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羟基苯亚甲基丙二腈 | 3785-90-8

中文名称
4-羟基苯亚甲基丙二腈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4-hydroxyphenylmethylene)malononitrile
英文别名
4-hydroxybenzylidenemalononitrile;2-(4-hydroxybenzylidene)malononitrile;2‑(4‑hydroxybenzylidene)malononitrile;2-[(4-hydroxyphenyl)methylidene]propanedinitrile
4-羟基苯亚甲基丙二腈化学式
CAS
3785-90-8
化学式
C10H6N2O
mdl
——
分子量
170.17
InChiKey
FNCOVSWSZZVFBQ-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86-189 °C
  • 沸点:
    301.15°C (rough estimate)
  • 密度:
    1.2047 (rough estimate)
  • 溶解度:
    乙醇:20 mg/mL,澄清
  • 稳定性/保质期:

    在常温常压下保持稳定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8
  • 重原子数:
    13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67.8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3

安全信息

  • 危险等级:
    6.1
  • 危险品标志:
    T
  • 安全说明:
    S45
  • 危险类别码:
    R25
  • WGK Germany:
    3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2811 6.1/PG 3
  • RTECS号:
    OO4200000
  • 海关编码:
    2926909090
  • 包装等级:
    III
  • 危险类别:
    6.1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64,P270,P301+P310,P321,P330,P405,P501
  • 危险性描述:
    H301
  • 储存条件:
    存储条件:2-8℃,避光,置于通风干燥处,密封保存。

SDS

SDS:a0f71e7edbe1aff9767a3a3ec284f1f2
查看

模块 1. 化学品
1.1 产品标识符
: (4-Hydroxybenzylidene)malonitrile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无数据资料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用于研发。不作为药品、家庭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急性毒性, 经口 (类别 3)
眼睛刺激 (类别 2B)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象形图
警示词 危险
危险申明
H301 吞咽会中毒
H320 造成眼刺激。
警告申明
预防措施
P264 操作后彻底清洁皮肤。
P270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事故响应
P301 + P310 如果吞下去了: 立即呼救解毒中心或医生。
P305 + P351 + P338 如与眼睛接触,用水缓慢温和地冲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
出,取出隐形眼镜,然后继续冲洗.
P321 具体处置(见本标签上提供的急救指导)。
P330 漱口。
P337 + P313 如仍觉眼睛刺激:求医/就诊。
安全储存
P405 存放处须加锁。
废弃处置
P501 将内容物/ 容器处理到得到批准的废物处理厂。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C10H6N2O
分子式
: 170.17 g/mol
分子量
组分 浓度或浓度范围
[(4-Hydroxyphenyl)methylene]malononitrile
<=100%
化学文摘登记号(CAS 3785-90-8
No.) 223-253-0
EC-编号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向到现场的医生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皮肤接触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立即将患者送往医院。 请教医生。
眼睛接触
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请教医生。
食入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通过口喂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抗乙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氮氧化物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信息
无数据资料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
戴呼吸罩。 避免粉尘生成。 避免吸入蒸气、烟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
避免吸入粉尘。
6.2 环境保护措施
如能确保安全,可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的泄漏或溢出。 不要让产品进入下水道。
6.3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
