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phenyl-2,3,4,5-tetra(4-methylphenyl)pyrrole | 1403495-46-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phenyl-2,3,4,5-tetra(4-methylphenyl)pyrrole
英文别名
1-phenyl-2,3,4,5-tetra(4-methylphenyl)-1H-pyrrole;2,3,4,5-Tetrakis(4-methylphenyl)-1-phenylpyrrole
N-phenyl-2,3,4,5-tetra(4-methylphenyl)pyrrole化学式
CAS
1403495-46-4
化学式
C38H33N
mdl
——
分子量
503.687
InChiKey
IQQVJISYKHZVFJ-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0.4
  • 重原子数:
    39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6.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1
  • 拓扑面积:
    4.9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0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1,1'-(1,2-乙炔二基)二(4-甲基苯)苯胺sodium carbonatecopper(l) chloride 、 palladium dichloride 作用下, 以 1,4-二氧六环 为溶剂, 反应 6.0h, 以48%的产率得到N-phenyl-2,3,4,5-tetra(4-methylphenyl)pyrrole
    参考文献:
    名称:
    芳胺和二芳基乙炔的钯催化反应:2,3-二芳基吲哚和五芳基吡咯的溶剂控制构建
    摘要:
    通过选择DMF和二恶烷作为溶剂,在PdCl2存在下,炔烃和胺分别构建了吲哚和吡咯的骨架。这些 Pd 催化的反应不含磷烷,原子效率高,可以在温和的碱性条件下进行。本文还讨论了在不同溶剂中选择性形成吲哚和吡咯的机制。
    DOI:
    10.1002/ejoc.20120053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valuation of Tungsten Catalysis among Early Transition Metals for <i>N</i>-Aryl-2,3,4,5-tetraarylpyrrole Synthesis: Modular Access to N-Doped π-Conjugated Material Precursors
    作者:Hayato Tsurugi、Takuya Akiyama、Connor W. Frye、Yuya Kakiuchi、Kazushi Mashima、Ian A. Tonks
    DOI:10.1021/acs.inorgchem.3c03858
    日期:2024.2.12
    bis(imido)tungsten(VI) species via successive one-electron reduction and N═N bond cleavage of 2a was revealed by isolating W(═NPh)2Cl2(PMe2Ph)2 from imidotungsten(V) trichloride and 2a in the presence of PMe2Ph. The superior catalytic activity of the tungsten catalyst was clarified by a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study: activation energies for the key three steps, [2 + 2]-cycloaddition of W═NPh and diarylacetylene
    WCl 6和N , N' -双(三甲基基)-2,5-二甲基二氢吡嗪 ( Si -Me 2 -DHP) 生成的低价物质促进N -苯基-2,3,4,5- 的催化形成由二芳基乙炔1a-k和偶氮苯 ( 2a ) 生成四芳基吡咯3aa-ka 。初始催化剂活化过程是用Si -Me 2 -DHP对WCl 6进行三电子还原以提供瞬时“WCl 3 ”物质。通过从三亚胺 (V) 中分离 W(=NPh) 2 Cl 2 (PMe 2 Ph) 2和2a在PMe 2 Ph存在下。通过密度泛函理论研究阐明了催化剂的优异催化活性:关键三个步骤的活化能,W=NPh和二芳基乙炔的[2 + 2]-环加成形成(亚基亚烷基)物质、烯炔与第二个二芳基乙炔的复分解以及 C-N 键的形成,是 180 °C 催化反应的合理值。此外,这种催化剂克服了两个不同的失活过程:α-烯二酰胺基的形成和低价物质的聚集,这两个过程在之前开发的催化剂中都观察到。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