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4-methoxyphenyl)propyl acetate | 125092-37-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4-methoxyphenyl)propyl acetate
英文别名
——
3-(4-methoxyphenyl)propyl acetate化学式
CAS
125092-37-7
化学式
C12H16O3
mdl
——
分子量
208.257
InChiKey
MAPCCKNBCOANEQ-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4
  • 重原子数:
    15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2
  • 拓扑面积:
    35.5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4-methoxyphenyl)propyl acetate 在 lithium aluminium tetrahydride 、 Rh2[(N-(4-dodecylphenyl)sulfonyl)-(S)-prolinate]4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1.5h, 生成 (2R,3R)-2-(4-bromophenyl)-3-(4-methoxyphenyl)penta-1,5-diol
    参考文献:
    名称:
    有机合成的新战略反应:催化不对称CH活化为氧的α,作为醛醇缩合反应的替代物。
    摘要:
    借助于铑类胡萝卜素诱导的CH插入而实现的甲硅烷基醚的CH活化代表了一种立体选择性合成甲硅烷基保护的β-羟基酯的非常直接的方法。该反应可以以非常高的区域,非对映和对映选择性进行,并且代表了醛醇缩合反应的替代物。反应由脯氨酸铑络合物Rh(2)(S-DOSP)(4)催化。高化学选择性的关键要求是使用供体/受体取代的类胡萝卜素,例如衍生自芳基重氮乙酸甲酯的那些。可以使用多种甲硅烷基醚,例如烯丙基甲硅烷基醚,四烷氧基硅烷,甚至简单的三甲基甲硅烷基烷基醚。通常,CH活化优先发生在亚甲基位置,因为反应性受空间和电子效应之间的微妙平衡控制。
    DOI:
    10.1021/jo034533c
  • 作为产物:
    描述:
    3-(4-甲氧苯基)-1-丙醇三氯溴甲烷 、 (4,4'-di-tert-butyl-2,2'-dipyridyl)-bis-(2-phenylpyridine(-1H))-iridium(III) hexafluorophosphate 、 sodium hydr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二氯甲烷 、 mineral oil 为溶剂, 反应 24.5h, 生成 3-(4-methoxyphenyl)propyl acetate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O-α-SP可见光推荐烷基苄基醚转化成烷基酯或醇3 C-H裂解
    摘要:
    开发了一种温和且高产的可见光促进的烷基苄基醚向烷基酯或烷基醇的转化。机制研究涉及的均裂自由基链反应提供了证据ö -α-SP 3 C-H键在基板的传播的步骤之一。我们建议α-溴醚是转化的关键中间体。
    DOI:
    10.1021/acs.orglett.5b0066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Manganese-catalysed benzylic C(sp3)–H amination for late-stage functionalization
    作者:Joseph R. Clark、Kaibo Feng、Anasheh Sookezian、M. Christina White
    DOI:10.1038/s41557-018-0020-0
    日期:2018.6
    intermolecular benzylic C–H amination of bioactive molecules and natural products that proceeds with unprecedented levels of reactivity and site selectivity. In the presence of a Brønsted or Lewis acid, the [MnIII(ClPc)]-catalysed C–H amination demonstrates unique tolerance for tertiary amine, pyridine and benzimidazole functionalities. Mechanistic studies suggest that C–H amination likely proceeds
    将氮直接安装到复杂分子的C - H键中的反应非常重要,因为它们具有改变给定化合物的化学生物学特性的潜力。尽管选择性分子内C - H基化反应是已知的,但在保持出色的位点选择性和官能团耐受性的同时实现高平的反应性仍然是分子间C - H基化的挑战。在这里,我们报道了一种用于生物活性分子和天然产物的分子间苄基C – H胺化反应的酞菁催化剂[MnIII(ClPc)] ,其反应活性和位点选择性达到前所未有的平。在布朗斯台德酸或路易斯酸的存在下,[MnIII(ClPc)]催化的C–基化显示出对叔胺,吡啶苯并咪唑官能团的独特耐受性。机理研究表明,C - H基化反应可能通过逐步的途径通过亲电属茂中间体进行,其中C - H裂解是反应的速率决定步骤。总的来说,这些机械特性与以前的贱属催化的C - H胺形成对比,并为可调的选择性提供了新的机会。
  • Organic photoredox catalysis for the oxidation of silicates: applications in radical synthesis and dual catalysis
    作者:Christophe Lévêque、Ludwig Chenneberg、Vincent Corcé、Cyril Ollivier、Louis Fensterbank
    DOI:10.1039/c6cc04636c
    日期:——
    Metal free photooxidation of alkyl bis(catecholato)silicates with the organic dye, 1,2,3,5-tetrakis(carbazol-9-yl)-4,6-dicyano-benzene (4CzIPN), allows the smooth formation of alkyl radicals. The latter can be efficiently engaged either with radical acceptors to...
    有机染料1,2,3,5-四(咔唑-9-基)-4,6-二基苯(4CzIPN)的烷基双(邻苯二酚硅酸盐的无属光氧化作用可平滑地形成烷基。后者可以有效地与激进受体结合以...
