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3-dimethyl-1H-inden-1-ol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3-dimethyl-1H-inden-1-ol
英文别名
1,3-dimethyl-1-indenol;1,3-Dimethylinden-1-ol
1,3-dimethyl-1H-inden-1-ol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1H12O
mdl
——
分子量
160.216
InChiKey
OLTGBBZNDCRRFH-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7
  • 重原子数:
    12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7
  • 拓扑面积:
    20.2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1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1-(2-溴苯基)乙醇 在 palladium diacetate 、 silica gelcaesium carbonate三苯基膦pyridinium chlorochromat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二氯甲烷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6.0h, 生成 1,3-dimethyl-1H-inden-1-ol 、 1-methyl-3-methyleneindan-1-ol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钯催化的取代控制的邻溴苄醇的官能化:二甲苯和茚基的合成
    摘要:
    提出了一种有效的多米诺骨牌钯催化的简单的邻溴苄苄基叔醇向色烯的转化。据信它们的形成是通过形成五元的palladacycle来进行的,而该五元的palladacycle又与第二邻位分子发生了分子间的均质偶联。-溴苄基叔醇产生均联-芳基键,然后形成分子内C-O键。有趣的是,当苄基碳原子上存在一个烯丙基取代基时,观察到化学选择性开关,其优选分子内Heck偶联并得到茚基。此外,已经证实叔醇官能团对于提供偶联产物必不可少,而伯/仲苄醇的使用则通过可能的还原脱溴和随后的氧化作用提供了简单的羰基产物,这归因于β-氢的存在( s)。
    DOI:
    10.1021/jo402763m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utoxidation of 1-Methyl- and 1,3-Dimethylazulenes in Polar Aprotic Solvents: Structural Proof for Products and Reaction Pathways
    作者:Shin-ichi Takekuma、Yoshiharu Matsubara、Hiroshi Yamamoto、Tetsuo Nozoe
    DOI:10.1246/bcsj.60.3721
    日期:1987.10
    Autoxidation of the title azulenes at 100 °C in HMPA or DMF afforded a wide variety of products: Namely, the oxidation products of the side-chains, 1-substituted azulenes, 1H-inden-1-ols, naphthoquinones, benzenoids, and dimeric and trimeric compounds, with or without rearrangements. 1H NMR (200-MHz) parameters of various azulene derivatives are given for comparative study. Possible reaction pathways for the
    在 HMPA 或 DMF 中于 100 °C 自动氧化标题甘菊烯可提供多种产物:即,侧链的氧化产物、1-取代的甘菊烯、1H-inden-1-ols、萘醌、苯类和二聚体和三聚化合物,有或没有重排。给出了各种薁衍生物的 1 H NMR (200-MHz) 参数用于比较研究。与先前对愈创甘油醚和 4,6,8-trimethylazulene 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讨论了形成这些产物的可能反应途径。
  • TAKEKUMA, SHIN-ICHI;MATSUBARA, YOSHIHARU;YAMAMOTO, HIROSHI;NOZOE, TETSUO, BULL. CHEM. SOC. JAP., 60,(1987) N 10, 3721-3730
    作者:TAKEKUMA, SHIN-ICHI、MATSUBARA, YOSHIHARU、YAMAMOTO, HIROSHI、NOZOE, TETSUO
    DOI:——
    日期:——
  • Substitution Controlled Functionalization of <i>ortho</i>-Bromobenzylic Alcohols via Palladium Catalysis: Synthesis of Chromenes and Indenols
    作者:Lodi Mahendar、Gedu Satyanarayana
    DOI:10.1021/jo402763m
    日期:2014.3.7
    transformation of simple ortho-bromobenzyl tertiary alcohols to chromenes is presented. Their formation is believed to proceed via the formation of a five-membered palladacycle, which, in turn, involves in an intermolecular homocoupling with the second ortho-bromobenzyltertiary alcohol to yield the homo-biaryl bond followed by intramolecular C–O bond formation. Interestingly, when there is an allylic substituent
    提出了一种有效的多米诺骨牌钯催化的简单的邻溴苄苄基叔醇向色烯的转化。据信它们的形成是通过形成五元的palladacycle来进行的,而该五元的palladacycle又与第二邻位分子发生了分子间的均质偶联。-溴苄基叔醇产生均联-芳基键,然后形成分子内C-O键。有趣的是,当苄基碳原子上存在一个烯丙基取代基时,观察到化学选择性开关,其优选分子内Heck偶联并得到茚基。此外,已经证实叔醇官能团对于提供偶联产物必不可少,而伯/仲苄醇的使用则通过可能的还原脱溴和随后的氧化作用提供了简单的羰基产物,这归因于β-氢的存在( s)。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马来酸二甲茚定 螺[茚-1,4’-哌啶]盐酸盐 螺[茚-1,4-哌啶] 螺[1H-茚-1,4-哌啶]-3-羧酸盐酸盐 螺[1H-茚-1,4-哌啶]-1,3-二羧酸,1,1-二甲基乙酯 螺[1,3-二氧戊环-2,1'-茚] 茚洛秦 茚旦醇 茚并[2,1-a]茚 茚屈林 茚-2,3-二羧酸 苯酚,2-(1H-茚-3-基)- 苯茚达明酒石酸盐 苯茚胺 苯基亚甲基双(三环己基磷)二氯化钌 膦,1H-茚-1-基二苯基- 硬树脂 硫化舒林酸 硫化舒林酸 盐酸茚诺洛尔 盐酸茚洛秦 盐酸苯二胺 甲茚 甲基3-氨基-1H-茚-2-羧酸酯 甲基3-氨基-1-氰基-1-苯基-1H-茚-2-羧酸酯 甲基1-氧代-2-苯基-1H-茚-3-基碳酸酯 氨甲酸,[(1S)-1-甲基-2-(硝基氧代)乙基]-,1,1-二甲基乙基酯(9CI) 异苯茚达明 尿苷,2'-脱氧-5-(2-羟基乙基)-,3',5'-二(4-甲基苯酸酯)(9CI) 外消旋-N-去甲基二甲茚定 四氢荧蒽 四-1H-茚-1-ylstannane 吡喃达明盐酸盐 吡喃达明 叔-丁基6-甲基螺[茚并-1,4-哌啶]-1-甲酸基酯 叔-丁基6-氯螺[茚并-1,4-哌啶]-1-甲酸基酯 亚乙基二(4,5,6,7-四氢-1-茚基)二甲基锆(IV) 二茚并[1,2-b:2,1-e]吡啶-10,12-二酮,5,11-二氢-5-甲基- 二甲茚定 二甲基[二(2-甲基-1H-茚-1-基)]硅烷 二甲基-(2-吗啉-4-基-茚-1-亚基甲基)-胺 二环己基[2-(2,4,6-三甲基苯基)-1H-茚-3-基]膦 二-1H-茚-1-基-二甲基硅烷 三(异丙氧基)膦(3-苯基-1H-茚-1-基)[1,3-双(2,4,6-三甲基苯基)-4,5-二氢咪唑-2-基]钌(II)二氯化物 三乙基-茚-1-基-硅烷 rac-乙烯双(1-茚基)二氯化锆 [4-(4-叔丁基苯基)-2-异丙基-1H-茚-1-基][4-(4-叔丁基苯基)-2-甲基-1H-茚-1-基]二甲基硅烷 [(1Z)-5-氟-2-甲基-1-(3-噻吩基亚甲基)-1H-茚-3-基]乙酸 N,N-二甲基-3-[(1S)-1-(2-吡啶基)乙基]-1H-茚满-2-乙胺马来酸酯