收集和处置时不要产生粉尘。 扫掉和铲掉。 放入合适的封闭的容器中待处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避免形成粉尘和气溶胶。
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使容器保持密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建议的贮存温度: 2 - 8 °C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避免与皮肤、眼睛和衣服接触。 休息前和操作本品后立即洗手。
个体防护设备
眼/面保护
面罩與安全眼鏡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完全接触
物料: 丁腈橡胶
最小的层厚度 0.11 mm
溶剂渗透时间: 480 min
测试过的物质Dermatril® (KCL 740 / Z677272, 规格 M)
飞溅保护
物料: 丁腈橡胶
最小的层厚度 0.11 mm
溶剂渗透时间: 480 min
测试过的物质Dermatril® (KCL 740 / Z677272, 规格 M)
, 测试方法 EN374
如果以溶剂形式应用或与其它物质混合应用,或在不同于EN
374规定的条件下应用,请与EC批准的手套的供应商联系。
这个推荐只是建议性的,并且务必让熟悉我们客户计划使用的特定情况的工业卫生学专家评估确认才可.
这不应该解释为在提供对任何特定使用情况方法的批准.
身体保护
全套防化学试剂工作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数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如危险性评测显示需要使用空气净化的防毒面具,请使用全面罩式多功能微粒防毒面具N99型(US)
或P2型(EN
143)防毒面具筒作为工程控制的候补。如果防毒面具是保护的唯一方式,则使用全面罩式送风防毒
面具。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粉末
颜色: 油膏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熔点/凝固点: 186 - 189 °C
f) 沸点、初沸点和沸程
无数据资料
g) 闪点
无数据资料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气压
无数据资料
l) 蒸汽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密度/相对密度
无数据资料
n) 水溶性
不溶
o) n-辛醇/水分配系数
辛醇--水的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2.048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无数据资料
10.5 不相容的物质
强氧化剂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皮肤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眼睛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长期或反复接触导致个别人过敏反应 前面的数据或数据判读是根据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SAR)确定的。
生殖细胞致突变性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 误吞会中毒。
皮肤 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有害。 可能引起皮肤刺激。
眼睛 引起眼睛刺激。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OO4200000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潜在的生物累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良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将剩余的和不可回收的溶液交给有许可证的公司处理。
与易燃溶剂相溶或者相混合,在备有燃烧后处理和洗刷作用的化学焚化炉中燃烧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按未用产品处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2811 国际海运危规: 2811 国际空运危规: 2811
14.2 联合国运输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TOXIC SOLID, ORGANIC, N.O.S. ([(4-Hydroxyphenyl)methylene]malononitrile)
国际海运危规: TOXIC SOLID, ORGANIC, N.O.S. ([(4-Hydroxyphenyl)methylene]malononitrile)
国际空运危规: Toxic solid, organic, n.o.s. ([(4-Hydroxyphenyl)methylene]malononitrile)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6.1 国际海运危规: 6.1 国际空运危规: 6.1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III 国际海运危规: III 国际空运危规: III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国际空运危规: 否
海洋污染物(是/否):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提醒
无数据资料
上述信息视为正确,但不包含所有的信息,仅作为指引使用。本文件中的信息是基于我们目前所知,就正
确的安全提示来说适用于本品。该信息不代表对此产品性质的保证。
参见发票或包装条的反面。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制备方法与用途

