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2'-(3-phenylpropane-1,1-diyl)bis(1H-pyrrole) | 1620583-74-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2'-(3-phenylpropane-1,1-diyl)bis(1H-pyrrole)
英文别名
meso-(3-phenylpropyl)dipyrromethane
2,2'-(3-phenylpropane-1,1-diyl)bis(1H-pyrrole)化学式
CAS
1620583-74-5
化学式
C17H18N2
mdl
——
分子量
250.343
InChiKey
BMHZWZLPWBQYJV-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11
  • 重原子数:
    19.0
  • 可旋转键数:
    5.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8
  • 拓扑面积:
    31.58
  • 氢给体数:
    2.0
  • 氢受体数:
    0.0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苯丙醛吡咯1-丁基磺酸-3-甲基咪唑硫酸氢盐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反应 1.5h, 以38%的产率得到2,2'-(3-phenylpropane-1,1-diyl)bis(1H-pyrrole)
    参考文献:
    名称:
    SO 3 H-官能化离子液体催化在水性介质中绿色合成二吡咯甲烷†
    摘要:
    描述了一种温和,有效且无金属的方法,用于在室温下在水性介质中由SO 3 H官能化的离子液体(SO 3 H-ILs)催化由醛和未取代的吡咯绿色合成二吡咯甲烷。值得注意的是,SO 3 H-IL,1-丁基磺酸-3-甲基咪唑硫酸氢盐([bsmim] [HSO 4 ])是中度到良好产率的相应所需产物的最有效催化剂。
    DOI:
    10.1039/c5ob01953b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Green synthesis and anti-inflammatory studies of a series of 1,1-bis(heteroaryl)alkane derivatives
    作者:Jaray Jaratjaroonphong、Surisa Tuengpanya、Rungnapha Saeeng、Sarinporn Udompong、Klaokwan Srisook
    DOI:10.1016/j.ejmech.2014.06.045
    日期:2014.8
    an efficient catalyst for a double Friedel–Crafts reaction of various heteroarenes, i.e. 2-methylfuran, 2-ethylfuran, 2-methylthiophene, pyrrole, N-methylpyrrole and indole, using aldehydes as alkylating agents under “open-flask” conditions with toluene or water as the reaction media. In the presence of 10 mol% iodine in toluene at room temperature, both aliphatic and aromatic aldehydes reacted smoothly
    分子已被用作各种杂芳烃(例如2-甲基呋喃2-乙基呋喃2-甲基噻吩吡咯N-甲基吡咯吲哚,在“开瓶”条件下使用醛作为烷基化剂,并以甲苯为反应介质。在室温下,在甲苯中存在10 mol%的情况下,脂族醛和芳族醛均能平稳反应,从而以良好或优异的收率得到相应的双(杂芳基)烷烃。有趣的是,以为溶剂,以中等至良好的产率获得了双(杂芳基)烷烃加合物。本步骤的优点是在一步合成中使用温和的反应条件,催化剂用量低和环境友好的试剂。为了发现新型的非甾体抗炎药,评估了合成的双(杂芳基)烷烃在脂多糖(LPS)刺激的RAW 264.7巨噬细胞模型中的抗炎活性。这些化合物(50μM)显着抑制NO的产生,并且对巨噬细胞没有明显的细胞毒性作用。其中,双[(5-甲基)2-呋喃基](4-硝基苯基)甲烷对IC的NO抑制作用最强50值42.4±1.9,与阳性对照(43.3±2.5μM)相似。因此,双[(5-甲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