  • Nickel-Catalyzed Cross-Electrophile Coupling of Aryl Chlorides with Primary Alkyl Chlorides
    作者:Seoyoung Kim、Matthew J. Goldfogel、Michael M. Gilbert、Daniel J. Weix
    DOI:10.1021/jacs.0c02673
    日期:2020.6.3
    Alkyl chlorides and aryl chlorides are among the most abundant and stable carbon electrophiles. Although their coupling with carbon nucleophiles is well developed, the cross-electrophile coupling of aryl chlorides with alkyl chlorides has remained a challenge. We report here the first general approach to this transformation. The key to produc-tive, selective cross-coupling is the use of a small amount
    烷基和芳基是最丰富和最稳定的碳亲电子试剂。尽管它们与碳亲核试剂的偶联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芳基化物与烷基化物的交叉亲电偶联仍然是一个挑战。我们在这里报告了这种转变的第一种一般方法。生产性、选择性交叉偶联的关键是使用少量化物或化物以及最近报道的配体吡啶-2,6-双(N-甲脒) (PyBCamCN)。反应的范围用 35 个实例(平均产率为 63% ±16%)进行了证明,我们表明 Br- 和 I- 添加剂充当助催化剂,产生低、稳态浓度的更具反应性烷基/
  • Photocatalyzed site-selective C(sp3)-H sulfonylation of toluene derivatives and cycloalkanes with inorganic sulfinates
    作者:Shaonan Zhang、Shi Cao、Yu-Mei Lin、Liyuan Sha、Cheng Lu、Lei Gong
    DOI:10.1016/s1872-2067(21)63953-0
    日期:2022.3
    The development of practical methods for the direct and selective C(sp3)-H functionalization of hydrocarbons is an attractive topic in synthetic chemistry. Although the radical-mediated hydrogen atom transfer (HAT) process has shown considerable potential in such reactions, it still faces fundamental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reactivity and selectivity. Herein, we report a convenient and economic approach
    开发用于烃的直接和选择性C( sp 3 )-H 官能化的实用方法是合成化学中的一个有吸引力的课题。尽管自由基介导的氢原子转移 (HAT) 过程在此类反应中显示出相当大的潜力,但它仍然面临与反应性和选择性相关的基本问题。在此,我们报告了一种方便且经济的位点选择性 C( sp 3 ) -H 磺酰化方法光诱导的 HAT 催化。使用共轭多环醌作为直接 HAT 光催化剂,市售无机亚磺酸盐作为磺酰化源,三氟甲磺酸作为廉价氧化剂,多种甲苯生物和环烷烃在温和条件下转化为生物和合成有趣的砜产品。机理研究表明,反应顺序涉及直接 HAT 诱导的自由基形成和随后的介导的有机属过程以形成 CS 键。这种方法提供了一个吸引人的机会,可以从丰富的碳氢化合物起始材料和廉价的试剂中提供高附加值的产品。
  • Electrochemical Benzylic C(sp<sup>3</sup>)–H Isothiocyanation
    作者:Shanxue Zhang、Yufeng Li、Tao Wang、Ming Li、Lirong Wen、Weisi Guo
    DOI:10.1021/acs.orglett.2c00415
    日期:2022.3.4
    Selective C(sp3)–H isothiocyanation represents a significant strategy for the synthesis of isothiocyanate derivatives. We report herein an electrochemical benzylic isothiocyanation in a highly chemo- and site-selective manner under external oxidant-free conditions. The high chemoselectivity is attributed to the facile in situ isomerization of benzylic thiocyanates to isothiocyanates. Notably, the method
    选择性 C(sp 3 )-H 异化代表了合成异硫氰酸酯生物的重要策略。我们在此报告了在外部无氧化剂条件下以高度化学和位点选择性方式进行的电化学苄基异化反应。高化学选择性归因于苄基硫氰酸酯容易原位异构化为异硫氰酸酯。值得注意的是,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官能团相容性,适用于生物活性分子的后期功能化。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R)-3-(叔丁基)-4-(2,6-二异丙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2S,3R)-3-(叔丁基)-2-(二叔丁基膦基)-4-甲氧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二甲氧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R,2''R,3R,3''R)-3,3''-二叔丁基-4,4''-二甲氧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氟-3-异丙氧基苯基)三氟硼酸钾 (+)-6,6'-{[(1R,3R)-1,3-二甲基-1,3基]双(氧)}双[4,8-双(叔丁基)-2,10-二甲氧基-丙二醇 麦角甾烷-6-酮,2,3,22,23-四羟基-,(2a,3a,5a,22S,23S)- 鲁前列醇 顺式6-(对甲氧基苯基)-5-己烯酸 顺式-铂戊脒碘化物 顺式-四氢-2-苯氧基-N,N,N-三甲基-2H-吡喃-3-铵碘化物 顺式-4-甲氧基苯基1-丙烯基醚 顺式-2,4,5-三甲氧基-1-丙烯基苯 顺式-1,3-二甲基-4-苯基-2-氮杂环丁酮 非那西丁杂质7 非那西丁杂质3 非那西丁杂质22 非那西丁杂质18 非那卡因 非布司他杂质37 非布司他杂质30 非布丙醇 雷诺嗪 阿达洛尔 阿达洛尔 阿莫噁酮 阿莫兰特 阿维西利 阿索卡诺 阿米维林 阿立酮 阿曲汀中间体3 阿普洛尔 阿普斯特杂质67 阿普斯特中间体 阿普斯特中间体 阿托西汀EP杂质A 阿托莫西汀杂质24 阿托莫西汀杂质10 阿托莫西汀EP杂质C 阿尼扎芬 阿利克仑中间体3 间苯胺氢氟乙酰氯 间苯二酚二缩水甘油醚 间苯二酚二异丙醇醚 间苯二酚二(2-羟乙基)醚 间苄氧基苯乙醇 间甲苯氧基乙酸肼 间甲苯氧基乙腈 间甲苯异氰酸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