酪磷蛋白8是一种酪氨酸激酶,其对EGFR激酶的IC50值为560微摩尔/升。此外,酪磷蛋白8还具有GTPase抑制剂的作用。研究显示,它也能抑制蛋白丝氨酸/苏氨酸磷酸酶钙调神经磷酸酶,IC50值为21微摩尔/升。[1][2][3]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Inhibition of the cellular function of perforin by 1-amino-2,4-dicyanopyrido[1,2-a]benzimidazoles
    摘要:
    A high throughput screen showed the ability of a 1-amino-2,4-dicyanopyrido[1,2-a]benzimidazole analogue to directly inhibit the lytic activity of the pore-forming protein perforin. A series of analogues were prepared to study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 (SAR) for the this activity, either directly added to cells or released in situ by KHYG-1 NK cells, at non-toxic concentrations. These studies showed that the pyridobenzimidazole moiety was required for effective activity, with strongly basic centres disfavoured. This class of compounds was relatively unaffected by the addition of serum, which was not the case for a previous class of direct inhibitors. (C) 2011 Elsevier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DOI:
    10.1016/j.bmc.2011.05.013
  • 作为产物:
    描述:
    对羟基苯甲醇2,2,6,6-四甲基哌啶氧化物 、 dimethyl 3-methyl-9-oxo-7-(3,3,4,4,5,5,6,6,7,7,8,8,9,9,10,10,10-heptadecafluorodecyl)-2,4-di(pyridin-2-yl)-3,7-diazabicyclo-[3.3.1]nonane-1,5-dicarboxylate 、 copper(I) bromide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反应 9.0h, 生成 4-羟基苯亚甲基丙二腈
    参考文献:
    名称:
    Fluorous bispidine: a bifunctional reagent for copper-catalyzed oxidation and knoevenagel condensation reactions in water
    摘要:
    氟亲和性双咪唑型配体已被开发用于展示其在铜催化的氧化反应、Knoevenagel缩合和水中温和条件下串联氧化/缩合反应中作为配体和碱的双功能性质。
    DOI:
    10.1039/c5ra17093a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 New, Fast and Easy Strategy for One-pot Synthesis of Full Substituted Cyclopropanes: Direct Transformation of Aldehydes to 3-Aryl-1,1,2,2-tetracyanocyclopropanes
    作者:Nader Noroozi Pesyan、Mohammad Ali Kimia、Mohammad Jalilzadeh、Ertan Şahin
    DOI:10.1002/jccs.201200189
    日期:2013.1
    A new, fast and easy method for one‐pot reaction of aromatic aldehydes and dialdehydes with malononitrile and cyanogen bromide has been developed to afford full substituted 3‐arylcyclopropane‐1,1,2,2‐tetracarbonitriles in excellent yields in very short time (about 5 seconds). The structures elucidations werev characterized by IR, 1H NMR, 13C NMR, mass spectrometry and X‐ray crystallography techniques
    已开发出一种新的快速简便的方法,用于芳族醛和二醛与丙二腈和溴化氰的单锅反应,可在极短的时间内以极高的收率提供全取代的3-芳基环丙烷-1,1,2,2-四腈。大约5秒钟)。通过IR,1 H NMR,13 C NMR,质谱和X射线晶体学技术对结构进行了表征。对于这些化合物,晶体学数据在固体情况下在镜像中显示出两种结构,在溶液中显示出一种不同的结构。讨论了反应机理。
  • Supramolecular polymeric aggregation behavior and its impact on catalytic properties of imidazolium based hydrophilic ionic liquids
    作者:Shoaib Muhammad、Muhammad Naveed Javed、Firdous Imran Ali、Ahmed Bari、Imran Ali Hashmi
    DOI:10.1016/j.molliq.2019.112372
    日期:2020.2
    (ILs) self-assemble to form supramolecular polymeric clusters/aggregates. The aggregation behavior of ILs influences its activity in the organic synthesis. However, the precise role of ILs in organic reactions is still unknown. It is, therefore, important to comprehend the supramolecular polymeric aggregation behavior of ILs. We are exploring the supramolecular polymeric aggregation behavior of ILs
