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蒿子 D<小>ILS小>的根中分离出了两种新的烷基
酚衍
生物,分别命名为蒿子
酚 E(2)和蒿子
酚 F(3),以及一种已知的烷基
酚--蒿子
酚 D(1)。通过
化学和光谱技术阐明了 1-3 的结构。化合物 1 和 2 对两种人类非小细胞肺癌
细胞系(H1299 和 A549)具有很强的细胞毒性。我们发现化合物 1 和 2 上调了内质网(ER)应激标志物的 mRNA 和蛋白质表达,包括 C/EBP 同源蛋白(CHOP)、结合免疫球蛋白(Bip)和肌醇需要酶 1(IRE1),这表明 1 和 2 是新型的天然 ER 应激诱导剂。用 1 µ
M 和 5 µ
M 的 1 或 2 处理 H1299 和 A549 细胞会引发 G1 期停滞,同时泛素融合降解蛋白 1 (Ufd1) 和 S 期激酶相关蛋白 2 (Skp2) 蛋白会下调,p27 也会积累,而这正是 ER 应激介导的 G1 期停滞的关键轴。高浓度(10、20 µ<小>M小>)化合物 1 和 2 还能诱导细胞凋亡,这与 CHOP 和 Bim 的上调、caspase-9、caspase-3 的活化以及多聚(
ADP-
核糖)聚合酶(PARP)的裂解有关。这些结果表明,化合物 1 和 2 可诱导 ER 应激,进而导致人类非小细胞肺癌细胞 G1 停止和凋亡,它们可能具有潜在的抗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