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Cu(tris(2-methylpyridyl)amine)(2+) | 87207-95-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Cu(tris(2-methylpyridyl)amine)(2+)
英文别名
(tris(2-pyridylmethyl)amine)Cu(2+);Cu(tris(2-pyridylmethyl)amine)(2+);copper;1-pyridin-2-yl-N,N-bis(pyridin-2-ylmethyl)methanamine
Cu(tris(2-methylpyridyl)amine)(2+)化学式
CAS
87207-95-2
化学式
C18H18CuN4
mdl
——
分子量
353.914
InChiKey
WMZVRIAGYNPXFD-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07
  • 重原子数:
    23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7
  • 拓扑面积:
    41.9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三(2-吡啶基甲基)胺 、 copper(II) perchlorate 以 further solvent(s) 为溶剂, 生成 Cu(tris(2-methylpyridyl)amine)(2+)
    参考文献:
    名称:
    在水溶液中与三脚架氨基聚硫醚和氨基聚吡啶基配体形成铜(II)配合物的动力学和机理。
    摘要:
    在25°C,μ= 0.10 M(NaClO4)的水溶液中研究了与12个相关三脚架配体反应的水合铜离子的络合物形成动力学。对于大多数研究的配体,已解析了未质子化和单质子化配体物种的比形成速率常数。本研究中包括的所有三脚架配体均包含桥头胺氮,其三个分支由2-甲硫基乙基或2-乙硫基乙基和/或2-吡啶基乙基或2-吡啶基甲基组成。由于桥头氮在空间上太受阻碍而无法参与初始配位键的形成,因此第一个键必须在一个侧链上包含硫醚硫或吡啶氮,然后与桥头氮配位以完成第一个螯合环。所有动力学数据均根据键形成步骤中的这一假定顺序进行解释。对于其中所有三个侧链都含有硫醚硫供体原子的两个配体,速率确定步骤似乎是在第二个键形成(螯合物闭环)时,尽管区别尚不明确。对于所有其他未质子化的配体,动力学行为与速率决定的第一键形成是一致的。在质子化时,在某些情况下,速率确定步骤似乎转移到与第二键形成相关的质子损失点。一个特别有趣的发
    DOI:
    10.1021/ic990904p
  • 作为试剂:
    描述:
    N-tosyl-α,α-dichloro-α-methyl-allylacetamideCu(tris(2-methylpyridyl)amine)(2+) 、 N,N,N,N-tetraethylammonium tetrafluoroborate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反应 2.92h, 生成 (3RS,4RS)-4-chloromethyl-3-chloro-3-methyl-1-toluene-4-sulfonylpyrrolidin-2-one 、 (3RS,4SR)-4-chloromethyl-3-chloro-3-methyl-1-toluene-4-sulfonylpyrrolidin-2-one
    参考文献:
    名称:
    铜催化逆原子转移自由基环化的电化学方法
    摘要:
    电化学介导的原子转移自由基环化(e ATRC)已被开发为一种易于清洁的方法,可合成卤代环状化合物。该方法已成功地用于铜与三(2-吡啶基甲基)胺(TPMA)的铜配合物在乙腈(CH 3 CN)中的某些N-烯丙基-α,α-二氯酰胺的铜催化原子转移自由基环化反应中金属含量为1%。催化剂以[Cu(II)TPMA] 2+的形式引入,并通过在铂(Pt)电极上还原而被活化并连续再生为活性铜(I)形式。在ATRC过程中,新的铜(II)络合物[ClCu(II)TPMA] +的还原电势约为。形成比起始[Cu(II)TPMA] 2+负的电压多0.350V 。因此,选择施加的电势至关重要,并且应注意将所有铜(II)物种还原为铜(I)。这些化合物在电解数小时后会经历很高的转化率(79–100%),以两种异构体的混合物形式生成环状γ-内酰胺(收率60–98%),并具有良好的顺-非对映选择性[ dr(cis / trans)=
