdl
——
分子量
184.42
InChiKey
YZVVRNDGVBWGAJ-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86
  • 重原子数:
    7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26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2

安全信息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61,P264,P270,P271,P280,P301+P312,P302+P352,P304+P340,P305+P351+P338,P330,P332+P313,P337+P313,P362,P403+P233,P405,P501
  • 危险性描述:
    H302,H315,H319,H335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4-(溴甲基)苄基氨基甲酸叔丁酯5-bromooxazole hydrochloride[4,4'-双(1,1-二甲基乙基)-2,2'-联吡啶]二氯化镍(II)[Ir(dF(CF3)ppy)2(dtbbpy)](PF6) 、 N-tris(trimethylsilyl)silyladamantan-1-amine 、 sod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乙二醇二甲醚 为溶剂, 以13 %的产率得到tert-butyl (4-(oxazol-5-ylmethyl)benzyl)carbamate
    参考文献:
    名称:
    利用高通量实验 (HTE) 和 ChemBeads 开发芳基溴和苄基溴光氧化还原交叉电偶联
    摘要:
    本文的讨论描述了金属光氧化还原反应,该反应允许有效探索药物化学中的苄基结构-活性关系。 HTE(高通量实验)和 ChemBeads 的使用可以实现快速反应优化。通过芳基溴和苄基溴之间的交叉亲电子偶联形成二(杂)芳基甲烷,提供了进入不同化学空间的途径。将讨论底物范围的广度,以及利用批量光化学大规模制备这种二(杂)芳基甲烷图案。
    DOI:
    10.1021/acs.orglett.4c00577
  • 作为产物:
    描述:
    2-(三异丙基甲硅烷基)噁唑正丁基锂盐酸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正己烷 为溶剂, 反应 1.67h, 以82%的产率得到5-bromooxazole hydrochloride
    参考文献:
    名称:
    广泛开发但尚未报道:区域控制合成和溴恶唑结构单元的Suzuki-Miyaura反应
    摘要:
    优化了所有异构体溴恶唑的合成方法,并将其范围扩展到所有三个异构体母体,以及各种烷基和芳基取代的溴恶唑。直接区位控制的锂化反应,随后与亲电溴源反应是很常见的现象,并且仅在毫克数范围内导致目标取代的2-,4-和5-溴恶唑。在平行合成条件下,Suzuki-Miyaura交叉偶联反应证明了在这项工作中获得的多功能构建基块的效用。
    DOI:
    10.1002/ejoc.20190003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同类化合物

试剂2,5-Dibromo-3,4-dihexylthiophene 苯-1,2,4-三羧酸-丙烷-1,2,3-三醇(1:1) 碘吡咯 癸氯-二茂铁 甲酮,(4,5-二溴-1H-吡咯-2-基)苯基- 甲基3-氟-1H-1,2,4-三唑-5-羧酸酯 溴代二茂铁 溴-(3-溴-2-噻嗯基)镁 派瑞林D 派瑞林 F 二聚体 氯代二茂铁 曲洛酯 异噻唑,3-氯-5-甲基- 地茂酮 四碘硒吩 四碘噻吩 四碘呋喃 四溴噻吩 四溴吡咯 四溴-N-甲基吡咯 四氯噻吩 四氟噻吩 噻菌腈 噻美尼定. 噻吩,3-溴-4-(1-辛炔基)- 噻吩,3-溴-2-[2-(甲硫基)乙烯基]-,(Z)- 噻吩,3-溴-2-[2-(甲硫基)乙烯基]-,(E)- 噻吩,3-溴-2-[2-(甲硫基)乙烯基]-,(E)- 噻吩,2,5-二氯-3,4-二(氯甲基)- 喷贝特 咪唑烷,2-(4-溴-5-甲基-2-呋喃基)-1,3-二甲基- 叔丁基2-溴-4,6-二氢-5H-吡咯并[3,4-D]噻唑-5-羧酸酯 叔-丁基3-溴-6,7-二氢-1H-吡唑并[4,3-C]吡啶-5(4H)-甲酸基酯 叔-丁基2-溴-5,6-二氢咪唑并[1,2-A]吡嗪-7(8H)-甲酸基酯 叔-丁基(4-溴-5-氰基-1-甲基-1H-吡唑-3-基)氨基甲酯 双环[4.2.0]辛-1,3,5-三烯-7-甲腈,2-氟- 八氟联苯烯 八氟二苯并硒吩 全氟苯并环丁烯二酮 二苯基氯化碘盐 二联苯碘硫酸盐 二氯对二甲苯二聚体 二氯[2-甲基-3(2H)-异噻唑酮-O]的钙合物 二氯-1,2-二硫环戊烯酮 二-(3-溴-1,2,4-噻二唑-5-基)-二硫醚 二(2-噻吩基)碘鎓 乙酸,[[[1-(3-溴-5-异[口噁]唑基)亚乙基]氨基]氧代]-,甲基酯,(E)- [四丁基铵][Δ-三(四氯-1,2-苯二醇酸根)磷酸盐(V)] [3-(4-氯-3,5-二甲基-1H-吡唑-1-基)丙基]胺 [3-(4-氯-1H-吡唑-1-基)-2-甲基丙基]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