    离子液体(ILs)自组装形成超分子聚合物簇/聚集体。IL的聚集行为影响其在有机合成中的活性。但是,IL在有机反应中的确切作用仍是未知的。因此,重要的是要理解IL的超分子聚合聚集行为。我们正在使用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探索IL的超分子聚合聚集行为。我们已经合成了四个亲水性IL(1-4),并研究了它们的聚集行为及其对碳-碳键形成(Knoevenagel和Claisen-Schmidt缩合)催化活性的影响。在这里,我们表明IL的聚集行为取决于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类型和性质。ESI-MS(-ve)光谱揭示了两种不同类型的聚集,即[C n A n + 1 ] -和[A 2  + H + ] -。我们发现,催化活性随[C n A n + 1 ] -超分子聚集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在IL中获得的最高收率的产品显示出阴离子-阴离子聚集的减少[A 2  + H +] – ESI-MS中的丰度。我们预计我们
  • An Efficient One‐pot Three‐component Method for the Synthesis of 5‐Amino‐3‐(2‐oxo‐2 <i>H</i> ‐chromen‐3‐yl)‐7‐aryl‐7 <i>H</i> ‐thiazolo[3,2‐a]pyridine‐6,8‐dicarbonitriles
    作者:Kavitha Kotthireddy、Srikrishna Devulapally、Pramod Kumar Dubey、Aparna Pasula
    DOI:10.1002/jhet.3472
    日期:2019.3
    A facile, convenient, and adequate method has been developed for the synthesis of novel 5‐amino‐3‐(2‐oxo‐2H‐chromen‐3‐yl)‐7‐aryl‐7H‐thiazolo[3,2‐a]pyridine‐6,8‐dicarbonitriles (6) by employing 2‐(4‐(2‐oxo‐2H‐chromen‐3‐yl)thiazol‐2‐yl)acetonitrile (3) as an important precursor. Initially, we have synthesized the target compounds in a stepwise manner and then approached a tandem method to examine the
    一种简便,方便,和充足的方法已被用于新的5-氨基-3-(2-氧代-2的合成开发ħ -苯并吡喃-3-基)-7-芳基- 7 ħ -噻唑并[3,2- a]吡啶-6,8-二腈(6)通过使用2-(4-(2-oxo-2 H -chromen-3-yl)噻唑-2-基)乙腈(3)作为重要的前体。最初,我们以逐步的方式合成了目标化合物,然后采用串联方法研究了单锅法的可行性。随后,建立了一个三锅法的三组分协议,用于通过3的反应合成标题化合物。与苯甲醛和丙二腈在回流的乙醇中产生了一个新的六元噻唑并[3,2-a]吡啶作为杂种支架。针对该反应优化了反应条件,并且具有各种芳基和杂芳基醛的广泛底物范围使该方案非常实用,引人注目且值得。全面概述了这些化合物形成的机理。这些新合成的化合物的表征是通过IR,1 H NMR,13 C NMR和HRMS进行的。
  •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Study of Prion Inhibition by 2-Aminopyridine-3,5-dicarbonitrile-Based Compounds:  Parallel Synthesis, Bioactivity, and in Vitro Pharmacokinetics
    作者:Barnaby C. H. May、Julie A. Zorn、Juanita Witkop、John Sherrill、Andrew C. Wallace、Giuseppe Legname、Stanley B. Prusiner、Fred E. Cohen
    DOI:10.1021/jm061045z
    日期:2007.1.1
    2-Aminopyridine-3,5-dicarbonitrile compounds were previously identified as mimetics of dominant-negative prion protein mutants and inhibit prion replication in cultured cells. Here, we report findings from a comprehens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study of the 6-aminopyridine-3,5-dicarbonitrile scaffold. We identify compounds with significantly improved bioactivity (approximately 40-fold) against
    2-氨基吡啶-3,5-二甲腈化合物以前被鉴定为显性负病毒蛋白突变体的模拟物,并抑制病毒在培养细胞中的复制。在这里,我们报告从6-氨基吡啶-3,5-二甲腈支架的全面的结构-活性关系研究中发现的结果。我们确定了具有明显改善的生物活性(约40倍)的抗感染性ion病毒同工型(PrPSc)复制和合适的药代动力学特征的化合物,以保证在病毒疾病的动物模型中进行评估。
  • Introduction of an efficient DABCO-based bis-dicationic ionic salt catalyst for the synthesis of arylidenemalononitrile, pyran and polyhydroquinoline derivatives
    作者:Mehdi Zabihzadeh、Atefeh Omidi、Farhad Shirini、Hassan Tajik、Mohaddeseh Safarpoor Nikoo Langarudi
    DOI:10.1016/j.molstruc.2020.127730
    日期:2020.4
    Abstract —An affordable DABCO-based bis-dicationic ionic salt ([(DABCO)2C3H5OH]·2Cl) was utilized for the synthesis of arylidenemalononitrile, tetrahydrobenzo[b]pyran, pyrano[2,3-d]-pyrimidinone (thione), dihydropyrano[3,2-c]chromene, and polyhydroquinoline derivatives. The significant features of the presented method are ease of preparation and handling of the catalyst, high catalytic activity, short
    摘要 —一种经济实惠的基于 DABCO 的双阳离子离子盐 ([(DABCO)2C3H5OH]·2Cl) 用于合成亚芳基丙二腈、四氢苯并[b]吡喃、吡喃并[2,3-d]-嘧啶酮(硫酮),二氢吡喃并[3,2-c]色烯和聚氢喹啉衍生物。该方法的显着特点是催化剂易于制备和处理,催化活性高,反应时间短,无需柱色谱分离,后处理程序简单。此外,催化剂可以很容易地回收并在研究的反应中重复使用几个循环。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