    DOI:
    10.1002/adsc.20140058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Kinetics and Mechanism of Copper(II) Complex Formation with Tripodal Aminopolythiaether and Aminopolypyridyl Ligands in Aqueous Solution
    作者:Edna A. Ambundo、Marie-Veronique Deydier、L. A. Ochrymowycz、D. B. Rorabacher
    DOI:10.1021/ic990904p
    日期:2000.3.1
    too sterically hindered to participate in initial coordinate bond formation, the first bond must involve a thiaether sulfur or a pyridine nitrogen on one of the pendant legs followed by coordination to the bridgehead nitrogen to complete the first chelate ring. All kinetic data are interpreted in terms of this presumed sequence in the bond formation steps. For the two ligands in which all three pendant
    在25°C,μ= 0.10 M(NaClO4)的水溶液中研究了与12个相关三脚架配体反应的水合铜离子的络合物形成动力学。对于大多数研究的配体,已解析了未质子化和单质子化配体物种的比形成速率常数。本研究中包括的所有三脚架配体均包含桥头胺氮,其三个分支由2-甲硫基乙基或2-乙硫基乙基和/或2-吡啶基乙基或2-吡啶基甲基组成。由于桥头氮在空间上太受阻碍而无法参与初始配位键的形成,因此第一个键必须在一个侧链上包含硫醚硫或吡啶氮,然后与桥头氮配位以完成第一个螯合环。所有动力学数据均根据键形成步骤中的这一假定顺序进行解释。对于其中所有三个侧链都含有硫醚硫供体原子的两个配体,速率确定步骤似乎是在第二个键形成(螯合物闭环)时,尽管区别尚不明确。对于所有其他未质子化的配体,动力学行为与速率决定的第一键形成是一致的。在质子化时,在某些情况下,速率确定步骤似乎转移到与第二键形成相关的质子损失点。一个特别有趣的发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S)-氨氯地平-d4 (R,S)-可替宁N-氧化物-甲基-d3 (R)-N'-亚硝基尼古丁 (5E)-5-[(2,5-二甲基-1-吡啶-3-基-吡咯-3-基)亚甲基]-2-亚磺酰基-1,3-噻唑烷-4-酮 (5-溴-3-吡啶基)[4-(1-吡咯烷基)-1-哌啶基]甲酮 (5-氨基-6-氰基-7-甲基[1,2]噻唑并[4,5-b]吡啶-3-甲酰胺) (2S)-2-[[[9-丙-2-基-6-[(4-吡啶-2-基苯基)甲基氨基]嘌呤-2-基]氨基]丁-1-醇 (2R,2''R)-(+)-[N,N''-双(2-吡啶基甲基)]-2,2''-联吡咯烷四盐酸盐 黄色素-37 麦斯明-D4 麦司明 麝香吡啶 鲁非罗尼 鲁卡他胺 高氯酸N-甲基甲基吡啶正离子 高氯酸,吡啶 高奎宁酸 马来酸溴苯那敏 马来酸左氨氯地平 顺式-双(异硫氰基)(2,2'-联吡啶基-4,4'-二羧基)(4,4'-二-壬基-2'-联吡啶基)钌(II) 顺式-二氯二(4-氯吡啶)铂 顺式-二(2,2'-联吡啶)二氯铬氯化物 顺式-1-(4-甲氧基苄基)-3-羟基-5-(3-吡啶)-2-吡咯烷酮 顺-双(2,2-二吡啶)二氯化钌(II) 水合物 顺-双(2,2'-二吡啶基)二氯化钌(II)二水合物 顺-二氯二(吡啶)铂(II) 顺-二(2,2'-联吡啶)二氯化钌(II)二水合物 非那吡啶 非洛地平杂质C 非洛地平 非戈替尼 非尼拉朵 非尼拉敏 阿雷地平 阿瑞洛莫 阿培利司N-6 阿伐曲波帕杂质40 间硝苯地平 间-硝苯地平 锇二(2,2'-联吡啶)氯化物 链黑霉素 链黑菌素 银杏酮盐酸盐 铬二烟酸盐 铝三烟酸盐 铜-缩氨基硫脲络合物 铜(2+)乙酸酯吡啶(1:2:1) 铁5-甲氧基-6-甲基-1-氧代-2-吡啶酮 钾4-氨基-3,6-二氯-2-吡啶羧酸酯 钯,二氯双(3-氯吡啶-κN)-,(SP-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